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渭南黄土剖面碳酸盐和铁变化的古气候记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刁桂仪  文启忠 《地球化学》1995,24(C00):75-82
作者对渭南黄土剖面高密度连续采集的样品进行了碳酸盐和各种形态铁的系统分析。在研究黄土和古土壤中的碳酸盐和各种形态铁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CaCO3丰度和Fe2O3/FeO值(铁氧化度)分别作为降水量和温度变化的替代性指标,游离Fe2O3/Fe2O3值(铁游离度)能反映成壤作用的程度。它们在剖面上的分布表明距今约142ka以来,该区的古气侯变化经历了六个大时期:(1)142-135kaB.P.,湿润转温;(2)135-73kaB.P.,温暖湿润;(3)73-52kaB.P.,寒冷干燥;(4)52-22kaB.P.,偏湿偏凉;(5)22-11kaB.P.,寒冷干燥;(6)11kaB.P.以来,偏湿偏温。碳酸盐和铁记录的古气候演化序列完全可以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以及大陆冰期-间冰期系列相对比。在各个大的气候周期中,次一级的气侯变化在曲线上也有良好体现。  相似文献   
12.
矿物界面作用与环境工程材料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矿物水界面作用是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它控制着世界淡水质量、土壤发生与发展、表生地质作用中元素迁移与富集等过程,是矿物环境工程材料的理论基础[1]。这是因为矿物水界面作用发生于矿物表面,许多环境工程材料是通过材料表面吸附(或共沉淀)作用去清除水...  相似文献   
13.
内蒙乌审旗萨拉乌苏组地层因产人类化石、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和旧石器而引起人们的注意,成为中国北方晚更新统的标准地点.其中萨拉乌苏滴哨沟湾削面出露完好。郑洪汉等根据沉积相的分析,将该剖面自下而上分为四段37层。为探讨剖面上化学成分的分布与沉积环境的关系,笔者根据郑洪汉提供的样品对剖面进行了主要化学成分,碳酸盐、游离Fe_2O_3和稀土元素(REE)分析。结果表明,萨拉乌苏组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相似文献   
14.
氧化铁矿物催化分解苯酚的动力学速率及其产物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针铁矿、纤铁矿、赤铁矿和磁铁矿在过氧化氢参与下催化分解苯酚的动力学速率与溶液pH值的关系,并用紫外吸收谱测定了反应产物的谱学特征。结果表明,纤铁矿反应体系催化分解苯酚的速率常数(k)最大,其余依次为磁铁矿、针铁矿和赤铁矿。在纤铁矿反应体系中又以pH=3.8时反应速率常数最大。除赤铁矿反应体系外,当溶液pH=3~4时苯酚被完全分解,并有50%~65%的有机碳(TOC)被矿化。在pH=3.25的赤铁矿反应体系中,苯酚大多仅被转化为多酚,小部分苯环被打开形成己烯酸。当溶液pH=4~5时,苯酚一般仅被转化为多酚类化合物,但TOC基本不变。当溶液pH>5时,苯酚没有发生明显的转化和矿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The Nuanquangou loess section in the Longxi Basin has been examined in terms of stratigraphic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14C dating, paleomagnetic polarity, spore-pollen diagram, and mineral and chemical analys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ection is one of the ancient loess sections with a continuous sedimentation and composed of homogeneous materials with abundant carbonate. The Brunhes / Matuyama boundary and the Jaramillo event were recorded in the section. Stratigraphically,this se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Holocene and the Pleistocene loess. The latter includes Malan, Lishi and Wucheng loess in descending order. They were developed at about 1.2 Ma ago, whereas the Nuanquangou loess section possesses some local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those observed in other areas.  相似文献   
16.
渭南黄土剖面中的稀土元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渭南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稀土元素含量和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古土壤比黄土层的∑REE表现丰度高,这主要是古土壤中碳酸盐遭到强烈淋滤造成的相对富集。实际上,在成土过程中稀土元素本身有淋失。黄土层和古土壤层的稀土元素组合模式彼此相似,并且与黄河中游黄土也极相似,这反映了中国黄土的物质来自于相似的源区。黄土中稀土元素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表现在Ce的异常程度、各种稀土的组成和稀土总量的表现丰度上。因而,δCe、∑Ce/∑Y和∑REE也能从一个方面气候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ChineselOeSSischaracterizedbythegreatthicknessandgabscontinuity.ItrererdsQuaternalyclimaticoscillations(Liu,1985).Inrecentyears,scientistshavetriedtOusephysicalorchemicalparameterstOrecostructthepastclimaticchanges.FOrinstance,theparticlesizeisUSedasproxyindicatorforthewintermo~intensity(Liu,1993),stableoxygenisotopicrecordofCarbenatenodulesisusedtoreflectthetemperaturevallationsOfsoilformation(Han,1995),andrnsgneticsuSCeptibilityandCarhanatecontentareughasproxyparametersforsuxnmermourn…  相似文献   
18.
It is evident that active Zn, Cu, Mo and substituted Mn will be gradually inereasing with time after loess is reclaimed into Dazhai farmland. The effective content of Zn has shown a remarkeble inerease even after a planting season within a year‘s time.The effective contents of Zn, Cu, Mn Mo, B deerease from top to bottom in the soil sections in Dazhai farms. The reverse tendeney is only true for active Zn in Some newly built farm bloeks. This may be due to the deficient supply of Zn in the newly built Dashai fields, and, therefore, good results may be expected if Zn fertilizer is used in a proper way.  相似文献   
19.
氧化铁矿物对五氯苯酚表面吸附实验及其反应模式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批量法实验研究表明,五氯苯酚 (PCP)在合成的针铁矿、纤铁矿和赤铁矿表面吸附的浓度等温线为饱和型特征,可用 Langmuir公式拟合,而 pH吸附等温线为峰型曲线,峰值在 pH≈ 5. 矿物表面化合态和 PCP溶液离子化合态分析与计算表明, PCP在氧化铁矿物表面存在两种吸附反应模式,即表面静电吸附反应和表面络合吸附反应,表面静电吸附反应常数比表面络合吸附反应常数高 1~ 2个数量级.并进一步从反应机制上证明了憎水型可离解有机化合物 (HIOCs)在矿物表面吸附的模式与趋向性.  相似文献   
20.
矿物对金属离子的竞争吸附实验研究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CaCO_3、石英、针铁矿、三水铝矿、高岭土、蒙脱石、水云母等矿物对Ag+、Cu2+、Zn2+、Ni2+、Cd2+、Pb2+和Cr3+金属离子的竞争吸附实验研究表明,在近中性低离子强度溶液中,矿物单位表面积吸附金属离子的大小顺序是:CaCO3>石英>水云母>高岭土>蒙脱石>针铁矿>三水铝矿。这些矿物可分成3组:第一组的矿物有石英、针铁矿和高岭土等1:1层硅酸盐矿物及其他氧化物;第二组为三水铝矿、水镁石和蒙脱石等2:1层硅酸盐矿物;第三组是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含氧盐矿物。它们对于金属离子的吸附反应;>SO-+Mn+=>SOM(n-1)+(n=1,2,3)有如下的显平衡常数KM与矿物介电常数ε的关系式:(1)lgk1M=7.813-26.15/ε(2)lgK2M-9.030-26.15/ε(3)lgK3M=11.65-26.15/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