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353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南岭东段龙源坝复式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龙源坝岩体是南岭花岗岩体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南岭东段,研究程度十分薄弱,至今未见可靠的同位素年龄报道。本文在运用阴极发光技术对岩体中的锆石进行细致的内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原位定年方法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龙源坝岩体是一个印支期—燕山期多期次岩浆侵入形成的复式岩体,其中主体形成于印支期,尤其是印支早期。印支早期花岗岩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241.0±5.9Ma和241.0±1.3Ma(两个样品),印支晚期花岗岩为210.9±3.8Ma,燕山期正长岩为149.4±1.2Ma。龙源坝岩体在时代和成因上不同于其东侧的陂头岩体,但相同于北侧的诸广山岩体有亲缘关系,因此在探讨该区的铀成矿前景时,应把诸广山与龙源坝两岩体整合起来考虑,并加强对龙源坝岩体的铀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12.
青蛤的繁殖周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曾志南  李复雪 《热带海洋》1991,10(1):86-92,T002
  相似文献   
113.
114.
本文概略叙述贵州省腐植酸(原料煤)资源的分布特征,并综合全国腐植酸资源开发利用取得的经济效益,展示了它在农业、工业、医药诸方面均有较广泛的用途和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5.
在尼勒克地区二叠纪地层分布面积最广,地层出露齐全,接触关系清楚,全部五个组的层型剖面均在该区内,是西天山研究二叠纪地层的经典地区.作者对五条层型剖面全部进行了重测,系统采集样品,取得了一批成果.主要体现在火山喷发旋回研究、生物化石及岩相分析研究,从而进行较详细的地层划分,为西天山二叠纪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6.
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和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类芽孢杆菌对铜陵新桥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Cu化学形态的影响,初步探讨了Cu形态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投入量的类芽孢杆菌接种到土壤培养一周后,土壤溶液pH值降低,土壤中可交换态、有机结合态Cu含量增加,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Cu的含量降低。土壤中可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Cu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土壤溶液的pH值控制;有机结合态升高主要与类芽孢杆菌菌数及其代谢产生的低分子量有机酸有关。类芽孢杆菌可以改变矿区土壤中Cu的化学形态,影响Cu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7.
分析了规则格网数据分块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规则格网数据金字塔模型的构建方法;系统论述了基于金字塔模型的规则格网数据可视化编辑原理、方法和实现过程,特别对格网数据编辑结果向金字塔模型中其他数据层的传播进行了全面研究,编程实践了单点和区域两种方式对基于金字塔模型的规则格网数据的可视化交互编辑。  相似文献   
118.
【目的】研究马尾藻及其油页岩混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解产气特性。【方法】利用燃烧烟气污染物测试实验台,测量马尾藻及其油页岩混合物在温度区间400℃至800℃下CO和H_2的排放特性,包括峰值浓度、峰值时间和平均浓度。【结果】马尾藻以及其油页岩混合物的热解过程可分为慢速析出、快速析出和降速三个阶段。马尾藻单独热解实验中,排放的CO体积分数峰值达到10 367×10~(-6)。温度的升高有利于马尾藻在热解中CO和H_2的析出,反应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均有所提前。在马尾藻与油页岩混合物的热解中,H2的析出在700℃时达到最高(体积分数峰值为1 254×10~(-6))。油页岩的加入迟滞了CO和H_2的排放时间。【结论】油页岩的加入有效减少马尾藻热解过程中CO的排放并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效率节省能源,马尾藻与油页岩的混合热解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9.
120.
郑兴武  凌兆芬 《天文学报》1997,38(2):135-145
本项研究给出了17个个有Ⅱ类星陆甲醇分子脉泽源的致密氢Ⅱ区的轫致辐射、尘埃红外辐射和中心年轻恒星Layman辐射的特性。以脉泽的光子发射率和辐射亮温度作为两个主要的辐射抽运约束条件,讨论了Ⅱ类星陆甲醇分子脉泽的几种可能的激发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