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71.
哈尼泥炭δ^18O记录的过去14000年温度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末次冰消期至全新世期间,格陵兰冰芯(GISP2)δ18O记录和北大西洋浮冰记录显示了一系列百年至千年尺度的突然变冷事件.但是这种反复出现的气温变冷模式在环大西洋以外区域,特别是在东亚区域是否也同时存出,还较少直接从温度代用记录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为此,从中国吉林省的哈尼泥炭中,提取了一个约14000年的泥炭纤维素δ18O温度代用记录.对比表明,哈尼泥炭纤维素δ18O温度记录几乎全部重现了由GISP2δ18O和浮冰记录所指示的突然的气温变冷事件,例如Older Dryas,Inter-Aller-d,Younger Dryas,以及9次浮冰事件,证明这种反复出现的气温变冷模式不仅出现在高纬度的北大西洋区域,同时也出现在中纬度的西北太平洋区域.此外,进一步论述了全新世的开始时间,大暖期、“8.2ka”事件、“4.2ka”事件、中世纪温暖期和小冰期等特征气候变化事件.同时根据泥炭沼泽生态环境的特征,还论述了哈尼泥炭纤维素δ18O对地表温度敏感响应及泥炭纤维素14C年龄准确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2.
我国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生物地理学研究是生物学和地理学交叉非常明显的部门自然地理学学科,它具有很强的基础研究特点,同时研究成果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我国生物地理学基础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的支持下,在山地植被与地理环境、干旱半干旱区植被与地理环境、植物区系、植物物候、土壤动物与土壤生态功能、土壤生物结皮等方面开展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同时拓展了传统生物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在植物地理学与全球变化、植物地理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地理学与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研究。尤为可贵的是干旱半干旱区土壤生物结皮研究、典型温带荒漠区原生荒漠植被对水分改变的响应与适应研究取得了令国内外关注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3.
74.
根据岩心观察并结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粒度分析和测井资料,划分了安塞油田王侯杏坪地区长6油层长62、长63小层沉积微相类型,分析了沉积演化、沉积相与油气分布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以湖泊河控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前缘席状沙和水下天然堤等沉积微相,骨架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受河道迁徙冲刷影响,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相间分布,形成研究区主要生储盖组合;沉积相对长6油层下段油藏分布起主要控制作用,油气聚集主要受分流河道砂体展布控制,储层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该区今后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75.
76.
为了使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海洋科学与极地科学领域基金项目的申请情况,提高项目申请书和结题报告的质量,分析了2023年度地球科学部四处(海洋科学与极地科学,申请代码D06)各类项目的申请、评审及资助概况,总结了2022年度结题项目和在研项目的成果标注情况,归纳了2022年度结题项目取得的研究进展。还梳理提出了上述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总体来看,2023年度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单位数量较2022年度增加36个,项目申请总量较2022年度减少6项,这3类项目分别减少56项、增加33项和增加17项。2022年度结题项目尚存在研究成果第一标注率较低和结题报告撰写不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77.
本文使用Deeming建立的不等间隔数据的功率谱分析方法,推广使用B—T在数据窗外补充数据的方法,把数据扩展到原有长度的任意倍,用谱线包络的方法来定谱峰确定周期;同时使用哈明窗光滑谱,采用两种统计方法来判断、初选谱峰;并使用相位分析来最后判别周期的真伪和定出准确的周期。模拟和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在Deeming的非等间隔数据功率谱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一些辅助的方法来改进谱峰的认证和准确地确定周期值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8.
1 "十五"地理学科重点项目的目标定位 尽管近几十年来地理学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和领域之间发展并不平衡.为此,应针对不同的学科和领域确立不同的目标定位.地理学科"十五"期间根据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发展水平对重点项目分布做以下三方面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79.
红原泥炭腐殖化度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腐殖化度作为气候代用指标首次用于我国泥炭的古气候研究,较好的记录了红原地区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对红原泥炭^14C测年和腐殖化度分析,获得了距今12000年较高分辨率红原地区气候变化记录:11.815—10.9lkaB.P.,气候干冷:10.9—5.6kaB.P.,气候温暖;5.6—3.9kaB.P.,气候干冷;3.9—1.7kaB.P.,气候干冷、湿暖波动;1.7—0kaB.P.,气候干冷。总体而言,大约5.6kaB.P.是红原地区由早中全新世的温暖气候向晚全新世干冷气候变化的转折点。同时,红原泥炭记录的降温事件在北半球具有普遍性,反映了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80.
1 2002年项目受理与资助介绍1.1 基本概况地球科学部一处由原地理学科经过2001年12月内部学科方向调整而产生。原地理学科按学科方向和受理申请数量大体划分5部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土壤、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及环境地理。5个部分包括了25个学科代码,其中区域可持续发展(学科代码110)被划分在人文地理学方向内。调整后,将原有学科方向划分为4个项目单元:地理学、土壤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即由原地理学科中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组成地理学项目单元;将人文地理学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调出与环境地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