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ICP-AES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钴铬铜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况云所  胡万明  赵平 《贵州地质》2005,22(2):137-139,133
本文研究了地质试样中Cu,Co,Ni,Cr,Ti等五个元素用电感耦合等离子测试的方法及可行性。通过多次试验,用本法所测国家一级标准样品的结果符合国家地质勘查管理规范的要求,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2.
确定性和随机性研究都是水文地质学中常用的传统性方法。确定性研究与地下水流模型密切相关,而水文地质学和其它地质学科中的随机研究,由于自然流场的空间变化,其主控因素和现有目标缺乏随机性资料。随机-确定性偶合研究同描述含水层参数或地下水补给率的方法有所不同。地下水补给是通过水文气象和管理条件而随机形成的。因此,地下水动态和水均衡预报模型都包含有补给这一随机项。在本报告中讨论了下列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3.
104.
敬爱的总理,首先请接受地质工作者的敬礼! 我们是来自全国各个地质行业最基层的地勘单位的百家队(院所)的代表,相聚在深圳参加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是在国土资源部的领导下,由中国矿业报社和中国矿业联合会地质勘查协会组织召开的。  相似文献   
105.
106.
2004年,慈城国土所在局领导、机关各科室的指导帮助下,在镇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发展慈城经济,维护社会稳定"这一中心,以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市、区国土资源局党党风廉政建设措施和年度国土工作计划,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常怀利民之心,善谋利民之道,多办利民之事,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国土所活动,按照"建一个团结、文明、快乐的国土所"工作目标,努力加强全面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我所国土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7.
水利部委托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主持下 ,于 2 0 0 1年 1月 10日~11日在北京通过评审。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副所长郑天愉研究员主持 ,水利部总工程师高安泽、调水局副局长许新宜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委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王思敬研究员任组长 ,两院院士张宗祜研究员等国内著名工程地质、地球物理专家 13人组成评审专家组。与会专家在认真听取了主持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研究院的汇报 ,细致审查了相关资…  相似文献   
108.
副硫锑钴矿是硫锑钴矿(CoSbS)的一个同质多象变体。1970年由卡布里(L. J. Cabri)等人发现于加拿大安大略州,他们对该矿物进行了化学分析及X射线粉晶分析等研究。测得该矿物属斜方晶系,a=5.764,b=5.952,c=11.635,空间群为Pbca,Z=8。  相似文献   
109.
构造活动性是核废处置场评价的一项基本判别要素。文中通过对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地区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及 构造隆升剥蚀过程的模拟来评价核废处置场的构造活动性。结果表明阿齐山—雅满苏地区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集中分 布在81.7~51.4 Ma之间,反映出东天山地区晚白垩世—始新世存在一次明显的构造冷却事件,这与天山地区晚白垩世的抬 升剥露事件相一致。磷灰石裂变径迹长度介于13.60±0.11~14.36±0.10 μm之间,其长度标准差为0.98~1.22 μm,显示该区 磷灰石径迹形成后没有发生过明显的退火作用。根据地温梯度计算得到晚白垩世—始新世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地区隆升 剥蚀速率为270~580 m/Ma。现有地质资料及热史模拟结果表明,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地区在晚白垩世—始新世(84~49 Ma)期间经历了强烈的构造隆升—剥露事件,自始新世以后50 Ma以来,地壳处于稳定状态,新生代构造活动不明显,其 活动强度明显有别于天山其他地段。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地区现在的构造地貌基本继承了晚白垩世的特征,处于构造活 动平稳期,符合核废处置场选址的构造要求。  相似文献   
110.
2010年9月20日下午,庆祝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所70周年暨中国科学院综合科学考察55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