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6篇 |
免费 | 166篇 |
国内免费 | 18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5篇 |
大气科学 | 218篇 |
地球物理 | 233篇 |
地质学 | 617篇 |
海洋学 | 93篇 |
天文学 | 9篇 |
综合类 | 109篇 |
自然地理 | 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56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71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71篇 |
2006年 | 61篇 |
2005年 | 58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65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所谓矿产资源是指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并蕴藏于地壳内(地表或地下)的有用的矿物或物质集合体,其质和量适合于工业要求,并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被开采和利用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2.
83.
84.
<正>2013年10—12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前高后低,降水前少后多,日照时数偏多。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秋季持续少雨,鄱阳湖水域面积为近10 a同期最小;12月出现同期罕见大范围暴雨。1气候概况1.1气温。10—12月全省平均气温为13.9℃,较常年同期平均偏高0.2℃。其中赣北13.6℃,偏高0.4℃;赣中13.6℃,偏高0.1℃;赣南15.0℃,偏低0.2℃。10—12月全省平均气温分别为20.0、14.5、7.2℃,与常年同期相比,10、11月偏高0.5、0.9℃,12月偏低0.8℃。1.2降水。10—12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99.8 mm,较常年同期平均偏多9%。各地降水分布不均,赣北大部偏少,赣中、赣南偏多。10—12月全省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9.1、94.8、85.9 mm,10月偏少70%、11、12月偏多33%、80%。1.3日照。10—12月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485.9 h,较常年 相似文献
85.
86.
87.
2023年甘肃武威发生了60 a一遇的高温干旱事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提高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报预测精度并减轻其造成的损害,基于武威国家基本气象站1959—2023年逐日降水、气温和干旱实况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ENSO(El Niño and Southern Oscillation,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记录,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分析厄尔尼诺事件对该地区干旱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年,该区域倾向于出现全年气温偏高和夏秋季节降水偏少的现象,冬季降水则偏多,且春、夏、秋、冬季节均可能出现气候异常现象。此外,在这些年份中,中度到特重干旱的发生概率明显增加。在厄尔尼诺事件结束年,区域气候表现出四季气温偏高的特点,同时春季降水偏多,冬季降水偏少且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概率上升。在厄尔尼诺事件结束的次年,约有25%的年份会发生拉尼娜事件,而50%的年份可能再次进入厄尔尼诺期,气候变化主要受当前气候事件的影响。研究还发现,在拉尼娜事件结束后立即进入厄尔尼诺期的年份,气候异常现象尤为显著,发生极端天气的概率增加。 相似文献
88.
89.
90.
高能射线工业CT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了清华大学在高能射线工业CT研究及产业化方面的新进展,介绍了其中的多项成果:小体积、大功率的直线加速器,低噪声、高效率的阵列固体探测器,旋转极坐标反投影快速图像重建算法等.高能工业CT技术的研制成功及产业化,使我国高能工业CT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结束了我国无自主研制大型工业CT检测系统的历史,解决了我国大型工件无损检测难题,对提高我国高能无损检测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