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以四川盆地西南威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X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氮气吸附实验方法和QSDFT的分析方法,对该区的页岩孔隙类型、结构及孔隙发育的自身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龙马溪组主要发育3种孔隙,即有机质孔、无机质孔和微裂缝,有机质孔有连续分布和不连续或块状分布2种形态,孔隙以2种结构为主,即墨水瓶孔和平行狭缝内壁的孔隙。②孔隙直径呈0~2,2~4 nm双峰态分布,微孔和介孔提供了主要的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且随着埋藏深度的变浅,储层的孔隙体积和比表面积均减小。③页岩有机质含量和矿物组成控制了页岩储层的孔隙发育,有机质主要控制微孔的发育;石英主要影响介孔的发育,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黏土矿物有利于介孔的发育,不利于微孔的发育。④与焦石坝地区页岩储层的对比表明,有机质含量是页岩气储集空间发育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2.
1957年7月1日兰州地球物理观象台建成投入工作,该台是当时我国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的八台之一,迄今已有30年观测史,这是西北地震工作史上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兰州观象台的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建立的,一九五四年设在市区萃英门的兰州地震台。当时只安装着大、小五一式机械记录地震仪。一九五五年未,我国地震工作的奠基人李善邦教授陪同苏联著名地震学家基尔诺斯来兰州考察,亲自重新为兰州观象台选定了台  相似文献   
13.
西涝口金矿是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典型的金矿床,该区金矿物以单颗粒的自然金为主,有少量的银金矿.粒度多集中在1~37μm;形态多为星点状、角粒状、圆粒状、细脉状、枝杈状等.主要以包体金、粒间金、裂隙金存在于黄铁矿、石英等颗粒中.化学成分中除含Au和Ag以外,还含有Fe、S、Te、Se、Ni、Co等元素检出,其中Fe、S、T...  相似文献   
14.
对云县铜厂街蛇绿岩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阐述了该区出露的超基性岩、基性侵入——喷出岩的区域地质背景、岩石组合及其特征,与世界公认为蛇绿岩套的岩石组合及矿产进行了对比,认为基本相同,但本区规模较小。它既近于洋中脊似拉斑玄武岩,也类似于大陆裂谷的碱性玄武岩,从Na_2O与K_2O的比值来看,认为应该接近后者。本文分析了本区蛇绿岩形成的地壳演化过程,认为铜厂街裂谷属地堑型滇西裂谷系,形成于早石炭世。蛇绿岩属陆间裂谷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成矿序列理论、成矿元素组合律,以及某些成矿模式,并结合现有资料论证了滇西大东—龙口之间可能存在有含锡多金属矿田(隐伏)。  相似文献   
16.
兰州台潮汐形变观测结果与景泰6.2级地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文化对自然保护区解说系统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说系统是国外自然保护地的保护与管理手段。国内外解说系统的设计理念、内容和过程的比较.对于提高我国解说系统有效性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本文采用定性研究中的观察法与访谈法.以我国著名风景名胜区鼎湖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和德国北海浅滩国家公园为案例,比较研究三个案例解说系统设计的现状、设计过程和特点.并探讨了其差异原因。研究表明解说系统虽然被引入到中国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但受文化影响,解说系统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由于缺少对这种变化必要性的认识和研究,解说系统的有效性较低。中西方文化差异是研究与实践自然保护地解说系统的重要纬度(维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断层的测量需求,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对空间曲面自动测量程序进行优化,以DMIS(Dimensional Measuring Interface Specification)为开发平台分别形成四边形键入坐标式自动检测程序和任意多边形自动检测程序,且通过所述程序完成塔里木盆地塔中26井区某断层模型表面形态的仿真,给出两种针对断层三维表面形态检测的建系方法:模型建系法和机床建系法。并将空间曲面的自动测量技术应用到断层的三维表面形态测试中,形成一套针对断层复杂表面形态的自动检测方法,使得断层的三维表面形态可以通过上述程序自动测量,且可以使用多个测头角度连续进行一次测量。该方法可以克服在传统的断层检测过程中边界不能完全衔接的问题,提高断层测量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降低测量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和后期的数据处理难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涪陵焦石坝地区页岩气高产工业气流的推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已经成为了中国页岩气研究的重点,至今已取得大量相关研究成果,这进一步推动了页岩气研究工作的深入。但作为页岩及页岩气研究的基础--页岩岩相分类这个问题却一直存在明显争议,为此本文全面梳理了国内外页岩岩相分类方案及相关研究,有机结合了国内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研究和勘探实例,确定了页岩岩相分类的两个核心指标(石英百分含量、纹层发育程度),构建了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岩相的分类流程,建立了9种不同类型的页岩岩相:(1)贫硅不平行纹层页岩;(2)中硅不平行纹层页岩;(3)富硅不平行纹层页岩;(4)贫硅平行纹层页岩;(5)中硅平行纹层页岩;(6)富硅平行纹层页岩;(7)贫硅不明显纹层页岩;(8)中硅不明显纹层页岩;(9)富硅不明显纹层页岩。在系统的页岩岩相分类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四川盆地及周缘进行页岩气勘探最有利层段的页岩岩相的三高特征:高石英含量、高TOC含量及高压裂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镇化与非农化的空间分异、相互关系和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广忠  马嘉文 《地理研究》2016,35(12):2249-2260
区域就业非农化和人口城镇化是相互关联且进程相对一致的过程,但由于发展背景和影响机制的不同,二者的关系有可能在空间和时间上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基于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中国人口城镇化与就业非农化水平和进程的空间格局、相互关系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城镇化和非农化水平的分布和演变都具有明显的行政指向特征和地带分异特征,差异化的空间集散态势下,在不同地区二者形成了多样化的相互关系,但总体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城镇化初期和中期阶段,非农化适当超前或同步于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导驱动因素不一致是城镇化和非农化空间差异和相互关系形成的基础,要素投入引致的经济增长直接促进就业非农化进程,但人口城镇化则更多受到政府行为的影响;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政府政策实施力度的不同也导致这一机制过程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