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质学   6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滇西北兰坪盆地李子坪铅锌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闪锌矿中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蕴含着与成岩、成矿密切相关的地球化学信息.李子坪铅锌矿床位于兰坪盆地北部,矿体呈脉状、似层状产出于侏罗系花开佐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夹泥质岩组合建造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矿床闪锌矿形成于中低温环境,以富含 Ga、Ge、Ag、Cd、Tl、Ni、Cu 和 As 等微量元素,亏损 Fe、In、Sn、Mn 和 Co 等元素为特征.总体上,该矿床闪锌矿中 Ag、Ga 和 Fe 等微量元素组成明显不同于喷流沉积铅锌矿床(如白牛厂、老厂和大宝山),更不同于夕卡岩型矿床(如核桃坪与鲁子园),而与一般 MVT 型矿床(墨西哥 Tre Marias、云南会泽和贵州牛角塘)和金顶铅锌矿床类似,但 Cd 含量明显低于 MVT 型矿床和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暗示其独特的成矿机制.稀土元素研究显示,闪锌矿与赋矿围岩的REE 分布模式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而不同于兰坪盆地富碱岩体,暗示该矿床闪锌矿的 REE 分布模式受围岩地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兰坪白秧坪Cu-Ag多金属矿集区夹持于金沙江和澜沧江断裂之间,属兰坪-思茅中新生代坳陷带之兰坪盆地北部,可分东矿带和西矿带二部分。本文通过对白秧坪金属矿集区东西2个矿带的矿石矿物电子探针分析、成矿元素含量和组合分析及S同位素的讨论得出:(1)东西2个矿带矿石矿物组合类型及微量元素组合特征具明显不同,前者矿石矿物组分较为简单,西带较为复杂,不仅有Pb、Zn和Cu的独立矿物,还存在Co和Bi的矿物;(2)东矿带Ag、As、Cd、Pb、Sb和Zn的富集从南到北依次减弱,Bi的富集依次增强,Cu的富集趋势越往北越富集,亏损元素为Co、Cr、Ni和V;西矿带Ag、Pb、Zn的富集属吴底厂和李子坪矿段最富集,而Cu则在小丫口和白秧坪矿段最富集。亏损元素为Ba、Co、Cr、Ni和V,但各个矿段这些元素的亏损程度有所不同,有的矿段部分元素有稍富集趋势;(3)Co、Ni和Cr等微量元素西带高于东带,而Sr、Pb、Zn和Ba元素则东带高于西带,与各自的矿物组合类型一致,且元素的共生分异机制与构造分带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4)兰坪盆地火山岩为白秧坪多金属矿集区提供了主要物源,Mo、Co和Ni等元素显示其成矿可能与隐伏基性-超基性岩浆有关的深部来源有关;S同位素特征表明东西矿带金属硫化物硫源均以幔源为主。  相似文献   
43.
金矿床中硒、碲超常富集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硒、碲系分散元素之一,在自然界通常极难形成工业富集,甚至硒、碲的独立矿物也很少。长期以来,硒、碲一直作为伴生组分主要从一些铜-镍硫化物矿床铜矿石中作为综合利用对象被回收。由于硒、碲的地壳丰度很低,加之受传统观念"分散元素不能形成独立矿床,它们以伴生元素的方式赋存于其它元素的矿床内"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河北后城基性岩墙进行系统研究,SiO2=47.07%~50.28%,(Na2O+K2O)在2.83%~3.75%之间变化.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 ((La/Yb)N=4.40~4.86)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和U等)富集现象,亏损高场强元素Nb和Ta.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墙产于板内拉张的构造环境,经过了橄榄石、单斜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对La/Sm、Ta/La、Nb/La的分析表明,本区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影响不明显,岩墙的源区与深俯冲作用引起的地幔交代作用有关.通过对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比值的研究证明,基性岩墙源区为过渡型地幔源区,岩墙的母岩浆来自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地幔,主要经历了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熔融程度在10%~20%之间,岩浆的起源深度在75kin左右.  相似文献   
45.
金衢盆地处于赣杭构造带中东部,北东走向,属于火山型断陷盆地,长170 km,南北宽10~20km,面积约3600 km~2(吕学斌,1993;张星蒲,1999),呈狭长带状分布于浙江金华-兰溪-龙游-衢县-江山一带,两端收缩,西端延入江西玉山、广丰等地,与赣杭构造带内的信江盆地相连接.  相似文献   
46.
西秦岭南亚带层控金-硒矿床的赋矿地层年代与成矿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秦岭南亚带层控金硒矿床的赋矿地层为太阳顶群 ,为一套主要由炭质硅岩和炭质板岩组成的硅岩建造。对于太阳顶群的时代 ,至今仍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大多数人认为属晚寒武世—奥陶纪 ,也有认为属晚震旦—早寒武世。作者通过对古杯类化石的鉴定以及Rb Sr、Sm 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测定后认为 ,赋矿的太阳顶群时代应属早寒武世 ,而非晚寒武世—奥陶纪 ,更不可能为晚震旦世。对金硒矿床中 2个成矿阶段石英样品进行40 Ar/ 3 9Ar快中子活化测定后获得马鞍型谱线特征。其中坪年龄 (71 .4 5± 0 .5 5 )~ (80 .0 5± 0 .6 5 )Ma、最小视年龄 (70 .2 4± 1 .93)~ (78.5 9± 2 .85 )Ma和等时线年龄 (6 9.4 5± 0 .38)~ (81 .6 1± 0 .5 5 )Ma均十分接近 ,说明所测 2件石英样品的40 Ar/ 3 9Ar年龄真实可靠 ,表明太阳顶群中层控金硒矿床的成矿时间主要发生于燕山运动晚期  相似文献   
47.
苏鲁造山带碱性岩总体具有高SiO2(60.2%~65.1%)、高钾(K2O=4.66%~5.79%,K2O/Na2O1)、富碱(Na2O+K2O=8.30%~10.1%)和过铝质(Al2O3=14.5%~16.7%,A/KNC=0.92~1.10)的特征。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样品表现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Th和U及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P)的特点。研究区碱性岩具有较高的稀土总量(ΣREE=296×10-6~868×10-6),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平行分布,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右倾型),具有中等-弱的负Eu异常(δEu=0.46~0.78)。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苏鲁造山带碱性岩为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但在成岩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单斜辉石、斜长石、磷灰石、Ti-Fe氧化物、角闪石和黑云母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锆石饱和温度计算表明岩浆的结晶温度范围为830~924℃。苏鲁造山带碱性岩形成于岩石圈拉张减薄的构造环境,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没有明显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  相似文献   
48.
鄂西南双河渔塘坝硒矿区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双河渔塘坝硒矿位于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褶带的北部 ,受双河向斜构造控制。本区硅质岩的稀土元素特征表明 :稀土总量低 ,其平均值为 38.945× 10 -6,富集轻稀土元素 ,呈现负的Ce异常和正的Eu异常 ,表现出一定的热水成因的属性。说明本区含硒的硅质岩主要形成于浅海滞留盆地、缺氧的还原环境 ,是属于热水成因的一类硅质岩。  相似文献   
49.
研究区火山岩在岩性上分为英安岩、粗面安山岩和橄榄粗面安山岩,系列划分上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火山岩富含SiO_2(>59%)、Al_2O_3(15.09%~15.64%)和Na_2O(>3.6%);具有高的Sr(649~885μg/g)和Sc含量,Y和HREE含量较低,Y<17μg/g,Yb<1.22  相似文献   
50.
自然界中的辉锑矿-硒锑矿矿物系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界中的辉锑矿-硒锑矿系列发现于西秦岭寒武系拉尔玛、邛莫金矿床中。与其密切共生的矿物有硒汞矿、硒铅矿、硒质块硫锑铜矿、硒镍矿、自然金以及石英、重晶石等。辉锑矿–硒锑矿系列的显微压力硬度为101.26~103 kg/mm2。主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Sb 43.78%~73.81%,S 0.00%~28.76%,Se 0.00%~49.72%(但缺乏30.59%~43.04%之间的数据)。根据电子探针分析数据中Se/(S+Se)比值(原子比),可将所测矿物系列划分为(含硒质)辉锑矿、硒质辉锑矿、硫质硒锑矿和(含硫质)硒锑矿。矿物系列代表性的反射率(%):(470 nm)Rg’=42.62~47.62,Rp’=30.83~40.55;(550 nm)Rg’=41.84~46.75,Rp’=31.48~38.85;(590 nm)Rg’=42.25~46.63,Rp’=30.73~39.46;(650 nm)Rg’=43.30~46.48,Rp’=30.01~41.56。两个含Se量为3%~5%含硒质辉锑矿的晶胞参数值为:a=1.120 9~1.121 2 nm,b=1.1299~1.130 3 nm,c=0.384 7~0.384 9 nm;而硫质硒锑矿、硒锑矿的晶胞参数值分别为:a=1.159 1~1.159 3 nm;b=1.172 4~1.174 7 nm;c=0.394 1~0.398 4 nm。晶胞参数的变化与矿物中硫、硒含量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