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质学   6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辽西建昌碱性粗面岩的年代学及岩石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县组火山岩在辽话分布广泛,研究区碱性粗面岩位于建昌地区义县组火山岩的顶部,详细的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锆石u—Pb年龄为(120.3±1.5)Ma,具有较高的SiO2:和碱含量,ω(SiO2)=63.52%~65.94%,ω(Na20+K2O)=9.63%一10.15%,ω(Na20)/ω(K20)为0.96~1.08,属于高钾碱性岩系列,同时具有较低的ω(MgO)(0.75%~1.05%),稀土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模式(La/Yb)n=8.96~12.02),较弱的正Eu异常(δEu=1.07—1.16),相容元素Cr(1.46×10^6~4.15X10^6)、c0(19.8X10^6。~45.9X10^6)和Ni(0.100x10^6~1.55×10^6)含量低。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明显的Ba和Pb正异常,以及Sr、Ti和Y负异常,此外,zr和Hf显示一定的正异常。认为碱性岩形成于拉张的构造环境,且来源深度较大,是壳幔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区火山岩是经过强烈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结晶分异的富集地幔岩浆上升底侵至下地壳,并经历同化混染和部分熔融,然后沿着深大断裂喷发至地表。  相似文献   
12.
锆石LA-ICP-MS U-Pb年龄(220.6±2.0Ma)表明研究区超基性岩属于印支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主微量元素研究显示超基性岩具有相对较低的SiO2(43.22%~44.48%)、K2O(0.10% ~0.17%)和Na2O(0.15% ~2.13%)以及较高的MgO含量(29.23% ~30.38%)和Mg#...  相似文献   
13.
14.
南秦岭地块紫阳地区广泛出露早古生代基性岩墙群,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地球动力学意义。虽然如此,已有相关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志留纪基性岩墙群方面,而对早古生代(如,寒武纪、奥陶纪)基性岩墙群的研究仍相对薄弱。从而制约了对南秦岭早古生代岩石圈伸展过程相关问题(如,时空分布规律、地幔性质、动力学机制和相关成矿作用)的总体把握。鉴于尚存的科学问题,本研究选取康家坪、梨树梁、大竹坪、清明寨、苟家山、庙梁上、曾家山和毛坝村的基性岩墙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矿物学、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方面的研究,对其精细时代格局、成因及成岩动力学背景进行了系统探讨。研究结果显示,紫阳早古生代基性岩墙以辉绿岩和辉绿玢岩为主,形成时代为奥陶纪(478.8-486Ma),属碱性系列岩石(K_(2)O+Na_(2)O变化范围为4.10%-5.14%)。另外,基性岩墙群具有富集LREE、Rb、Ba、Sr、Nb、Ta、Zr、Hf和Eu(Eu/Eu*=1.13-1.35),亏损HREE、U、Pb和Ti的典型地球化学特征。(87Sr/86Sr)i=0.7044-0.7050、εNd(t)=3.1-3.6、εHf(t)=4.4-12.1,176Hf/177Hf=0.282634-0.282846,暗示基性岩墙为地幔柱作用过程亏损岩石圈或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另外,在辉绿岩成岩过程经历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但地壳混染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16.
硅质岩的研究现状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冯彩霞  刘家军 《世界地质》2001,20(2):119-123
硅质岩以其独特的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自20世纪初期以来一直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注意。通过对其研究现状和成矿意义的分析,对于恢复成岩前的古地理、古气候和古环境以及指导找矿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系统介绍了硅质岩的研究现状,对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了其成矿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渔塘坝硒矿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渔塘坝硒矿床是目前我国发现含硒量 (85 90× 10 -6)最高的小型独立硒矿床 ,其赋矿岩石主要为硅质岩 ,且发育程度较高。早二叠世晚期的黑色碳质硅质岩系 ,是区内的赋矿层位 ,它局限于特定的沉积相位 ,即碳酸盐台地海盆浅部沼泽 (藻沼 )环境沉积的黑色碳质硅质岩相带 ,硒矿化层和这套碳质硅质岩相带密切相关 ,其矿化相带呈NW向展布。硅质岩的SiO2 含量变化较大 (6 4 .2 %~ 94 .85 % ) ,平均为 75 .9% ;Fe2 O3 、FeO、MnO、TiO2 、Al2 O3 和MgO等含量相对较高 ,与其它热水成因硅质岩相近 ;硅质岩富含As、Sb、Fe和Ag ,而贫Cu、Co和Ni;在Al Fe (Cu +Co +Ni)三角图、U—Th相关图和P2 O5 Y相关图上的投影特征 ,也同样显示出硅质岩的热水成因特征。另本区硅质岩中的Cr含量较大 ,且 (Fe +Mn) /Ti的比值为 6 .34,这表明硅质岩在成因上还可能和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喷发的火山作用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Geochemistry of the Yutangba Se Deposit in Western Hubei,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IntroductionThecontentsofSeinthecrustareextremelylow ,onlyabout0 .0 5mg/kg .Innatureitishardtoformindependentminerals,insteaditisdispersedinothermineralsandmedia.Althoughitscon tentsarefarhigherthanthoseofTeinthecrust,seleniumisusuallydispersedinsulfidesinitsas cendingandformingprocesses (D’yachkovaandKhodakovskiy ,1 968) .Thisisthereasonwhyse leniummineralsarefarlessthantelluriummineralsandsulfidesinnature (Simonetal.,1 997) .Forthisreason ,thegeochemicalstudyofseleniumdidnotattractanyat…  相似文献   
19.
在扬子地块北缘大巴山一带的下寒武统硅岩建造中,既存在一大批重晶石矿床,又发育大量毒重石矿床,构成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大型钡成矿带。通过对矿床中岩矿石的热解、有机碳分析、氯仿沥青“A”抽提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获得以下认识:① 原生有机质应主要为海洋浮游生物、藻类和细菌类微生物衍化而成的腐泥型干酪根,母质应主要为蓝绿藻,极个别的混有陆源有机化合物;② 有机质演化受热和生物降解双重影响,处于高成熟到过成熟阶段;③ 矿石中Ba与有机碳含量具有负相关趋势,有机质成熟度越高,越利于Ba的富集;④ 沉积成矿作用发生在还原-弱氧化交替,封闭与开放变换的水体环境。⑤ 钡的超常富集,不仅是一个消耗大量有机碳的过程,而且是有机质成熟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方解石是白秧坪多金属矿集区东矿带矿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不同产状矿体中方解石的REE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3个矿段成矿期方解石具有2种稀土模式:LREE(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和相对平坦型;前者表明成矿过程中没有LREE明显带出的迹象,残余热液继承了前期成矿热液的特征,而后者表明成矿过程中有LREE带出。不同类型矿体方解石中REE含量、有关参数和稀土配分模式等均变化较大,但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连续变化规律,显示为同源不同阶段的产物。方解石为热液成因方解石,结合其他同位素的资料和矿区的地质背景,得出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与围岩反应形成的热卤水为主、深部流体参与其成矿作用的观点。成矿过程中,由早到晚,成矿环境表现为还原向氧化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