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3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滇西北金沙江喧是三江古特提斯构造域中关键地段之一,其内斜向走滑构造最为夺目。本文以1:5万霞若幅、中甸县幅区域地质调成果,从剪切带的物质组成、变形特征、矿物的应变象和运动学特征方面论述了金沙江结合带中最重要的一条斜向走滑剪切带-吉义独斜向走滑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112.
滇西北中甸地区哈工组放射虫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位于甘孜-理塘构造带和金沙江构造带之间的德格-中甸微板块,可分为乡城晚三叠世岛弧带、义敦晚三叠世弧后盆地带和中咱地块等次级构造单位.滇西北中甸地区上三叠统哈工组包含大量沉积混杂岩块,与乡城、得荣泥砾混杂岩相连,形成晚三叠世沉积混杂岩带.哈工组沉积序列和沉积混杂岩沉积特征研究表明,中甸地区沉积混杂岩带为义敦晚三叠世弧后盆地形成过程中,由盆地边缘垮塌沉积形成,混杂岩块物源为近源下伏地层.沉积混杂岩块主要为晚古生代灰岩,但也有含中泥盆世、早石炭世和中二叠世放射虫化石的层状硅质岩,说明德格-中甸微板块晚古生代不是统一的碳酸盐台地,而是碳酸盐台地与深水断陷盆地并存的构造古地理格局.另外,哈工组三段还发现侏罗纪放射虫化石,说明金沙江带以东地区侏罗纪仍存在海盆.  相似文献   
113.
昌宁—孟连带位于保山—耿马和思茅一临沧地块之间,保存有多种缝合带记录和罕见的泥盆纪至中三叠世连续洋盆沉积序列,代表古特提斯多岛洋主支部位,临沧地块很可能是一个亲冈瓦纳的外来地体,晚二叠世前增生到思茅地块西缘。因此,澜沧江带和昌宁—孟连带晚二叠世前属于同一个洋盆,向南与泰国北部难河—程逸缝合带连接。古特提斯的最后封闭发生于晚印支期,以后又遭受新特提斯阶段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114.
本文描述了采自新疆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的海扇类标本,认为它们具有一种新的韧带组合类型,即韧带区由两个三角形弹体窝和细弱的韧带槽组成,并建立一新科(Binipectinidae)。  相似文献   
115.
本文描述了采自云南澜沧老厂的双壳类,共计13属、15种和未定种(其中1新属、4新种)。该动物群地质时代为晚二叠世,其组成既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与扬子地区有明显联系,属扬子生物区系,并具亚热带生物特征。  相似文献   
116.
显生宙主要的稀罕事件之一表现在生物集群绝灭、生物相强烈改变的二叠—三叠纪界线上.岩石剖面上详细的调查研究已经开始,并且在穿过南阿尔卑斯、希腊、土耳其南部、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伊朗北部和巴基斯坦一线特提斯海二叠—三叠纪石灰岩界线上.测制了碳同位素曲线,并与中国的碳同位素曲线作了对比.在晚二叠世早期(Murghabian-Midian)碳同位素比率具高的正值,δ~(13)C在4~5‰之间变化,Dzhulfian阶碳同位素变化到中等正值(3~5‰),二叠纪末(长兴阶晚期)δ~(13)C减少到2.5~1‰,三叠纪最早期,碳同位素变化到零,甚至负  相似文献   
117.
方念乔  冯庆来 《地球科学》1996,21(1):11-18,T001
地处古特提斯域的牡音河组是一套由放射虫蛙质岩和凝灰岩组合而成,沉积速率极低的远洋沉积序列,它所包含的4个放射虫组合指示剂其形成时代为晚二叠世末至中三叠世,从而大大改变了我们以往对古特提斯演化所拟定的时间表,详细的岩相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牡音河组的中,下部与大洋岛弧的火山活动关系密切,上部则有接受更多陆源物质的趋势向,这一沉积记录所反映了演化趋势可能标志着古特提斯残留海的一次重大构造转折,但是,  相似文献   
118.
昌宁-孟连带洋脊、洋岛型火山岩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在系统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建立了三江地区昌宁-孟连带晚古生代火山岩层序;对比了洋脊型火山岩与洋岛型火山岩在岩石组合、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显著差别,并指出了昌宁-孟连带洋脊型火山岩与洋岛型火山岩均是滇西南古特提斯多岛洋洋壳结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9.
对前人建立的上二叠统南皮河组的层型剖面——弄巴剖面进行了详细研究 ,发现该地层属于一套被动大陆边缘浊积岩为主的沉积岩系 ,可概括为四种层序类型特征 :一为代表浊流沉积的鲍马序列 ;二为由泥质岩与岩屑石英 (杂 )砂岩透镜体 (层 )构成的水道沉积序列 ;三为由薄层状砂岩与泥岩呈韵律状互层构成的浊流远端低密度流序列 ;四为薄层状硅质岩与硅质泥岩呈韵律状组成的基本层序。该组中采获了低等蕨类植物、牙形石和笔石等化石 ,证实其时代属于早泥盆世—晚泥盆世。根据该地层的岩性组合、沉积环境等特征及区域对比 ,应归于泥盆系温泉组。  相似文献   
120.
对滇中元江地区调查研究发现一套以钙质浊积岩-碎屑浊积岩组合为特征的岩石序列。测制的剖面由2个钙质浊积岩-碎屑浊积岩旋回组成,发育大量不完整的鲍马序列组合及粒序层理、斜层理、包卷层理、槽模构造、透镜状构造等典型浊积沉积构造,且岩石成熟度及分选度都较低。上部还发育一套凝灰质球粒石英岩,粒序层理发育,在其中获得了LA-ICP-MS锆石U-Pb年龄1102±76Ma和1713±48Ma(YJgzn-03),具有明显铅丢失现象;对侵入地层中的石英正长斑岩进行年代学研究,获得了LA-ICP-MS锆石U-Pb年龄349±13Ma和1732±13Ma(YJgzn-02),上部未发生明显铅丢失的平均年龄为1718±30Ma,应为成岩期年龄。两者的锆石都具环带结构,Th/U值都大于0.4,都明显发生了铅丢失,且形成时代相近,应为同期岩浆作用的结果。推测该套地层沉积或受到后期热蚀变年龄为1713±48~1718±30Ma,其沉积年龄应早于古元古代晚期。对比区域昆阳群及前人划分的古元古代地层,认为这套地层下伏于昆阳群之下,应属于早于古元古代晚期(1.7Ga)的碳酸盐前缘-陆棚斜坡浊积岩体系,建议依据地名定义为古元古代"曼林组"(Pt1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