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266篇
测绘学   173篇
大气科学   211篇
地球物理   274篇
地质学   821篇
海洋学   17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52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近10年来,国内外的沉积构型研究从之前的以精细表征为主扩展到成因机制分析.文中以同生逆断层控制的冲积扇、可容空间影响下的曲流河点坝、浅水缓坡背景下的三角洲指状砂坝以及大陆斜坡微盆地背景下的重力流沉积等为例介绍相关研究进展.(1)挤压盆地边缘复杂的同生逆断裂构造活动控制了冲积扇的构型要素类型、叠置样式、分布演化及定量规模...  相似文献   
92.
为达到整合省级气象服务数据资源、统一气象服务出口的目标,推动气象数据产品在防灾减灾和公共服务中的高效应用,基于Spring Cloud云架构,采用软件插件(Plugin)、WEB服务(WebService)等技术研发了湖南气象服务平台。本文详细介绍了此平台的分层模型和功能结构,以及所采用的多源气象数据融合处理、基于微服务的气象数据并行处理、基于可缩放矢量图形(Scalable Vector Graphics, SVG)的气象数据矢量化和数据安全交互等关键技术方法。此平台通过天擎获取气象数据产品,统一加工处理后封装为数据插件、图形插件和行业插件,通过标准接口提供观测资料、预报预警、卫星云图、雷达拼图等产品,基于气象数字对象标识符(Meteorological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MOID)保障气象数据产品服务过程的安全性。此平台的气象服务插件已应用于湖南省应急管理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等单位的业务系统。应用结果表明:此平台的插件服务模式适应C/S客户端、WEB网站、移动APP等不同类型的气象服务需求,实现了气象数据服务的统一管理、高效加工和规范应用,提升...  相似文献   
93.
于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间,在湄洲湾海域设置50个浅海测站,16条软相潮间带断面,进行底栖生物调查,根据调查采获的多毛类动物样品进行整理,研究湄洲湾多毛类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特点.湄洲湾海域共鉴定有多毛类环节动物177种,隶属4l科112属.湄洲湾多毛类的动物区系特点与台湾海峡具有相似的热带、亚热带特征.讨论多毛类环节动物在调查区域底栖生物种类及数量组成中的地位,分析调查区域多毛类多样性指数等生态特征,为湄洲湾的生态环境监控、环境保护提供多毛类生态学的资料.  相似文献   
94.
冯伟民  蓝Xiu 《热带海洋》1997,16(4):1-10
中沙,西沙群岛海区表层沉积物中微型腹足类、双壳类主要由热带、亚热带种类和广温性种类组成,并以典型的带珊瑚礁型种类为主,见有腹足类176种,双壳类48种,可划分出3个沉积组合类型。温度、水深、底质,海底地貌是控制本区腹足类、双壳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腹足类、双壳类遗壳埋藏群由原地埋藏类型和异地埋藏类型组成。在珊瑚礁深水处这现任中类型呈明显混合分布。在水深22.90,115m处属原地埋藏的潮间带或浅不  相似文献   
95.
厦门浔江湾小型底栖生物数量分布及生态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首次报道 1 998年 5月厦门浔江湾水域 5个测站小型底栖生物调查的初步结果。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为 5 9.6 5个 /cm2 ,自由生活的海洋线虫是优势类群 ,占总密度的 89.2 8% ;其次 ,底栖桡足类占 2 .76 % ;其它类群所占比例较少。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分布为湾口区底 ,湾中部高。文中分析了小型底栖生物具有高类群优势度和低类群多样性特征 ,以及线虫与桡足类的丰度比率与环境的关系 ,提出浔江湾水域环境状况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6.
小层对比是油藏描述中一项十分基础且重要的工作。目前不少油田采用CorelDraw等绘图软件进行小层对比成图,图件美观,但是效率低,无法快速得到任意联井剖面的对比图。利用GIS强大的数据管理与图形可视化功能,能方便地对井的各种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组件式开发技术,以VC为开发工具,基于SuperMap Objects控件实现了井位置与属性的双向查询及小层对比等功能。该系统能快速建立任意剖面的对比图,提高了小层对比成图的效率。  相似文献   
97.
The improvement on the calculation of anti-Stokes energy transfer rate is studied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additional propor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Stokes and anti-Stokes light intensities of quantum Raman scattering theory as compared with the classical Raman theory is introduced to successfully describe the anti-Stokes energy transfer. The theoretical formula for the improvement on the calculation of anti-Stokes energy transfer rate is deriv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study. The correctness of introducing coefficient exp{ΔE / kT} from well-known Raman scatter theory is demonstrated also. Moreover, the experimental lifetime measurement in Er0.01YbxY1 - 0.01 - xVO4 crystal is performed to justify the validity of our important improvement in the original phonon-assisted energy transfer theory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98.
精细积分在冰荷载识别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激振动中引起的动冰力一直是很受关注的问题。根据精细积分法的基本原理,假定外荷载在离散时间步长内按线性变化,给出了一种冰载荷时域识别方法。经数值算例仿真以及在室内开展的冰激桥墩振动模型试验冰荷载反演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形式简洁明了,计算量小,应用方便,特别适宜于计算机求解,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冯庆华 《矿产与地质》2022,(5):1089-1096
断层识别是油气勘探中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针对目前断层识别效果不好的问题,基于VGGNet神经网络算法实现了断层的自动识别。对原始的VGGNet网络进行了改进,使其适用于本次的断层识别研究。通过添加缩放系数对学习率进行了优化,使得网络识别准确率有了提高。在此基础上为了解决断层自动识别神经网络算法中训练数据过少、而网络识别效果对标签数据要求较高的问题,文章尝试使用了Color Jitter和增加高斯噪声两种新的数据增强方法。使用不同的训练数据在改进的VGGNet网络结构上进行训练,通过对比其准确率和最终的断层识别效果,可以发现使用的两种新的数据增强方法训练的网络模型准确率更高、断层识别效果更好。从而证明了本次所引入的数据增强方法的有效性,为神经网络算法应用到断层识别研究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据增强方法。  相似文献   
100.
临潼-长安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临潼-长安断裂带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以期掌握其最新活动年代和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该断裂总体走向NE,以张性垂直运动为主,断面明显错断了黄土中的第1层古土壤S1,说明其晚更新世以来仍在活动,并且北段和中段的活动性比南段强,但是错距大多<2m,滑动速率较小,考虑到临潼-长安断裂带由多条次级断层组成,其整体活动性应该比我们计算得到的局部断层滑动速率大得多。断层错距自上而下成递增趋势,并且根据不同地层年代计算出的滑动速率基本一致,因此该断裂带自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极可能以垂向蠕滑活动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