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99篇
测绘学   113篇
大气科学   169篇
地球物理   222篇
地质学   649篇
海洋学   11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07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凡是有小型蒸发观测项目且夜间不守班的台站,如果夜间有较强降水,易造成蒸发皿内的水由倒水嘴溢出,从而造成蒸发缺测.此外,白天遇有强降水天气也会因值班员的粗心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从器内取水,造成蒸发缺测.  相似文献   
972.
冯伟民 《中国科学D辑》2001,31(5):413-420
NS93-12-58柱样含有丰富的微型腹足类.对底栖腹足类和浮游腹足类(翼足类)的研究表明,1.4万年来南海南部陆架海平面经历了上升,短期下降,再次上升的过程.在柱段底部到200cm,腹足类个体普遍较大,尤以Turritellafiliola特别发育,显示末次冰消期阶段主要为内陆架环境;氧同位素曲线在柱样200~150cm持续变轻,腹足类复合分异度和简单分异度均呈高值,T.filiola有规律地减少,都显示了全新世早期海平面上升的特征.尤其是这一时期翼足类特别发育,它的含量甚至超过底栖腹足类,表明早全新世曾出现过高海平面,并导致南海周边海峡的开通.但是在柱深100cm,T.filiola再度极为发育,可能指示了海平面发生过短期下降,并有可能导致向南海峡的再次关闭.在柱深55~50cm,Scaliolaglareosa喜冷种较为发育,可以作为晚全新世气候变冷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973.
冯长明 《地质通报》2001,20(2):170-177
在浙东沿海火山-侵入岩地区系统地研究了花岗岩的岩石成分、结构构造、接触关系、年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和成因机制,确定存在成分演化和结构演化两种同源岩浆演化序列。详细划分了侵入体,归并和建立单元、超单元及超单元组合三级等级体制。  相似文献   
974.
武山蛇绿岩的特征、同位素年代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山蛇绿岩位于北秦岭西段、商丹断裂西延之北,岩石组成主要为超基性岩、变质的基性侵入岩、枕状玄武岩及大理岩。变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钙碱性玄武岩,形成于大陆裂谷至初始洋盆环境,其Sm-Nd等时线年龄为1570Ma,反映原始岩浆形成中元古代,属大陆地壳演化早期的蛇绿岩。  相似文献   
975.
本文通过对灵宝市矿产资源电子信息化实施的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这种技术方面在介绍地方部门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运用它所必须的软件、硬件环境等和实施这种技术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6.
蔡家营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绿泥石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电子探针、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等技术方法对蔡家营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绿泥石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77.
1 蛇绿混杂岩带主要地质特征 克拉麦里—塔克札勒—大黑山蛇绿混杂岩带规模宏大,西起克拉麦里清水泉,向东经南明水、巴里坤塔克札勒,伊吾大黑山,延出境外与蒙古佐林蛇绿混杂岩带相接。新疆境内长400 km,宽5(15 km,呈NWW向展布。该蛇绿混杂岩带受克拉麦里—塔克札勒断裂控制,带内多为冲断片组成的叠瓦构造,导致洋壳残片以构造包体形式赋存在基质(围岩)中,基质是蛇绿混杂岩带的主体。代表洋壳的构造包体由变质橄榄岩、堆积橄榄岩及辉长岩、斜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基性熔岩及放射虫硅质岩等组成。辉绿岩群极少出现,是该蛇绿岩组…  相似文献   
978.
从陕西省扶风县古水路堑剖面剖析渭河断裂第四纪活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渭河断裂又称宝鸡 -咸阳 -渭南断裂 (宋立胜等 ,1 989)或宝鸡 -兴平 -咸阳断层 (陕西省地质矿产局 ,1 989) ,是渭河盆地内的一条主要断裂 ,横贯盆地中部 (国家地震局《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课题组 ,1 988)。由于该断裂的最初确定主要是依据重力、航磁、人工地震反射等资料① ,故在已有的文献中很难找到有关渭河断裂的露头照片或实测剖面。由于没有证据充足的露头剖面资料 ,以致于对渭河断裂西段 (宝鸡—西安草滩镇 )晚第四纪期间是否活动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古水断层剖面位于渭河断裂的西段 (冯希杰 ,2 0 0 0 ) ,是在通往扶风县法门寺专…  相似文献   
979.
本文通过北京彩色航空影像扫描项目,对彩色航空影像扫描实施方法及技术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0.
根据陕西省2001和2002年两期的GPS测站的观测资料,给出了渭河盆地及周邻地区地壳运动速度场和该区现今地壳水平应变场,结果表明:(1)渭河盆地及邻区的运动速率呈现较明显的北东向条带状变化特征,该区有整体不连续性逆时针旋转运动的特征;(2)渭河盆地中部的彬县—西安—蓝田一线存在一个左旋剪切带(东侧),该左旋剪切带的北部区域与铜川—泾阳—临潼小发震带恰好对应;(3)渭河盆地中部与北部以压应变为主,南部以张应变为主,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该区主要断裂带的附近,尤其是在宝鸡一太白、渭南—蓝田和合阳—韩城附近分别形成应变高值区,并且应变梯度也较大;该区渭河断裂以北大部分地区以面收缩为主,以南则以面膨胀为主,面应变高值区与压应变高值区以及最大剪应变高值区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