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质学   86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下扬子地区中、下三叠统青龙群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扬子地区青龙群分殷坑组、龙山组、扁担山组和马鞍山组,前三组属下三叠统,后一组属中三叠统。主要由碳酸盐岩、碎屑岩及蒸发岩组成。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做出了殷坑期、和龙山期、扁担山期和东马鞍山期的岩相古地理图4幅。殷坑期的下扬子海具“四分”特征,即自南而北依次为浅水碎屑岩台地、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深水斜坡和深水盆地。和龙山期的古地理面貌与殷坑期大体相同。扁担山期的“四分”特征己不明显,浅水碳酸盐岩台地及浅滩发育。东马鞍山期的下扬子海全为浅水环境、潮坪及泻湖发育。从殷坑期到东马鞍山期,呈现出一个明显的海退序列。  相似文献   
62.
海南岛三亚湾现代碳酸盐沉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沉积是了解古代沉积岩和沉积矿产的钥匙。为此,冯增昭参加了1978年由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和华东石油学院等八个单位组成的“海南岛现代海洋碳酸盐沉积联合考察团”。在考察期间,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资助下,冯增昭和南海所的朱袁智、聂宝符和林宏雄以及四川局的孔金祥,共同对三亚湾海域的表层沉积物进行了取样;另外,冯增昭还对东、西瑁洲的滨岸砂进行了取样,共48个(图1)。  相似文献   
63.
中国南方早中三叠世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冯增昭  鲍志东 《地质科学》1997,32(2):212-220
在各基于剖面的地层学及定量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中国南方早中三叠世飞仙关期(印度期)、嘉陵江期(奥伦期)、雷口坡期(安尼期)和天井山期(拉丁期)的各种单因素基础图件及定量岩相古地理图。在这种古地理图中,各一、二、三级古地理单元的确定都有定量的单因素数据为依据。各期岩相古地理的特征可概括为陆海相间,台盆相间,台中有盆,盆中有台,台中有滩和坪,台盆间有斜坡。各期岩相古地理有明显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从早三叠世飞仙关期到中2叠世天井山期,是一个较大的海退过程。这种定量的岩相方地理图,为中国南方中下三叠统的油气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4.
冯增昭 《古地理学报》2007,9(5):I0003-I0004
2007年10月7日,是著名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和地质学家、我国地质学界的老前辈和一代宗师、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古地理学报》编委杨遵仪先生的百岁华诞。《古地理学报》编辑委员会和编辑部特组织和编辑本专刊——《杨遵仪  相似文献   
65.
中国南方寒武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34,自引:18,他引:16  
中国南方是指西至金沙江-元江断裂、西北至龙门山断裂、北至城口-房县-襄樊-广济断裂、东北至郯庐断裂、东至黄海和东海、南至南海的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在各露头剖面和钻井剖面地层学和岩石学研究所取得的各种定量及定性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用法,编制出了中国南方下寒武统下部和中部、下寒武统上部、中寒武统和上寒武统的各种单因素图以及相应的早寒武世早期和中期、早寒武世晚期、中寒武世和晚寒武世岩相古地理图。这些古地理图的最主要特征是定量,即每个古地理单元的划分和确定都有确切的定量的单因素图为依据。这种定量的岩相古地理图在中国南方寒武纪还是首次出现。中国南方寒武纪有7个主要的古地理单元,即滇西台地、康滇陆、扬子台地、斜坡、江南盆地、东南台地和华夏陆。滇西台地、康滇陆、扬子台地、斜坡和江南盆地属康滇古地理体系,东南台地和华夏陆属华夏古地理体系。这两个古地理体系拼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中国南方寒武纪的两陆、三台、一盆和一坡和古地理的基本格局。是寒武世早期和中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与早寒武世晚期、中寒武世和晚寒武世岩相古地理特征有明显的不同。这是两个大不相同的演化阶段。这种定量的岩相古地理图在古地理学中是个重大的进展,对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产的预测和勘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6.
从定量岩相古地理学谈华南地区海相地层油气勘探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南地区海相地层分布甚广,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以及下和中三叠统几乎全为海相地层。但是,除四川地区外,广大华南地区海相地层油气勘探工作却久攻不下。这是一个严重问题。失败为成功之母,最重要的是认识这个失败。本文在华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江南盆地、扬子盆地、扬子北缘盆地等是重要的生油气古地理环境。如果能以基础地质学尤其是以定量岩相古地理学研究为基础,以生油气古地理环境为中心或前提,开展油气勘探工作,则华南地区海相地层的油气勘探有可能有所突破。这对华南地区油气勘探工作可能是一个战略性的转变。希决策者明察、深思和善断。  相似文献   
67.
云贵地区二叠系瘤石灰岩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东北部及贵州北部的二叠系中广泛发育了瘤石灰岩(亦称眼球石灰岩)。瘤石灰岩由颜色较浅、较纯净的石灰岩瘤和颜色较深、泥质含量较高、微缝合线发育密集的包层组成。组成瘤和包层的石灰岩类型一致,为生屑石灰岩、生屑质灰泥石灰岩、含生屑灰泥石灰岩或灰泥石灰岩。本次研究认为,瘤石灰岩是压溶成岩作用的产物,不是某种沉积环境的标志  相似文献   
68.
我国古地理学的形成、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1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地理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特征及其演化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球科学。我国的古地理学来源于古生物学、地层学、大地构造学和沉积岩石学等,现巳形成生物古地理学、地层古地理学、大地构造古地理学、沉积古地理学或岩相古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在古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中,古地理图是首要的。有各种类型的古地理图,如较小比例尺的和较大比例尺的、定性为主的和定量为主的、当今界限的和非当今界限的等。我国的古地理学有几个比较明显的发展过程和趋势.如从单一到综合,从粗放到精细,从理论到应用,一些新的学术观点和方法论相继出现,一些现代地理学、沉积学、生物学和气候学的研究思路和成果将影响和促进古地理学的发展。《古地理学报)是我国古地理学发展到当今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是促进我国古地理学的持续发展和创新,并迎接百花争艳硕果累累的盛世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69.
中国南方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27,自引:1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各露头及钻井基干剖面的地层学及定量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中国南方早石炭世岩关期和大塘期以及晚石炭世威宁期和马平期的各种单因素图及岩相古地理图。这些古地理图具有定量、多级别和多类型的特点。定量,即每个古地理单元的划分和确定都有确切的定量的单因素数据为依据。多级别,即已划分出三级甚至四级古地理单元。如陆和海,为一级;在海中,又划分出台地、盆地和斜坡,为二级;在台地中,又划分出滩、坪、礁,为三级;在二级盆地中,又有三级台地,此三级台地中又有滩和礁,即为四级。多类型,即每个古地理单元,尤其是第二、三级古地理单元,还可根据其岩石特征,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台地可区分为碳酸盐岩盆地、碎屑岩台地等,盆地可区分为碳酸盐岩盆地、碎屑岩盆地、硅岩盆地、浊积岩盆地等,滩可区分亮晶颗粒滩、灰泥颗粒滩、混合颗粒滩等。石炭纪各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可概括为“有陆有海,海中有台地、盆地和斜坡,台地中有滩和礁,台地中又有盆地,盆地中又有台地,台地和盆地间有斜坡,台盆滩类型多样”。从早石炭世岩关期至晚石炭世马平期,岩相古地理演化呈现出继承性、发展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0.
冯增昭 《古地理学报》1999,24(2):190-190
近年来,《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及英文版)连续收到一些来稿,其作者根据迈尔(Miall,1985)文章的观点和方法,把他们研究地区碎屑岩剖面中的每个岩层中的岩石挑出来,归纳出一些岩石类型,如砾岩、砂岩、细粒岩等,并称它们为岩相(lithofacies)。这不符合沉积相的定义。我曾写过几篇文章,即冯增昭(2018,2020)及Feng(2019),指出这些问题,希望国内外的作者、尤其是国内的作者,不再继续盲目地引用和传播迈尔(1985)文章的观点和方法。迈尔是第1个称岩石(实际上是沉积物)为岩相的人,他的观点和他提出的相分析方法误导了沉积相的正确定义及正常的相分析方法。本文主要讨论迈尔(Miall,1985)文章中的问题,即他把沉积物当作岩相并用岩相分析相。不讨论他文章的贡献及建筑单元中的一些术语欠严谨的问题。在这里,必须申明,本文中的相,是沉积岩石学中的相,不是火成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地质学分支学科中的相。岩相、相和沉积相是同义的术语。当然,这些术语的定义是有争议的,希望遵循“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 的方针和地质实践,逐步地解决这些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