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东坪式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14.
自80年代以来,随着专题制图仪(TM)图象的问世,油气遥感勘探技术已作为非地震勘探方法中的最新技术之一。近几年来,在四川盆地油气资源构造勘探中同样取得了新的进展,显示TM图象在勾绘隐伏穹地层或岩性、统计分析地表裂缝与破裂构造和深化认识地表断层、发现浅层及基底隐伏断裂、  相似文献   
15.
朱家沟矿区采金始于清朝,断续至今仍有群采。地质工作亦几经上下。 区内地表采迹甚多,矿化(体)零星残存,施工困难,采样失真,曾被人们视为“玫瑰”。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的地质认识来源于多方面资料的综合或多次工作的反复”。为此,我部于1978年进驻该区,投入比例尺为1/5000测网50×10(米)次生晕工作。其结果:信息清晰,地质效果显著(圈出了找矿靶区,指示了赋矿地段)为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GIS的定义、特点、内容和目前的应用范围以及硬件配置和软件开发情况;阐述了地震灾害以及减灾工作的特点,包括震前、震中和震后的数据准备和行动协调;说明了GIS在整个减灾过程应用中的优势;介绍了GIS在当前地震防灾中应用的一些实例。  相似文献   
17.
18.
地热资源的开采会导致热储温度、压力改变,影响其固结变形特性,引发环境地质问题。以鲁西北砂岩热储开采区孔隙型地热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应力、温度条件下的固结变形试验,分析固结变形特性,并对卡萨格兰德法与能量法所计算出的先期固结压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地热储层固结变形量与含水率、温度均呈负相关关系;地热储层自重压缩系数约为标准压缩系数的10%;计算先期固结压力时,低压缩性土可采用能量法,中、高压缩性土可采用卡萨格兰德法Harris模型、Gaussian模型与能量法;先期固结压力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在25~80℃范围内,初始温度越高,升温使先期固结压力降低越快。  相似文献   
19.
东莞市是珠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深厚欠固结软弱土及其诱发的地面沉降已成为湾区内代表性的区域地质灾害问题,影响城市地质环境安全。为研究东莞市地面沉降发育规律及时空演变特征,采用改进时序InSAR技术对覆盖东莞地区的137景Sentinel-1 SLC SAR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地表形变动态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全域内地表沉降变形整体较稳定,沉降发育区占市域面积的34.6%,变形严重发育区主要集中在麻涌镇、道滘镇、洪梅镇、中堂镇、沙田镇及滨海湾新区;(2)大部分沉降变形点处于缓慢发展变形阶段,年平均沉降速率在20 mm/a以内,累计沉降量在1 000 mm以内;(3)结合形变监测和现场调查,认为地面沉降与深厚软土发育和人类工程活动的耦合作用有很强的相关性。证明该方法能较好地识别和反映城市复杂形态区地面沉降发育的时空演化特征,为灾害预警、减避及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库车坳陷迪北地区下侏罗统天然气富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库车坳陷迪北地区下侏罗统致密砂岩气藏广泛发育, 对其富集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激光共聚焦扫描、排替压力测试、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等方法, 探讨了迪北地区下侏罗统天然气富集机制.研究表明: (1)迪北地区气源条件优越, 天然气快速充注; (2)迪北地区裂缝-孔隙型储层广泛发育, 储集性能优越; (3)迪北地区上覆多套厚层泥岩和膏泥岩盖层, 天然气保存条件好; (4)迪北地区断裂-砂体复合输导体系发育, 天然气高效捕获成藏; (5)迪北地区具有"早油晚气"的油气充注特征, 天然气在库车期到现今(5~0 Ma)大量充注, 储层在前康村期(约8 Ma)致密化, 即储层致密化时间早于天然气大量充注时间.因此, 在构造活动控制下, 天然气聚集成藏经历了中新世早中期原油充注、上新世以来致密深盆气藏叠加和西域期以来的致密气藏调整改造再富集3个阶段.对迪北地区天然气富集机制的研究, 有利于进一步寻找有利区, 指导致密砂岩气勘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