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135篇
地质学   455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3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陈晨  苏本勋  景揭俊  肖燕  林伟  褚杨  刘霞  白洋 《岩石学报》2018,34(11):3302-3314
在现行板块构造理论的框架下,板块的初始俯冲是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发生转变的重要过程,亦是理解板块运动的关键节点。在俯冲起始过程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地质记录,分别为一系列地球化学成分多样的岩浆活动、SSZ型蛇绿岩、变质底板和玻安岩及其对应的铬铁矿床。特提斯造山带作为公认的研究板块构造理论尤其是初始俯冲的关键场所,一直备受地学界的重视。而土耳其南部构造带作为特提斯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确定亚欧板块和阿拉伯板块之间缝合线存在的重要标志。该南部构造带是研究新特提斯洋俯冲起始的理想场所,上述关于俯冲初始的四个地质记录均保存良好,且有如下方面的重要特点:1)不同地区的镁铁质岩石甚至同一地区的镁铁质岩石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从似洋中脊玄武岩,到过渡型岩石类型和玻安质岩石均有发育; 2)大部分蛇绿岩具有完整的序列,各单元及变质底板岩石中普遍发育侵入的基性岩脉,产状多变,是多期岩浆事件的产物; 3)蛇绿岩下部通常发育一套角闪岩相变质底板,且其年龄与蛇绿岩的形成年龄基本一致; 4)蛇绿岩中普遍发育铬铁矿床,以高Cr型为主,部分蛇绿岩中还赋存高Al-高Cr的过渡型铬铁矿,均被认为是幔源岩浆与地幔橄榄岩反应的产物。因而,这些地质体完整记录了新特提斯洋形成-俯冲-消减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2.
本文通过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组成分析等方法,对出露于北秦岭西段宝鸡岩体王家山一带的黑云母花岗岩和其中的包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花岗岩形成时代为187±2 Ma,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石,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以及Nb、Zr和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Ba、Sr和Eu,具有高的全岩锆石饱和温度(825℃~838℃),显示A型花岗岩特征,形成于造山后的板内环境,可能为秦岭岩群副变质岩与安山质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暗色包体显示塑性流变特征,具有岩浆结构,发育针状磷灰石和具有复杂成分环带的更长环斑结构长石,是幔源岩浆注入酸性岩浆发生混合作用的产物,形成时代为191±2 Ma,其锆石Hf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大,εHf(t)值介于-11.26~-2.51,主要为富集地幔部分熔融产物。综合本文及前人已有研究结果,认为~190 Ma的早侏罗世早期秦岭地区早中生代碰撞造山过程已经结束,区域开始逐渐进入板内伸展构造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43.
44.
本文叙述了地震监视与震情分析、会商软件系统总体结构、系统功能、系统特点以及系统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5.
非充分灌溉制度设计优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缺水地区冬小麦灌溉问题.分析了作物模型,作物水分影响函数,并以农作物产量最大为目标,提出了非充分灌溉制度优化设计二维动态规划模型和相应的动态规划逐次逼近(DPSA)求解方法.针对山东省临沂市小埠东灌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求得了冬小麦三个典型年不同供水水平的最优灌溉制度、排水过程及相应产量.实例表明,模型及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6.
)我谈的题目是:陆地边境是区域发展的宝贵资源。我国经历长期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无论是海岸线,还是陆地边境,都视作边防,对于他们在经济文化交流上的积极作用,缺乏足够认识。80年代沿海开放,对海岸线资源的价值有了初步理解。90年  相似文献   
47.
48.
茶皂甙纯化及其初步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9.
诚俊华 《吉林地质》1991,10(1):71-74
本文主要阐述了乾安县浅层高氟地下水的分布规律;探讨了浅层高氟地下水的成因与构造、地貌、古气候、地层岩性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关系,从而闸明了广泛分布的湖沼相松散沉积物的组成和水文地质条件是本区浅层高氟地下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0.
许文俊 《内陆地震》1994,8(4):378-381
1991年10月30日宁夏同心M_L5.1级地震前的流动重力异常许文俊(宁夏地震局,银川)1资料的处理与异常识别宁夏自1978年开始进行流动重力测量,共有66个测点,72个测段。1989年对整个测区的测点进行了改造,使用拉克斯特重力仪(LCR-G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