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68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笔者参加了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现将会上了解到的关于核废料处置的一些研究动向介绍如下。大会设置的有关核废料处置的地质研究专题有“放射性和有害废料的地质处置”、“核废料处置研究计划”和“核废料处置地点特征及天然类比研究”。来自日本、法国、加拿大、芬兰、瑞典、比利时、俄罗斯、德国、英国和美国的代表在会议上交流了四十几篇论文。其中,法国和日本等核电大国代表的文章较多。从大会宣读和张贴的资料看,目前进行的核废料处置的地质研究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构造稳定性问题,其主要研究方向是放射性废料处置地点局部和区域上地质构造稳定程度的估价。二是地球化学问题,主要研究核废料中放射性有害物质在处置地点及其邻  相似文献   
32.
侯明才  江文剑  倪师军  黄虎  罗文  石鑫  缪宗利 《地质学报》2016,90(12):3337-3351
对可地浸砂岩铀矿找矿和评价而言,明确赋铀砂体的物源是关键。伊犁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为重要砂岩型铀矿赋矿层位。来自盆地南缘坎乡苏阿苏沟中下侏罗统剖面碎屑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该套碎屑岩物源区特征及构造环境进行研究。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以杂色砾岩、含砾粗砂岩为主,颗粒具有较差的分选性和磨圆度。砾岩中可见块状层理,正粒序层理,砂岩中可见大型板状层理,砂岩主要为岩屑砂岩,岩屑成分主要为硅质岩屑和流纹岩岩屑;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以细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细粉砂岩中可见沙纹层理,泥岩中可见到水平层理;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主要发育含砾粗砂岩-砂岩-泥岩组合,砂岩中发育大型槽状层理,平行层理,泥岩可见水平层理;来自该剖面19件样品的地球化学测试数据显示,该套碎屑岩具有较高的SiO_2(53.01%~85.52%,平均值为71.22%)和Al_2O_3(7.45~23.83%,平均值为13.96%),低TFe_2O_3+MgO(0.95~10.77%,平均值为3.64%)和TiO_2(0.20~1.32%,平均值为0.74%),其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与上地壳相似,轻稀土富集,重稀土较平坦,铕亏损较明显。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其物源来源于上地壳长英质岩石,母岩沉积构造背景为与大陆岛弧相关沉积盆地。结合前人资料,认为伊犁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物源可能来源于石炭系大陆岛弧环境下形成的岩石。  相似文献   
33.
汶川MS 8.0大地震发生后,关于成都市主城区安全性的讨论一度十分激烈。本文从成都市及周边的基本地质构造和沉积特征入手,讨论成都市主城区在地震中的安全性问题。经过分析认为:川西坳陷刚性稳定的岩石圈结构决定了成都平原不会发生破坏性的大地震; 成都平原沉积盖层厚度大、质量佳、分布适宜决定了龙门山发生的地震不会对成都主城区造成巨大破坏。因此,面对天然地震,成都市主城区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4.
海相化学碳酸盐沉积中的铅同位素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铅同位素在沉积学和古海洋地质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碳酸盐的含铅量甚微 ,给铅的化学分离、富集和同位素质谱分析带来困难 ,制约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本实验经过反复、深入探索 ,合理地制定了碳酸盐铅同位素样品制备的实验流程。通过对 2 2件灰岩、白云岩样品的铅同位素组成的系统测定 ,表明该实验流程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5.
根据四川九寨沟和冶勒地区各种水体的同位素资料,讨论了反映大气降水蒸发、凝结过程的不平衡程度的氚过量参数(d=δD-8δ^18O)在降水和地下水中的主要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对比了岩溶水和非岩溶水中氚过量参数d值的变化情况以及与水体氚含量变化的相关规律性,指出氚过量参数d值,是研究水/岩作用、地下水动力学和地表径流动态组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指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水文地质学意义。  相似文献   
36.
对攀枝花地区金沙江水系沉积物中九个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发现,重金属在支流与金沙江交汇点下游处含量高于上游处,这说明金沙江有一定的自净化能力。通过分析可知,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为:Cu>V>Ti>Mn>Cr>Zn>As>Co>Pb,其中Cu、V、Ti、Mn污染严重,Pb为轻度污染。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攀钢冶金区、攀钢选矿区、攀钢采矿区以及攀钢尾矿坝。  相似文献   
37.
根据西南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种的形成条件、诱发因素以及稳定状态和发展趋势,建立不同灾种的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的判别模式。对四川康定城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分区评价。  相似文献   
38.
通过主要微量元素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了该区金矿的地球化学演化规律,较圆满地解释了成矿物质既来源于深部,但又与地壳(地层)物质有密切关联的独特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39.
活断层在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微观标志是反映活断层活动方式的有效信息。在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断层泥中石英碎砾表面结构以确定活断层活动方式和活动的相对年代时,常常发现石英碎砾表面裂纹较多,并且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40.
钒的生物效应及其环境地球化学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间的关系,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钒是动物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有益。过量则有毒。钒的毒性大小取决于钒的总量、钒的赋存价态和赋存形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在钒的生物效应、环境中钒的来源及环境介质中钒的赋存状况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