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153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31.
陆基增强系统(GBAS)与仪表着陆系统(ILS)输出的导航信息基准不同,若要利用数据融合技术实现二者的联合共用,首要问题就是对不同的导航信息进行空间对准.本文作者研究了 GBAS与ILS的偏移指示方式,详细推导了 GBAS与ILS的空间对准算法,开发了 X-Plane飞行数据交互分析系统.利用该系统从X-Plane中采...  相似文献   
432.
倪平泽  肖龙  何琦  魏启荣 《矿物岩石》2007,27(1):107-116
滇西丽江及宁蒗、永胜地区广泛分布二叠纪玄武岩,它们可能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一部分。通过对丽江树底桥及宁蒗万马场二叠纪玄武岩进行的地球化学系统采样研究,认为这些玄武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及高场强元素,具有与洋岛玄武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典型的峨眉山玄武岩地球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认为其属于峨眉山高钛玄武岩,为峨眉山地幔柱活动的产物。利用稀土元素进行反演模拟,估算高钛玄武岩源区的成分及岩浆的演化趋势,模拟计算结果显示,丽江树底桥玄武岩可能来自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与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的过渡源区(尖晶石∶石榴石=65∶35~1∶1)2%~3%的部分熔融,并经历了以单斜辉石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5%~15%);万马场玄武岩来自于相似的源区(尖晶石∶石榴石=45∶55~1∶1)3%左右的部分熔融,分离结晶程度≤5%。  相似文献   
433.
任辉  刘兴旺  祁才吉  王淑丽  张必欣  王畅  李艳  王德利  屈云燕  栾俊霞  刘宬宇  王鹏昊 《地质论评》2024,70(3):2024030024-2024030024
近年来,我国煤系石墨研究工作在成因机制、控矿因素、鉴定指标、选矿加工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进展和新发现,勘查找矿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但在资源探获和开发利用方面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以致其资源战略保障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导致过度利用于低附加值领域而形成资源浪费等现象。笔者等通过成矿模式规律认识不深、演化机制研究不足、物化性质研究不清、保护性开发程度不足、选矿技术工艺落后和高端产品创新技术研发不够6个方面对我国煤系石墨开发利用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对我国煤系石墨产业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34.
倪福泽 《北京测绘》2023,(7):1022-1025
针对半变异函数参数估计时点对数法定权未能顾及滞后距的影响,可能无法反应滞后距较小几个点重要性的问题,对多项式回归法的权重进行优化。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综合点对数和滞后距的影响,给出一种综合定权法。以球面模型为例,通过不同定权方法估计半变异函数模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综合定权法各点权重更合理,克里金估值也更接近实测值。  相似文献   
435.
在子午工程二期项目的支持下,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 WHU)联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制了一套甚低频(very low frequency, VLF)波动探测系统,并在2022年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部署于南极洲的中国长城站(Great Wall Station, GWS, 62.22°S, 58.96°W).该探测系统的动态范围为~110 dB,时间精度为~100 ns,可为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研究提供高分辨率的波动观测数据.本文详细介绍了WHU VLF(子午工程编码:OCHCH_WHWM01)波动探测系统在GWS的初步观测结果,充分验证了系统的优越性能和稳定性.在过去一年的常规运行中,此系统能精确探测北美和欧洲等区域内各种地基VLF台站信号的动态变化.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多次X级太阳耀斑爆发期间,GWS观测到的人工VLF台站信号特性与以往的研究结果高度一致.由于HWU-GWS(HWU为发射台站的名称)路径穿过南大西洋异常(south Atlantic anomaly, SAA)区域,观测结果同时表明,在磁暴期间,HWU VLF信号的扰动与磁层电子沉降在时空关系上具有很强...  相似文献   
436.
从观测环境角度出发,通过对金寨台气象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气温、气压与洞体应变之间虽存在线性关系,但拟合结果与洞体应变压性下降实际观测应变变化量相差较大;洞体应变压性下降起始时间与梅山水库开始泄洪、下游史河水位陡升时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三维不规则载荷模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洞体应变压性异常的前期快速下降变化与同期梅山水库载荷变化的相关性较小,与史河水位变化有较大相关性;洞体应变压性异常发生前后研究区构造应力场未发生显著变动。由此推定,金寨台洞体应变压性下降异常可能是周边场地环境载荷变化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