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3篇
  免费   1106篇
  国内免费   3538篇
测绘学   417篇
大气科学   1694篇
地球物理   2284篇
地质学   5298篇
海洋学   832篇
天文学   318篇
综合类   742篇
自然地理   1072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435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380篇
  2001年   492篇
  2000年   500篇
  1999年   256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345篇
  1992年   291篇
  1991年   379篇
  1990年   342篇
  1989年   382篇
  1988年   443篇
  1987年   362篇
  1986年   260篇
  1985年   351篇
  1984年   290篇
  1983年   213篇
  1982年   171篇
  1981年   125篇
  1980年   173篇
  1964年   90篇
  1960年   52篇
  1959年   111篇
  1958年   120篇
  1957年   1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1.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在减少医院对于灾害易损性获得的知识一定要传播和应用到该国的所有公共医疗部门。过去已经证明了不太复杂 (但并非不重要 )的医疗基础设施如 :协调官方办公室、仓库和血库 ,容易受洪水、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影响。医疗部门对灾害的反应部分取决于预防工作的水平 ,也受医疗基础设施 (医院和小型医疗中心、实验室、血库、仓库等 ) ,即涉及该国医疗网络的所有组成部分的破坏程度的限制。在规划一个对灾害做出反应的完备的医疗部门时 ,需要了解设备的自然易损性的知识。已被检验和更新的紧急防护计划表明 ,当一所医院在…  相似文献   
212.
The reservoir quality of Jurassic and Triassic fluvial and lacustrine-deltaic sandstones of the Yanchang Oil Field in the Ordos Basin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burial history and facies-related diagenetic events. The fluvial sandstones have a higher average porosity (14.8%) and a higher permeability (12.7×10?3 ?m2) than those of the deltaic sandstones (9.8% and 5.8 ×10?3 ?m2, respectively). The burial compaction, which resulted in 15% and 20% porosity loss for Jurassic and Triassic sandstones, respectively, is the main factor causing the loss of porosity both for the Jurassic and Triassic sandstones. Among the cements, carbonate is the main one that reduced the reservoir quality of the sandstones. The organic acidic fluid derived from organic matter in the source rocks, the inorganic fluid from rock-water reaction during the late diagenesis, and meteoric waters during the epidiagenesis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dissolution porosity, which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enhancement of reservoir-quality.  相似文献   
213.
在《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1994~2001年本杂志“刊标”的基础上,在其上方增加了象征三维体视学成像的三角形四面体的透视图;该刊标的右下侧为医学断面成像扫描仪(包括各种X-CT机与核磁共振MRI扫描仪等);其左下侧为三维地幔速度模型和地球核的示意图,切出有两个地幔剖面,表示纵波速度二维变化的剖面。该速度剖面系根据赵大鹏教授的理论和计算方法,按照地球上的两个大圆弧做计算和绘制的彩色图,排在本期封4:第一大圆弧,从北极经西巴基斯坦(28°N, 64°E)到马尔代夫群岛(3°N,73°E);第二大圆弧从马尔代夫群岛点(3°N,73°E)连接巴布新几内亚之南点(12°S,150°E),来计算两剖面速度分布并作图的结果,其具体分布参见封4的两条彩色剖面和相应的地理位置图。由于赵教授这篇论文[1]在中国国内只有很少数图书馆收藏,在Elsevier Science的EPSL网站上一般人只能查到摘要,本刊对于该地幔速度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所用数据资料,该模型的优越性和特征进行了叙述,他所用的地震事件数目,多达7128个;用于层析反演成像的震相到时数多到近一百万条。该速度如下的特点:在所采用的速度结构中,包含用几个复杂形状的地质速度界面,如莫霍面,以及下沉板块的分界  相似文献   
214.
电离层水平不均匀性对无线电掩星资料反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离层水平不均匀结构是引起掩星资料反演的主要误差源.本文模拟不均匀结构对无线电掩星资料反演的影响.首先利用3-D全球射线追踪技术进行了模拟.结果指出:电离层电子密度20%的变化可能引起GPS的时延增加约12m.其次,将90%的掩星时延对应的路径长度,定义为电离层掩星测量的水平分辨率,其值为1200-2000 km.最后,计算了不同纬度电离层当地正午、子夜和日出时的电离层水平不对称指数.它表明:低纬夏季日出时,不对称指数达-78%,反演结果可能有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215.
对1995年加利福尼亚里奇克雷斯特地震序列,使用伯克利数字地震台网(BDSN)的宽带,大动态范围仪器记录的数据进行了地震定位和震源参数估计。本文的目的是研究稀疏宽带合网对网外区域的监测能力,它也适合于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监测小震级地震事件的情况,另外,我们还介绍一个震例研究,这是其他区域宽带台网检测能力的代表。为了评估稀疏台网的检测能力,我们把根据BDSN震相测量所估计的地震位置与“直实位置”目录中由南加州地震台网(SCSN)记录数据得出的高质量地震位置做了比较。为了确定不同类型数据对绝对事件定位的重要性,使用了一个自适应网络搜索定位程度,它利用了一个或多个台站的多震相拾取的时间和方位角。我们使用了BDSN台站距离范围在250-500km和500-800km内的稀疏子台网,结果表明:在区域距离范围内,可能得到达到18km以内的绝对事件定位,这是CTBT所要求的,然而,在远区域距离范围内,较低的保噪水平不可能使事件的定位达到CTBT所要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16.
217.
20 0 0年 4月 2 0日 ,乌兹别克斯坦卡什卡达林斯克区的岳尔捷帕发生了 M=5.4级强烈地震。对这次地震前后 (1 999年 1 0月 3 1日— 2 0 0 0年 4月 2 2日 )的地震序列进行了初步分析 ,并结合震区附近的《舒尔奇》和《朱玛巴扎尔》等综合预报台地下水观测参数 (流量、湿度、Eh值、p H值等 )的变化和震源机制解 ,分析了应力场的变化和迁移特征。最后认为 k≤ 1 2的地震可以引起应力场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通过综合观测台来跟踪研究 ;观测点彼此间距不应超过1 0 0— 1 50 km;每个观测点必须选配自己的一组最有信息量的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218.
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林区人民积极转产分流,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和生计,为走出困境、改善生活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为了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借鉴他国的经验,我们选刊了“国际森林趋势组织”的几篇关于寻找新的林区就业渠道和森林环境服务市场开发方面的研究文章,以期对我国的林业改革与建设有所启示。(注:这些文章已经“森林趋势组织”的执行主管Mivhael Jenkins先生同意译成中文在本刊刊登,本刊作了部分删节和改动。原文及参考文献请参阅森林趋势组织的网页:http://www. forest-trends. org)  相似文献   
219.
Sedimentary successions and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coastal barrier-lagoon system of Boao, eastern Hainan Island were studied through utilizing data from test holes and trenches and ground-penetrating-radar (GPR) profiles. During late Pleistocene, fluvial and delta plains developed over an unevenly eroded bedrock during low sea level stand, followed by the formation of littoral and lagoon facies and defined coastal barrier-lagoon-estuary system during the post-glacial uppermost Pleistocene-lower Holocene eustatic rise of the sea level, and the upper Holocene high stand. GPR results show that Yudaitan, a sandy coastal bar backed by a low-laying land (shoal) just east of the active lagoon, is a continuous, parallel and slightly-wavy reflectors indicating homogeneous sandy or sandy gravel sediments, and inclined reflectors partly caused by prograd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beach sand and gravel. Quasi-continuous, hummocky and chaotic reflectors from the shoal of Nangang village correspond to mixed accumula  相似文献   
220.
作为高海拔生态环境的青海北部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 ,青海北部气候环境一直处于冷暖、干湿波动过程之中 ,湖泊水域也发生了相应的扩张和收缩 ,成为高原人类迁移和发展的自然背景。约 3 0kaB .P .,在晚期智人出现和迁徙的关键时期 ,青海北部开始有了最早的人类活动 ;更新世末—全新世初 ,气候转暖 ,古人类再次来到青海北部 ;进入全新世中期 ,气候暖湿 ,湖水位回升 ,细石器技术变得十分普通 ,青海北部的人类活动渐趋频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