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1篇 |
免费 | 28篇 |
国内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0篇 |
大气科学 | 24篇 |
地球物理 | 38篇 |
地质学 | 113篇 |
海洋学 | 31篇 |
综合类 | 29篇 |
自然地理 | 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2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2.
1997年10月13日和12月6日,在青海省玛多县与兴海县交界处连续发生Ms4.2级和.Ms4.4级两次地震,震后在省地震局的指导下,果洛州地震局会同州抗震办公室、民政局、工交局对地震现场进行了考察,按国家颁布的《震害调查及地震损失评定工作指南》和国家地震局关于《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规定》,对两次地震的震灾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如下:1地展基本参数和地展烈度1.1地震基本参数(1)发震时间:1997年10月13日;震中位置:北纬35.5”,东径99.1”;震级:Ms4.2;(2)发震时间:1997年12月6日;震中位置:北纬35.5”,东径99.l”;震…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贵州醅地区9个台站春季冰雹进行了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该区域内冰雹主要集中于4月上旬到5月上旬,500hPa高空环流与冰雹天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建立了逐步回归方程,对该区域内冰雹天气趋进行长期预测探讨。 相似文献
84.
为更好地保护沿海水环境和水生态功能,亟需探究陆源溶质在滨海分层含水层中的迁移机制。构建二维分层含水层数值模型,采用地下水软件SUTRA-MS模拟分析潮汐作用下陆源溶质在分层含水层中的运移特征。结果表明:(1)与均质含水层相比,弱透水层的存在会延长溶质在含水层中的滞留时间、增大溶质最大扩散面积、削弱溶质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扩散程度;(2)弱透水层能够降低陆源溶质向海水排放的最大通量,并且延长溶质排放的持续时间;(3)溶质扩散面积、弱透水层中溶质残余量、水平和垂向扩散程度等对弱透水层水力传导系数和厚度的敏感性优于弱透水层深度。 相似文献
85.
86.
贵州省德江县香树坪滑坡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树坪滑坡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德江县大坪村齐心组,为大型古滑坡。滑坡边界及前缘坡下发育多条拉陷槽,滑动方向为310~335。基于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和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建立了滑坡形成机制概念模型:在河谷形成及演化过程中,香树坪斜坡以滑移-弯曲演化。滑坡前缘拉槽LC6#和LC3#依次形成,其卸荷和临空效应导致上部坡体进一步变形。滑坡坡脚区因上部坡体进一步滑移变形而应力集中,坡体稳定性整体降低。当坡脚区失稳时滑坡发生。数值分析很好地再现了滑坡演化过程及机理。研究成果可对西部山区类似类滑坡发育条件及识别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88.
热液金红石U-Pb测年是确定金成矿时代的有效方法, 然而金红石的多种成因限制了其在金成矿过程和年代学方面的应用。胶东夏甸金矿床中广泛发育多种类型的金红石, 是鉴别金红石成因和厘定金成矿时代的理想选择。该矿床中的金红石呈簇状分布, 与银金矿、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辉钼矿等热液矿物共生, 且发育交代结构, 呈不规则环带状, 表明其为热液成因。通过BSE和EPMA分析, 识别出两种热液金红石: 高W金红石(W含量1.672%~6.125%, 平均3.48%)和低W金红石(W含量0.002%~0.788%, 平均0.204%)。在金成矿期的早阶段, 富钛或含钛矿物的分解或重新平衡导致了低W金红石的沉淀, 而成矿主阶段热液流体携带难熔元素及部分高场强元素多次脉动式上涌, 流体中的V3+、W6+、Fe3+、Cr3+和Nb5+等离子以2M3++W6+↔3Ti4+为主要机制置换早阶段低W金红石中的Ti4+形成高W金红石。夏甸金矿床中高W金红石通常与石英-硫化物阶段的热液矿物共生, 而且其W含量超过7000×10-6, Zr含量范围为200×10-6~600×10-6。综上, 本文认为高W金红石是热液成因, 与金矿化关系更为密切。此外, 低W金红石的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119.3±8.4Ma(2σ, n=17, MSWD=2.9), 为夏甸金矿床的成矿时代提供了新的约束。
相似文献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