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375篇
海洋学   9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松南180井中基性火山岩形成于101~116 Ma的早白垩世晚期,属于营城组,非火石岭组火山岩。岩相学观察主要由安山岩和橄榄玄武岩组成,化学成分显示为玄武岩、粗面玄武岩和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属碱性系列,镁质量分数较低,镁值较小(Mg#=0.27~0.53)。稀土元素总量较高(w(∑REE)=(164.98~257.27)×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6.60~10.96),铕异常微弱(δEu=0.85~1.0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 Rb,K 相对亏损,相容元素(Cr、Co、Ni)质量分数低,高场强元素Nb、Ta弱富集,整体表现出与 OIB(洋岛玄武岩)一致的稀土图谱和微量元素特征。岩浆源区为软流圈地幔,经历了深部地幔流体的交代富集作用,岩浆未遭受地壳物质的混染。  相似文献   
102.
新生代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持续碰撞挤压,造成南羌塘地块向南逆冲于拉萨地块之上,并在南羌塘地块内部形成了一系列的由北往南的逆冲推覆构造。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这些逆冲推覆构造及夹持其间的褶皱变形的结构组成、构造样式、形成时代以及缩短量分布等问题仍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对赛布错-扎加藏布断裂(SZT),多玛-其香错断裂(DQT),隆鄂尼褶断带(LF)及南羌塘与中央隆起带分界的肖查卡-双湖断裂(XST)进行了几何学、运动学分析,建立了精细的构造框架。我们认为这些断裂为始新世以来形成的同时期的叠瓦状逆冲推覆;并通过野外褶皱形态,结合层面、节理面、断层面滑动矢量的分析,识别出南羌塘盆地4期构造应力场:1) 代表中特提斯俯冲碰撞阶段的近S-N 向的挤压;2) 中特提斯碰撞后,随着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形成,南羌塘地区构造应力场转为S-N 向的伸展;3) 新生代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碰撞,青藏高原进入陆内变形阶段,南羌塘盆地内表现为NE-SW 向的挤压,形成本文提及的一系列逆冲推覆构造;4) 随着高原的持续隆升,约14 Ma南北向裂谷开始活动,应力场转为NWW-SEE 向伸展,形成双湖裂谷系。  相似文献   
103.
江汉盆地沉积物微量元素特征与长江上游水系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汉盆地是长江出三峡后第一个大型卸载区,近2.77 Ma以来堆积了近300 m的碎屑沉积物,主要由河流相和湖沼相组成,形成了多个沉积旋回。选择江汉盆地中心位置的ZL钻孔,利用ICP-MS方法,展开微量元素组成分析,研究了新近纪以来江汉盆地沉积物物源的变化。结果表明,上新世以来微量元素化学组成的离散程度逐渐减小,且趋近上部陆壳平均值,可能反映了物源供应区范围的扩展过程。1.25 Ma B.P.以来,多种微量元素含量及Th/Sc、Co/Th、La/Sc、Cr/Cu等比值变化很小,显示长江可能形成于1.25 Ma B.P.以后。  相似文献   
104.
亓宾  佴磊  江娟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Z1):472-475
介绍了一种模拟试验确定桩承载力的新方法,通过室内中型剪切摩擦试验确定桩与土层间的c,φ值,按库仑准则确定桩侧摩阻力.桩侧法向应力的确定采用桩土上部荷载引起的作用于桩身的水平应力;桩端承载力通过室内三轴试验确定.最后通过实例,介绍了该方法在肇源松花江大桥桩基承载力试验中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5.
为研究广西珍珠湾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有机质中烃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来源,于2021年9月采集珍珠湾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样品13件,对沉积物中的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PAHs)进行测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珍珠湾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含量(干重)为362.17~10 390.72 ng/g,PAHs含量(干重)为7.76~28.06 ng/g,总体处于含量较低的水平;特征参数比值法分析结果显示,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陆源非浮水草本植物,未受石油及其衍生品的污染;PAHs具有大分子化合物占优势的特征,同分异构体比值法分析结果表明PAHs的潜在来源有石油、石油燃烧和煤炭草木燃烧,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其来源主要为混合燃烧源(>52%),其次为石油污染源;应用效应区间低/中值法对PAHs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PAHs生态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06.
关中盆地浅层地下水地球化学的形成演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关中盆地浅层地下水169个水化学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图解法、数理统计法及Phreeqc模拟等方法对关中盆地浅层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形成演化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按含水介质及地下水循环特征,将浅层地下水系统大致划分为强烈径流区、缓慢径流区、排泄区。不同水动力分区中,地下水化学类型具有一定的分带性,从强烈径流区、缓慢径流区至排泄区,地下水的化学类型由HCO3-Ca·Mg型经过HCO3-Ca·Mg·Na型逐步演化为SO4·Cl-Na型。地下水强烈径流区,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形成主要以碳酸盐、硅酸盐等矿物岩石风化作用为主,缓慢径流区以多种作用为主,排泄区由Na-Ca阳离子交换及蒸发浓缩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107.
20世纪70至90年代以来,花岗岩岩石学和成矿学家(Chappcell B W et al.,1974,1977;PitcherW S,1979,1983;南京大学地质系,1981;徐克勤等,1982,1984;洪大卫,1981;地矿部南岭项目,1989)提出了花岗岩成岩及其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多与壳幔不协调(同步)运动,特别是与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上涌,以及与岩石圈四维演化形成岩浆构造侵位接触构造体系的最佳耦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8.
以红碱淖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AdaBoost算法,将Landsat-8卫星OLI遥感影像谱间关系、NDVI、NDWI和K-T变换wetness等特征相结合,构造提取水体的强分类器,实现水体的快速精确提取。结果表明,组合后的分类器能有效提高单个分类器的分类精度,平均分类精度提高了5.15%。该算法说明了Landsat-8遥感影像的水体信息提取的可行性,为快速精确提取水体信息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9.
110.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机器学习方法的有机融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的岩性单元填图方法。研究以多龙矿集区为模型试验区,选择1∶5万勘查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预测数据,以1∶5万区域地质图为参考,进行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的岩性预测填图模型试验。首先选择研究区内小范围空白区开展野外填图,建立原始数据集并初步构建岩性单元与预测数据对应关系;其次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预测数据进行多分类任务,进而开展目标填图区预测填图工作;最后通过概率选区选定概率较低目标区,开展进一步的小范围野外地质调查填图,对原始数据和知识库进行补充,迭代循环以上流程,直至预测填图达到要求。试验显示,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模型精度不断提高,并在7次迭代后模型准确率达到87%。该方法强调在实际应用中野外地质调查与基于机器学习预测填图的深度融合,以及野外实地工作在整个流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同时能够充分挖掘已有数据资料的有用信息,用于辅助修正已有岩性填图内容,或根据已勘探区资料对邻近的未勘探区进行岩性分类,有效减少野外填图工作量,是对岩性填图方法、地质单元定量预测识别的有益探索,为区域地质填图工作提供了新的参考思路和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