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5篇 |
免费 | 158篇 |
国内免费 | 27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2篇 |
大气科学 | 139篇 |
地球物理 | 94篇 |
地质学 | 485篇 |
海洋学 | 159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53篇 |
自然地理 | 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41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48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53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建筑垃圾是城市市政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堆填处理可能造成场地及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地下水污染。传统观念认为,建筑垃圾中多为惰性或无害成分,对地下水影响有限,缺乏关于建筑垃圾堆填对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的研究。选取2处建筑垃圾堆填场地,通过对场地周围地下水采样分析,得到场地周边地下水化学指标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识别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组分来源,从而定量评价建筑垃圾填埋对周边地下水水质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填埋会显著影响周边区域地下水组分的浓度和质量,尤其是TDS、TH、Ca2+、SO42-等组分显著受到影响,填埋时间越长、填埋体量越大,影响程度越深。两场地区域范围内Na+、Ca2+、Mg2+、SO42-和TDS 5个组分或指标的空间分布整体变化趋势较一致,均表现为垃圾填埋场附近沿地下水流下游方向的点位浓度较高,其他点位浓度较低,验证了建筑垃圾填埋对区域地下水质量的影响。PMF来源解析确定两场地周边地下水化学组分来源有建筑垃圾填埋、岩石风化溶解、水岩相互作用和农业活动,在场地一来源贡献占比分别为29.2%、21.6%、24.2%和15.1%,在场地二贡献占比分别为15.6%、23.2%、28.4%和18.2%。两场地周围地下水质量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深,人为污染源正在成为地下水中离子组分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52.
53.
54.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很多与图像相关的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反过来,这些变革也对数字图像处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建立新的、面向具体应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本文展示了一个基于Unix工作站的、适用于遥感领域的交互式图像系统的设计框架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55.
56.
重建珊瑚礁的地貌变化历史将有助于理解珊瑚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因此,本文选择以南海中部相对孤立、低潮时部分露出的黄岩岛环礁(15°09'N,117°45'E)为对象,基于1977年至2019年间的Landsat和Sentinel-2共22景遥感影像来探讨南海珊瑚礁地貌的变化历史与规律。首先结合实测水深数据探讨遥感影像灰度的变化与珊瑚礁地貌带分界线位置的对应关系;然后通过基于梯度矢量流的主动轮廓线模型(GVF-Snake)和手动边缘提取相结合的方式,提取出黄岩岛环礁主要的地貌带分界线;进而利用数字化海岸线分析系统(DSAS)定量分析这些地貌带分界线位置的变化,并利用线性拟合来探讨这些地貌面积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黄岩岛外海与礁前斜坡分界线、礁前斜坡与礁坪分界线、潟湖坡与潟湖底分界线均具有向外海移动的趋势,它们的平均移动速率分别是0.36 m/a、0.06 m/a和0.23 m/a,而礁坪与潟湖坡分界线则具有向潟湖移动趋势,平均移动速率为0.16 m/a;2)潟湖底的面积和礁体总面积都呈现增加的趋势,潟湖坡的面积有减少趋势,礁坪的面积则在1977年至1997年间以114523 m2/a的速率增加,其后在1997年至2019年间则以11289 m2/a的速率减少。进一步分析认为,近40年来,黄岩岛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致使其造礁能力的减弱,加之海平面上升、风暴潮侵蚀、海水溶解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黄岩岛珊瑚礁面积减少。
相似文献58.
59.
宁夏中卫长流水剖面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我国西北腾格里沙漠前缘凹地-宁夏长流水剖面第四纪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特征参数和稀土元素之间以及其他元素相关系数研究,探讨了该区河湖相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及气候环境演化过程。初步认为该凹地第四纪晚期近7万年以来沉积物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干冷/温湿气候环境演化并存有4~5次亚一级的气候冷暖阶段性变化。其中在约2.7m处,湖相沉积层中大多稀土元素有突变现象,可能代表了全新世大暖期(9300~5300aBP)在该区的反应。同时,认为风成砂是进入该区沉积体系的主要物源并保留母岩特征,但也不排除凹地周围侏罗纪基岩受风化剥蚀后随水带入沉积体系。该剖面的沉积物大致以风成砂、河流沉积、湖泊沉积旋回叠覆与气候干冷、冷湿、温湿趋于同步变化的模式。总体以干旱荒漠环境为主导,化学风化相对微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相似文献
60.
蒙古中南部地区基于天然地震的 勒夫波相速度层析成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借助中蒙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获取的宽频带地震台阵观测数据, 采用小波变换频时分析技术提取了蒙古中南部地区901条双台间基阶勒夫波相速度频散曲线. 通过对该曲线进行二维反演, 重构了蒙古中南部地区12—80 s周期内横向分辨率约为50 km的勒夫波相速度分布图. 结果显示, 蒙古中南部地区相速度分布存在一定的横向不均匀性. 短周期内(12—20 s), 相速度分布受地表地形的控制, 杭爱—肯特山盆表现为高速异常, 乌兰巴托盆地、 中戈壁带及南戈壁带均表现为低速异常; 中等周期内(20—40 s), 研究区相速度分布形态与短周期类似, 但横向不均匀性强度减弱; 中长周期内(40—70 s), 南戈壁带和杭爱—肯特山盆为低速异常, 中戈壁带为高速异常, 整个区域表现出南北低速异常夹中部高速异常的形态, 与瑞雷波中长周期速度分布形态显著不同. 结合中戈壁带分布大量新生代火山岩, 推测研究区域内存在较强的径向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