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56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190篇
地质学   476篇
海洋学   83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51.
852.
唐山周围地区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及深部电导率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地下深部导电率结构的了解有助于认识地下深处的物质成分、状态、结构、温度等.陈伯舫(1974)曾利用地磁台站资料研究过渤海西岸的导电率结构,指出昌黎一带以南地下60km 处有一低电阻层,电导率约为20Ω·m.祁贵仲等(1981)曾收集渤海周围25个地磁台站的地磁短周期变化事件,分析了该区的地磁短周期变化的异常特征,并推断在渤海中部存在(?)地幔高导层的隆起.然而,由于地磁台站较少,台站的空间分布也不均匀,上述研究的结论仅仅是初步的认识.为了深入研究该地区地磁短周期变化异  相似文献   
853.
青岛近岸水域鱼类群落分类学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4年春、秋季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应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分析了青岛近岸水域鱼类群落分类学多样性的时空变化。青岛近岸水域春季鱼类群落分类多样性指数△、分类差异指数△*分别为58.63,72.83,秋季分别为56.03,73.98。春季等级多样性指数△^+为73.58,接近于黄海鱼类主名录的理论平均值77.7,而秋季等级多样性指数△^+为67.74。显著低于黄海鱼类主名录的理论平均值。春季,青岛近岸水域鱼类种类组成分类学范围较宽,大多数种类属于鲈形目、鼬形目、鲱形目、鲽形目和鳗鲡目,还有较少鳐形目的软骨鱼类。与春季相比,秋季大多数种类属于鲈形目、鼬形目、鲱形目、仙鱼目、鲽形目和鳗鲡目,但鲈形目平均种类数较春季多。春、秋季分类差异变异指数∧^+都接近于黄海鱼类主名录理论平均值。等级多样性指数△^+在春、秋季均表现出明显的地理空间变异,部分站位等级多样性指数△^+偏低主要是其鱼类种类不同程度地集中在鲈形目、鼬形目和鲱形目造成的。  相似文献   
854.
李山  刘根起 《岩矿测试》2006,25(1):95-96
对2-(5-氯-2-吡啶偶氨)-5-二乙基氨基酚(5-Cl-DEPAP)作锌的络合滴定指示剂进行了实验。在pH5.5的HAc—NaAc介质中,以5-Cl-DEPAP作指示剂,EDTA标准溶液滴定锌,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终点变化敏锐,易于观察,锌量在0-25mg与EDTA消耗量成正比。方法用于化学试剂和铝合金中锌的测定,5次测定的RSD小于0.1%。结果表明,5-Cl-DEPAP符合络合滴定对指示剂的基本要求,扩大了该试剂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55.
晚更新世晚期呼包盆地环境演化与地貌响应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对大青山山前台地沉积地层剖面的沉积学、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晚更新世晚期呼包盆地环境发生过两次重大转变。约47-28kaB.P.的呼包盆地湖泊水位一直维持着较高的水平,湖相沉积沿河伸入大青山内;约28kaB.P.以后,湖泊逐渐退缩,山区及山前地带沉积特征转为以河流加积为主,并一直维持到约22kaB.P.;此后山区河流由加积转变为下切,最大下切深度达100m。断裂两侧的地貌分析表明,在约22kaB.P.之前大青山山前断裂的构造活动不明显;约28kaB.P.的湖泊-河流转换事件是与区域性的气候变化有关。约22kaB.P.的环境突变事件主要由大青山山前断裂的构造活动引起,其垂向活动速率约为4-6mm/a;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大青山山前断裂的稳定时期对应呼包盆地的湖相环境时期,而断裂的强烈活动时期对应气候的冷干时期。  相似文献   
856.
海面溢油事故发生后需要进行精准的溢油检测,从而为溢油事故现场应急响应与海面污染的快速有效处理提供支持。利用哨兵二号(Sentinel-2)多光谱遥感影像,基于最佳指数因子(OIF)构建光谱特征指数提取海面溢油光谱特征,基于灰度共生矩阵(GLCM)提取海面溢油纹理特征,利用巴氏距离法进行特征选择,构建海面溢油空谱特征数据集。提出了多核决策融合支持向量机(SVM)海面原油检测模型,对黄海4.27“交响乐号”油轮溢油事故开展检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水色背景下,经过筛选的最佳空谱特征数据集检测结果的总体精度可以达到89.25%,Kappa系数为0.854,F1分数可达0.889;多核SVM决策融合后的总体精度可以达到90.26%,Kappa系数为0.866,F1可达0.898,总体精度较单核提高了1.0%~8.2%,Kappa系数提高了0.013~0.122,F1分数提高了0.009~0.097。实验结果表明,海面溢油检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溢油检测精度和模型鲁棒性,适用于海面溢油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857.
王海起  朱锦  王劲峰 《东北测绘》2014,(2):18-21,24
空间聚类不仅应考虑GIS对象属性特征的相似性,还应考虑对象的空间邻近性。不同属性、位置特征在聚类中起到的作用不同。采用信息熵方法计算空间距离中各属性距离、位置距离的权重,权值大小用于度量相应特征在fuzzy c-means隶属度计算时的作用大小,并引入相似性指标,当两个聚类之间的相似度高于某个合并阈值时,则对应的一对聚类进行合并,从而克服需预先设置聚类类数的问题。通过应用实例的聚类有效性分析,与普通空间距离相比,基于空间加权距离的FCM算法具有稳定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58.
上扬子会泽地区晚三叠世须家河组主要由辫状河-浅湖的砂岩和泥岩组成,交错层理校正恢复的物源主要来自东南方向。碎屑重矿物钛铁矿、锐钛矿、铬尖晶石和磁铁矿组合表明物源主要来自岩浆岩,部分为基性岩,且重矿物中发现大量碎屑电气石和锆石。运用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和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方法,分别对须家河组砂岩中电气石和碎屑锆石进行测试分析。电气石化学成分显示主要为镁电气石和黑电气石,来自变质板岩和变质砂岩以及贫锂花岗岩类、伟晶岩和细晶岩。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分析表明,须家河组的物源主要来自257~362 Ma、420~492 Ma、782~876 Ma和1 690~2 176 Ma岩石。物源方向、重矿物以及电气石和碎屑锆石综合分析表明,须家河组物源主要来自滇黔桂古陆。其中,257~362 Ma的物源岩石主要为峨眉山玄武岩同期侵入岩;420~492 Ma来自东南源岩为花岗岩和砂岩,782~876 Ma主要为研究区周缘同期的花岗岩和砂岩,1 690~2 176 Ma物源也是源岩为岩浆岩的砂岩。与飞仙关组物源对比,须家河组物源区明显不同,可能与区域构造运动有关。同时,碎屑锆石指示古元古代发育岩浆作用,且存在古老的新太古代结晶基底。这些资料为上扬子构造演化提供了沉积学证据。  相似文献   
859.
摘要:南秦岭构造带出露于勉略断裂和虞关—留坝断裂之间,是一条复杂的增生杂岩带,也是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增生杂岩带内马道地区发育一套由黑云母片麻岩、片岩组成的变泥质岩,内部包含有石英岩、大理岩及超基性岩等岩块,构成了典型的“block in matrix”结构。选取了含石榴子石黑云母片麻岩样品进行详细的岩石学研究。结果显示,北部变质岩样品中的石榴子石具有弱退变质成分环带,利用岩石矿物组合中的石榴子石-黑云母温度计、石榴子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组合温度-压力计,估算峰期压力为078~079 GPa,温度为705~707 ℃,退变质时期压力为064~076 GPa,温度为602~650 ℃,揭示出岩石峰期高角闪岩相变质后,经历降温减压过程。南部岩石样品中含有特征的十字石+蓝晶石组合,样品中的石榴子石具有进变质成分环带,其峰期压力为049~057 GPa,温度为553~562 ℃,相当于低角闪岩相。通过与其他典型增生杂岩带变质岩的剥露机制对比,认为马道变泥质岩的变质作用演化与南秦岭地区碰撞作用有关,而其剥露过程则主要受到双重逆冲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860.
对位于渤海湾西北岸晚更新世早期滦河冲积扇中部的TD1孔进行了磁性地层学、14C测年、沉积旋回、测井沉积学、孢粉地层学和介形类研究,结果表明:(1)220m 深的钻孔地层记录了古地磁学布容(Brunhes)、松山(Matuyama)和高斯(Gauss)极性时,钻孔底部层位年龄接近3.45 Ma。(2)钻孔揭示了滦河冲积扇中部地层结构,最厚的湖相沉积地层出现在上新世,第四纪以来主要由辫状河流体系分支河道相与相关沉积构成。(3)测井相与岩心沉积相分析结合显示,约3.45Ma以来出现6个大沉积旋回,与冲积扇顶端钻孔所见沉积旋回在深度上基本可以对比,其中3.2、3.0、2.0和0.78Ma的沉积旋回分别覆于全孔4期浅水湖泊—湖沼沉积物之上;末次盛冰期与渤海湾西岸钻孔一样出现浊黄橙色沉积,显示低水位域的沉积特征。(4)尽管古季风可以导致降水增多并出现湖沼沉积,但是该钻孔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在6 ka BP层位,中全新世大暖期气候对该地水热状况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