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71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21.
核电站中的结构、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是公众所关注的焦点,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对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各种不同的荷载组合,针对某一类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是必要的。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中采用核级冷冻机组在地震动、结构内压及自重等多种荷载组合作用下的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222.
赤道印度洋的自然地理学特征是由3个向北延伸的线状高地(Ninetyeast海岭、Chagos_Laccadive海岭和Carlsberg海岭)分隔的一系列盆地组成。在赤道印度洋西部3038m水深处钻探了ODP709A站位,该站位位于Madingley中脊顶峰附近的一个小盆地中,而Madingley中脊则是Carlsberg海岭和Mascarene高原北部之间的一个区域高地。不规则的基底地貌被厚度从小于50m至大于400m不等的沉积物所覆盖。由于印度洋的北部陆地封堵、复杂的自然地理和强的季风,印度洋…  相似文献   
223.
1.引言在自然条件下,用冰核气溶胶对过冷云的催化,并不常常得到明确的结果。这似乎不仅是由于被播撒云的物理条件的差别,也是由于所用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引起的。按Gorbunov等(1976年)对很多试  相似文献   
224.
预报部预报科收集雷达的数字化回波资料,用于预报分析等方面。这种资料量相当大。为了在有限的磁盘容量中保存尽可能多的图象,开发出了一种压缩资料的有效方法。利用实际的雷达回波来调查资料压缩特性,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将原有的资料压缩到二分之一至数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225.
铷是重要的"关键金属"矿产资源,是未来各国资源争夺的焦点。虽然我国铷矿资源总量丰富,但主要为低品位难以加工利用的花岗岩型铷矿床,而以铁锂云母、锂云母和铯沸石等作为矿石矿物的高品位易加工花岗伟晶岩型铷矿床非常有限。因此,富铷花岗岩及相关铷矿床的形成过程、元素分异机制以及铷在不同矿物相中的赋存状态和控制因素是铷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和找矿工作的关键。本文在对花岗(伟晶)岩铷矿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简介中亚造山带东、西段典型天河石花岗岩及相关铷等稀有金属矿床的主要特征和时空分布,并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中亚造山带是全球最重要的天河石花岗岩和相关稀有金属矿床成矿域,其西段大量发育三叠纪天河石花岗岩,而东段大量发育晚侏罗至早白垩世天河石花岗岩。两者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分别与古亚洲洋向古特提斯洋构造域,以及古亚洲洋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巨大转折相对应,铷等稀有金属成矿潜力巨大,值得开展深入的年代学、岩石学和矿床成因研究。  相似文献   
226.
紫金山地区的中生代岩浆岩主要由晚侏罗世花岗岩和早白垩世火山-侵入杂岩构成,其中后者与该地区大规模的铜金成矿作用有关。此外,该区的才溪二长花岗岩岩枝是在晚侏罗世紫金山花岗岩体定位之后,早白垩世火山-侵入杂岩形成之前侵位的。晚侏罗世花岗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它是印支期-燕山早期陆内叠复造山过程中,陆壳岩石在相对低压条件下的熔融产物。早白垩世火山-侵入杂岩以高Al和Ti、富集轻稀土、Eu负异常不明显,相对富Sr,Cr,Ni,Zr,Cu,Au,Ag,以及较低的Sn,W,Rb/Sr值和较低的锶氧同位素初始比值,区别于晚侏罗世花岗岩;它们的Sr/Y-Y和Ni-Cr关系与残余10%榴闪岩或榴辉岩的MORB熔融曲线大致吻合,表明它们是地幔上隆、区域拉伸环境下洋壳物质部分熔融的岩浆产物。才溪二长花岗岩的元素地球化学介于晚侏罗世紫金山花岗岩与早白垩世火山-侵入杂岩之间,它是区域挤压向区域拉伸转换的标志性产物。岩浆岩地球化学证据显示,紫金山地区早白垩世大规模铜金成矿作用,形成于区域挤压转换到拉伸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227.
郯庐断裂带在新生代的演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论述了郯庐断裂带在新生代的活动性。根据其活动特点,郯庐断裂带的活动可分5个时期:①古新世至早始新世,除沂沭断裂带中、南段为右行走滑运动外,其余地段都为张裂活动;②中始新世至渐新世,莱州湾以北地段以张性活动为主,而以南则为压性逆冲活动;③中新世至早更新世,渤海湾地区张裂活动强,其以北地区较强,而以南地区弱,且兼有左行滑动;④中更新世,断理解活动平静,在沂沭断裂带中形态该时期的夷平面;⑤晚更新世至今,淮河以北地区,尤其沂沭断裂带,断裂活动强烈,其性质为右行走滑--逆冲。  相似文献   
228.
通过对淮南孔集矿煤系下伏石炭系太原组地层特征的研究,为矿井A组煤层的开采和分析研究灰岩控水构造及岩溶水水文地质条件提供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229.
230.
锡铁山铅锌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主要呈层状、脉状及不规则状三类矿体产于绿片岩相的片岩、大理岩及其过渡带中。赋矿围岩的原岩主要为晚奥陶世滩间山群的浅海相基性—酸性火山-沉积岩。前人对该矿床的成因类型存在SEDEX、VMS 和变质叠加的喷流沉积矿床等诸多争议。根据矿石宏观特征和显微组构,文章将锡铁山矿床中层状矿体中的黄铁矿分为胶黄铁矿(Py-I)、他形黄铁矿(Py-II) 和半自形—自形黄铁矿(Py-III) 3 种类型,分别代表了原始沉积型黄铁矿、低程度重结晶黄铁矿和高度重结晶的黄铁矿。使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 分别对这三种类型黄铁矿进行了微量元素的测试,结果表明三者间具有明显的差异。Py-I 中富含Cu、Pb、Zn、Co、Ni 等成矿元素,Co/Ni比值大于1,并具有相对平滑的时间-空间信号曲线。这表明Ni、Co、As 可能以固溶体形式赋存于Py-I 晶格之中,Cu、Pb、Zn 等元素可能以纳米级矿物微粒存在于Py-I 晶格缺陷中。Py-II 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明显低于Py-I,LA-ICP-MS 时间-空间信号曲线表现为多个“尖峰”,暗示着这些元素以微米级矿物包裹体形成存在。Py-III 中微量元素含量极低,甚至低于检测限,除了个别测试点以外。根据上述元素的赋存状态和组构特征,笔者认为Py-I 是火山活动海底喷流沉积过程中形成的,Py-II 和Py-III 则是由Py-I 经后期不同程度的成岩和变质重结晶作用而形成的产物。结合近年来锡铁山矿床赋矿围岩岩相学、锆石U-Pb 年代学、地球化学和构造背景的研究结果,此次研究认为锡铁山矿床应属于VMS 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在成矿后的造山运动过程中经历了显著的矿体变质和成矿元素再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