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247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赣北昆山钨钼铜矿床花岗岩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山钨钼铜矿床地处赣北九岭钨钼铜矿集区中部,是大湖塘超大型钨矿床南部发现的中-大型钨多金属矿床。石英脉型W-Mo-Cu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期似斑状花岗岩(~152Ma)与上元古界双桥山群的外接触带。除似斑状花岗岩外,矿区内发育成矿后花岗斑岩脉(~136Ma)。本文对昆山矿床似斑状花岗岩及花岗斑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并对与成矿密切相关的似斑状花岗岩进行了锆石Hf同位素测试分析。似斑状花岗岩与晚期花岗斑岩均为高硅(SiO——2=71.35%~76.55%、73.12%~75.15%)、高钾(K——2O=3.81%~5.25%、5.14%~6.26%)、钙碱性系列、过铝质岩石(A/CNK值分别为1.07~1.26、1.06~1.43,平均大于1.1);轻稀土元素富集,轻重稀土分馏强烈,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34~0.58、0.20~0.32);锆饱和温度较低,分别为711~761℃、727~766℃,显示了高分异S型花岗岩的特征。锆石Hf同位素组成表明,似斑状花岗岩的ε_(Hf)(t)为-8.80~4.48,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917~1757Ma,推测其源区主要来自于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岩浆活动与下扬子地区构造格局大转换有关。总结发现,昆山矿床与大湖塘矿床具有相似的岩浆岩演化序列,大湖塘地区燕山期花岗岩岩石学、成岩年龄、地球化学及Nd-Hf同位素等特征显示其是起源于同一深部岩浆房的岩浆,经深部岩浆房分异演化,脉动侵位所形成。  相似文献   
322.
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是柴达木盆地南缘西段祁漫塔格地区颇具特色的一个破碎蚀变带热液脉状-矽卡岩型矿床。矿区内可见2类围岩蚀变:矽卡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前者由印支期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侵位引起,在岩体侵入接触面及外接触带围岩的不同岩性界面、构造破碎薄弱带形成含铜多金属矽卡岩透镜体,由透辉石、钙铁辉石、钙铁(铝)榴石、符山石、硅灰石、方柱石和阳起石等一套十分典型的钙矽卡岩矿物组成;后者在矿区西北部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中形成多条呈NWW向平行展布的黄铜矿化热液蚀变带,构成断裂破碎带控制的细(网)脉浸染状热液脉型矿化。研究认为: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印支期侵位、具有浅成和高侵位特点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关系密切,产出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与破碎蚀变带控制的细(网)脉浸染状热液脉型铜矿的成岩成矿年龄基本一致,其构造-岩浆活动背景相同,但属不同阶段、不同深度和不同部位发生成矿作用的产物,形成以接触带(或外接触带)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为主体的、成矿母岩体内的构造断裂发育部位伴有热液脉状铜矿化的复合型矿床。  相似文献   
323.
赤道印度洋的自然地理学特征是由3个向北延伸的线状高地(Ninetyeast海岭、Chagos_Laccadive海岭和Carlsberg海岭)分隔的一系列盆地组成。在赤道印度洋西部3038m水深处钻探了ODP709A站位,该站位位于Madingley中脊顶峰附近的一个小盆地中,而Madingley中脊则是Carlsberg海岭和Mascarene高原北部之间的一个区域高地。不规则的基底地貌被厚度从小于50m至大于400m不等的沉积物所覆盖。由于印度洋的北部陆地封堵、复杂的自然地理和强的季风,印度洋…  相似文献   
324.
紫金山地区的中生代岩浆岩主要由晚侏罗世花岗岩和早白垩世火山-侵入杂岩构成,其中后者与该地区大规模的铜金成矿作用有关。此外,该区的才溪二长花岗岩岩枝是在晚侏罗世紫金山花岗岩体定位之后,早白垩世火山-侵入杂岩形成之前侵位的。晚侏罗世花岗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它是印支期-燕山早期陆内叠复造山过程中,陆壳岩石在相对低压条件下的熔融产物。早白垩世火山-侵入杂岩以高Al和Ti、富集轻稀土、Eu负异常不明显,相对富Sr,Cr,Ni,Zr,Cu,Au,Ag,以及较低的Sn,W,Rb/Sr值和较低的锶氧同位素初始比值,区别于晚侏罗世花岗岩;它们的Sr/Y-Y和Ni-Cr关系与残余10%榴闪岩或榴辉岩的MORB熔融曲线大致吻合,表明它们是地幔上隆、区域拉伸环境下洋壳物质部分熔融的岩浆产物。才溪二长花岗岩的元素地球化学介于晚侏罗世紫金山花岗岩与早白垩世火山-侵入杂岩之间,它是区域挤压向区域拉伸转换的标志性产物。岩浆岩地球化学证据显示,紫金山地区早白垩世大规模铜金成矿作用,形成于区域挤压转换到拉伸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325.
陈家杖子金矿是赤峰南部地区新发现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矿体呈脉状产于隐爆角砾岩筒内,角砾岩筒主要由隐爆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组成。角砾岩筒蚀变强烈,并具一定的蚀变分带,金矿化主要与硅化和冰长石化有关,载金矿物主要为毒砂。含矿岩石的岩石化学特征为铝过饱和型,以w(K2O)>>w(Na2O)为特征,属于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稀土元素特征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型,有Eu亏损;微量元素具有明显的Ti、Nb、Sr、Ba、Th、U亏损,K富集,与大陆边缘正常弧非成熟花岗岩的微量元素特征相符。石英内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表明,金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150~180℃、225~390℃温度段,估算成矿压力为72×105~158×105Pa(255~560m)。矿石硫同位素组成稳定,δ34SV_CDT变化范围为5.3‰~9.4‰。矿石铅与含矿角砾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相似,μ值分别为7.89~8.16及7.89~8.08,模式年龄为591~622Ma和478~912Ma;在Z_D演化模式图上,岩(矿)石铅投影于上地幔与下地壳演化线之间。含矿角砾岩和二长花岗斑岩脉的ISr为0.70820~0.70118,εSr(t)为50.64~106.8,143Nd/144Nd(t)为0.511819~0.512001,εNd(t)为-7.99~-11.62,具有大陆地壳特征。tCHUR及tDM值与该区晚中生代玄武岩、安山岩一致,而不同于印支期闪长岩及其下地壳麻粒岩包体。硫、铅、锶、钕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物质具壳幔混源特点。主要含矿角砾岩的Rb_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91Ma,两期隐爆角砾岩之间侵入的二长花岗斑岩脉的等时线年龄为177Ma。陈家杖子金矿应为与早燕山期隐爆角砾岩有关的浅成中_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26.
笔者通过对冈底斯成矿带驱龙、厅宫斑岩铜矿区和甲马、知不拉等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区的辉钼矿样品进行的Re-0s法同位素定年研究,获得驱龙、厅宫、甲马和知不拉等矿区的精确成矿年龄。4件驱龙斑岩铜矿区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介于(15.75±0.42)Ma~(16.23±0.90)Ma之间,等时线年龄为(15.99±0.32)Ma;7件厅宫斑岩铜矿矿区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介于(15.5±0.3)Ma~(16.3±0.3)Ma之间,等时线年龄为(15.49±0.36)Ma;在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区中,7件甲马矿区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介于(15.4±0.2)Ma~(15.5±0.2)Ma之间,等时线年龄为(15.18±0.98)Ma;5件知不拉矿区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介于(16.88±0.28)Ma~(17.06±0.27)Ma之间,等时线年龄为(16.90±0.64)Ma。斑岩铜矿区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区所获得的年龄数据基本一致,其年龄明显晚于中生代弧间盆地和碰撞型花岗岩的发育时间,同时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亦分布于斑岩铜矿床的外围。因此笔者认为甲马和知不拉等铜铅锌矿床与冈底斯成矿带新生代晚期大规模成矿形成的斑岩铜钼矿床属于统一的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是由深源花岗质岩浆的岩浆-热液系统在不同的围岩介质条件成矿的产物。  相似文献   
327.
八仙脑矿床为赣南近年确认的较为典型的破碎带型钨锡多金属矿床。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氢、氧同位素和年代学研究,探讨了八仙脑钨矿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成岩成矿时代和形成构造环境。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以液体包裹体为主,含少量CO2包裹体,流体具低(150~170℃和200~220℃)、中(250~270℃)和高(290~310℃)等不同的显微测温峰,显示出多期次流体活动相互叠加的特征,成矿流体为低盐度、低密度的H2O-CO2-NaCl体系。矿石中石英的δD为-78‰~-65‰,δ18OH2O为4.33‰~6.44‰,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有大气降水的混合。利用SHRIMP锆石U-Pb法和辉钼矿Re-Os等时线法,分别获得八仙脑矿区成矿黑云母花岗岩和破碎蚀变带中黑钨矿-石英脉的形成年龄为157.2±2.2Ma和157.9±1.5Ma,成岩成矿年龄一致,均为晚侏罗世。结合区域最新研究成果,认为赣南钨矿形成于华南中生代岩石圈伸展时期的侏罗纪板内拉张环境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同一成岩成矿系统的产物。  相似文献   
328.
曾慶丰  杨柏林 《地质科学》1965,6(3):284-294
緒言热液充填脉状矿床的成矿过程往往是长期的、多阶段的,而且构造断裂的控制作用十分明显。因此,正确划分矿化阶段和查明每次成矿构造空间的规律性,对理解成矿过程和生产实际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当构造的间歇活动和成矿溶液的脉动作用在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统一起来时,才能形成单独的一次矿化阶段。  相似文献   
329.
华北中、新生代玄武质火山岩和基性脉岩携带的地慢橄榄岩捕虏体中橄榄石和/或橄榄石捕虏晶系统的组成填图显示华北东部中、新生代岩石圈地幔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和不均一性。这与通过岩石圈地幔源基性岩石的地球化学反演获得的华北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时空不均一性及其块体特征完全一致。太行山和鲁皖地区新生代岩石圈地慢的差异演化主要反映古老地幔橄榄岩与熔体相互作用时熔体性质和来源的不同。同时,橄榄石Fo填图还揭示了郯庐断裂对华北东部中、新生代基性岩浆活动及其岩石圈地幔演化的重要制约作用。而且,华北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后尚存古老岩石圈地幔残留。因此,华北东部岩石圈减薄的整体拆沉模式很难成立。  相似文献   
330.
魏良帅  黄安邦  罗雲丰  贾逸  舒勤峰  和铭 《地质通报》2020,39(12):1891-1898
乌蒙山区是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其中昭通地区长久以来面临取水难、用水难的问题。通过地面调查、水文地质试验、测试分析等综合研究手段,查明了该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分布面积仅次于可溶岩,占21.52%,以面状覆盖和条带展布两大特征出露,裂隙的发育和较平缓的地形地貌条件为地下水的富集提供了良好基础,泉点数量多、分布广且水质总体良好,Ⅲ类及以上地下水达到89.29%,适宜生活饮用,对于农户居住分散的地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为指导地方寻找优质饮用水源,解决乌蒙山连片贫困缺水区吃水难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