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质学   4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非洲中部基巴拉带的地质及构造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巴拉带(Kibara Belt)是位于非洲中部的一条中元古代构造带,该带对于重建哥伦比亚和罗迪尼亚超大陆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以古元古代的Ubendian—Rusizi带为界,基巴拉带可分为两部分:北部Karagwe—Ankole带(KAB)和南部Kibaride带(KIB)。其中Karagwe—Ankole带又被Kabanga—Musongati(KM)基性—超基性线性杂岩体分为东部区域(ED)和西部区域(WD),其内分别沉积有Kagera超群和Akanyaru超群,而南部Kibaride带内沉积有Kibaran超群。所有地层开始沉积于乌本迪造山作用之后,且碎屑物主要来源于坦桑尼亚克拉通及周边古元古代的活动带。基巴拉带内发育有不同成因的基性—超基性岩浆作用,年龄为1375~1400 Ma左右,早于或近同期于最早期的花岗质岩浆作用。带内发育的花岗质岩浆从早到晚分为4期:D1期、A型、D2期及含锡花岗岩浆作用,除A型花岗质岩浆作用可能来源于亏损地幔外,其他3期都为变质沉积岩局部熔融的产物。根据地层序列及岩浆活动期次,可以将整个基巴拉带的构造演化划分为:① 俯冲作用前沉积阶段:1780 Ma左右的东部区域沉积和1420 Ma左右的西部区域和/或Kibaride带内沉积作用;② 俯冲作用阶段:1400~1375 Ma左右的基性—超基性岩浆作用、1375 Ma左右的D1期花岗质岩浆作用和1200 Ma左右的A型花岗质岩浆作用;③ 陆陆碰撞阶段:1100 Ma左右的D2期岩浆作用;④ 碰撞晚期和碰撞后阶段:980 Ma左右的含锡花岗质岩浆作用和之后的Itombwe超群沉积。  相似文献   
22.
坦桑尼亚地形景观丰富,大部分地区基岩出露条件较好,水系发育。在坦桑尼亚开展国家尺度(1:10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首次查明了坦桑尼亚全国地球化学背景,明确了各元素分布区特定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共采集4258件水系沉积物样品,采用ICP-MS、XRF等13种配套分析方法分析71种元素(化合物)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Au异常主要位于维多利亚湖区绿岩带内,在周边的活动带中存在富金地体的延伸。中温和中—高温成矿元素Ag、Cu、Pb、Zn和W、Sn、Mo、Nb、Ta异常主要分布在基巴拉锡成矿带、玛拉嘎拉西台地和新生代裂谷火山岩中;Ni、Co、Cr、V等元素异常主要分布于西部的玛拉嘎拉西台地、乌本迪带和新生代裂谷火山岩中,主要与基性—超基性岩体有关。共圈定金地球化学块体31处,金成矿远景区8处,采用地球化学块体法初步评价了金的资源潜力,为进一步在坦桑尼亚开展金矿及其他矿产勘查和基础研究提供了有利信息。  相似文献   
23.
中南部非洲是世界上金刚石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金刚石矿床主要产于津巴布韦克拉通和卡普瓦尔克拉通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①原生金刚石矿床;②次生金刚石矿床,且以原生金刚石矿床的研究程度较高,代表了中南部非洲的研究现状。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研究资料发现,该地区的金伯利岩分为Ⅰ型和Ⅱ型,其内包体可以分为两种:橄榄岩型和榴辉岩型;金刚石可以分为三类:橄榄岩型、榴辉岩型及两者的过渡类型——二辉岩型。其中,橄榄岩型和部分榴辉岩型金刚石来自于地幔结晶堆晶体,而另一部分榴辉岩型则与板块俯冲的构造—热事件有关。金伯利岩的年龄主要分布于白垩纪、二叠纪、寒武纪及元古宙,而金刚石的年龄主要为元古宙和太古宙,金伯利岩和金刚石为不同时期的产物,金刚石为金伯利岩侵位期间捕获的上地幔物理破碎产物。其中900~1000Ma左右的金刚石为板块构造—热事件的产物,并对早期金刚石进行了改造破坏。次生金刚石矿床为原生矿床风化后的产物,可分为四种类型,构造特征、基岩地质及地貌演化等对该类矿床的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4.
25.
【研究目的】铬铁矿的形成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对于铬铁矿的成因机制存在诸多争议,深化铬铁矿的成因研究对于实现铬铁矿找矿突破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了铬铁矿的成矿类型、成矿时代、矿体特征和成因研究进展。【研究结果】铬铁矿资源和产量高度集中,南非、哈萨克斯坦、芬兰和印度4国的铬铁矿储量占全球的95%以上,南非、哈萨克斯坦和土耳其等国主宰了世界铬铁矿的供应市场。铬铁矿类型主要有原生铬铁矿和次生铬铁矿两大类,原生铬铁矿主要是层状和豆荚状2种类型,次生铬铁矿主要是铬铁矿海滨(或海成)砂矿。层状铬铁矿通常形成于稳定克拉通内部的基性—超基性侵入体内,通常规模巨大。豆荚状铬铁矿与蛇绿岩密切共生,分布最为广泛,但矿床规模普遍较小,其产状、结构构造和共生矿物组合等存在较大差异。豆荚状铬铁矿主要形成于显生宙,少量形成于中—新元古代,层状铬铁矿主要形成于元古代,集中于古元古代。【结论】对于层状铬铁矿成因模式争议较小,主要有同化混染硅铝质围岩和岩浆混合两种模式;而豆荚状铬铁矿的成因模式较多,尚未达成共识,未来应重点聚焦铬的富集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26.
坦桑尼亚克拉通西—西南边缘的乌本迪带一直被视为是一个形成于古元古代的造山带,主要由一系列高级变质、变形的地体组成。该造山带中产出2个大型金矿区,即卢帕金矿田与姆潘达矿区,它们是坦桑尼亚境内仅次于维多利亚湖金矿集区的最重要黄金产地,而且卢帕金矿田内众多矿床(点)很可能属于造山型金矿。近年来,以乌本迪带新元古代榴辉岩的发现为标志,不同研究者相继在乌本迪带的区域构造演化和金成矿作用研究等方面陆续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这表明乌本迪带的实际地质情况远比传统观点认为的更加复杂。本文全面回顾了乌本迪带的内部构造单元划分、地球动力学演化和金矿床成矿作用等研究概况,尤其是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乌本迪带在造山作用过程以及金矿成因方面所取得的认识,从而形成了本文最新的研究进展。最后,本文还将乌本迪带的金矿与我国胶东及小秦岭地区的造山型金矿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异同点,以期为乌本迪造山带下一步基础地质研究及找矿实践提供一些线索或启示。  相似文献   
27.
南非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巨大,其内部的构造单元包括一个太古宙克拉通与一系列元古宙-古生代造山带,以及一个代表弧后前陆沉积系统的卡鲁盆地(狭义)。文章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将南非划分为6个Ⅲ级成矿区带:太古宙卡普瓦尔克拉通金-铀、铁-铜-铂族元素、金刚石成矿区,古元古代林波波金-金刚石成矿,古元古代海斯铁-锰成矿带,中元古代那马奎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古生代开普褶皱带钨-锡-铜-钼多金属成矿带,古生代-中新生代卡鲁盆地铀-金刚石-砂金成矿区。  相似文献   
28.
纳米比亚西南部奥兰治河海伯地区是纳米比亚重要的铜矿产地之一,区内的海伯铜矿和罗雷铜矿具有明显的斑岩型成矿特征。控制铜矿的斑岩体为古元古代威尔斯锥夫岩基的岩枝、岩株状分支,矿体的围岩为古元古界奥兰治河群海伯亚群。威尔斯锥夫岩基与奥兰治河群均为钙碱性火成岩和火山-沉积岩组合,形成于大陆边缘俯冲带的构造背景环境,结合海伯铜矿和罗雷铜矿地质及同位素特征,文章认为该区斑岩型铜矿可能为板块构造成矿。  相似文献   
29.
匹克铬铁矿是津巴布韦少有的大型透镜状铬铁矿床之一。文章总结了匹克铬铁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方面的研究进展。文章认为该矿床的初始组分与初始科马提岩型铬铁矿相似,主量元素表明铬铁矿的氧逸度比较低,保留了岩浆初始的还原环境,并表现出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的特征。尽管矿床形成之后受到交代和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影响,但初始组分没有被显著破坏。矿床所在地区铬铁矿Re-Os同位素分析表明,津巴布韦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同位素比值显著低于硅酸盐地球的平均值,并没有受到上地幔对流的影响。归纳了前人对匹克铬铁矿成因的几种观点,提出矿床的成矿模式和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0.
博茨瓦纳是世界上金刚石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奥拉帕金刚石矿床是该国最大的金刚石矿,矿床的金伯利岩为Ⅰ型,其中的包体可以分为2种:橄榄岩型和榴辉岩型;金刚石可以分为3类:橄榄岩型、榴辉岩型及两者的过渡类型-二辉岩型。其中,橄榄岩型和部分榴辉岩型金刚石来自于地幔结晶堆晶体,而榴辉岩型则与板块俯冲的构造-热事件有关。金伯利岩的形成时代主要为白垩纪,而金刚石则主要形成于元古宙和太古宙,金伯利岩和金刚石为不同时期的产物,金刚石为金伯利岩侵位期间捕获的上地幔物理破碎产物。其中年龄为900~1000Ma的金刚石为板块构造-热事件的产物,并对早期金刚石进行了改造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