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2篇
  免费   489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测绘学   288篇
大气科学   251篇
地球物理   328篇
地质学   1197篇
海洋学   247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218篇
自然地理   195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58年   8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通过对我国302座大中型铜,铅锌和铁矿山尾矿量与含金性调研,系统分析了影响尾矿含金性的主要因素,原矿石类型与含金量和选矿回收率有关,也与尾矿产出年代有关,概述了尾矿中金的含量分布与赋存特征,金回收的可行性试验研究工艺及其它有益组分含量,并地尾矿的综合开放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62.
人造地球卫星,从它一九五七年诞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在国防、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表现了它独特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短短二十年间,人卫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技术上,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世界各国竞相发射自己的人造卫星,截至目前为  相似文献   
963.
云南兰坪—思茅盆地南部勐野井钾盐矿床沉积了巨厚的钾石盐,岩盐层整体呈现盐构造特征,且发育较强,多期褶皱频出,与上覆碎屑岩之间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在喜马拉雅运动造成的强烈挤压和差异负载作用及盆地升降过程中的重力滑移作用下,岩盐形成较为复杂的盐构造体系。研究表明勐野井钾盐矿床盐构造受多重作用影响,重力滑移作用是盐构造初始动力来源,之后在差异负载作用及浮力作用下,盐构造发育相对缓慢,强烈的区域挤压作用是盐构造快速发育的重要原因,并促进差异负载、重力滑移作用和浮力作用进一步发展,形成较为复杂的盐构造体系。盐构造的研究对于探寻钾盐矿体的成因、运动规律和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4.
应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研究了滨北西部上二叠统林西组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烃源岩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热演化程度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林西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Ⅱ型,处于高成熟-过成熟演化阶段;烃源岩中(C20+C21)/(C23+C24)三环萜烷为0.12~0.86,平均为0.50,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为0.41~0.72,平均为0.54,具有典型湖相烃源岩特征;Pr/Ph主要介于0.16~0.71之间,平均为0.32,指示沉积环境为强还原-还原环境;伽马蜡烷/C30藿烷为0.09~0.35,平均为0.21,反映烃源岩为半咸水的沉积环境;Pr/nC17与Ph/nC18的关系、C27-C28-C29甾烷的相互关系均反映有机质为高等植物和细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的混合来源;Ts/Tm为0.18~1.03,平均为0.86,C31αβ22S/(22S+22R)比值为0.53~0.62,平均为0.58,均指示烃源岩成熟度较高.综合认为林西组烃源岩形成于半咸水的还原-强还原环境,有机质来源为混合来源,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林西组具有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965.
利用从珠江莲花山河段采集的淡水和大洋海水经过滤后,按不同盐度混合,模拟河口咸淡水交汇区重金属在水中各微粒级的分配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各种盐度条件下,Fe,Al,Cu,Pb,Zn和Cd主要以粒径>1.0μm和<0.22μm的微粒存在于水中。在加入Fe(3+),Al(3+)模拟实验中,重金属绝大部分含量形成粒径>1.0μm的微粒,其中Fe达99%以上,Cu,Pb约95%,Al约有70%-90%,Cd约40%,其余部分主要以<0.22μm微粒存在。加入与未加入Fe(3+),Al(3+)的实验比较,Fe(3+),Al(3+)的加入对水中Cu,Pb,Zn和Cd含量向大微粒聚集有很大影响,使其聚集在粒径>1.0μm微粒的量增加30%-40%。另外从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可知,水的盐度与重金属在位径<1.0μm微粒中的含量分布无明显关系,但咸水中大量离子将对河水中胶体絮凝和微粒增长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66.
近300年来中国森林的变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清代以来史料为依据, 在现代清查统计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对森林变迁大体趋势及主要过程的客观把握, 重新校订了1949 年和1700 年前人的估算数据, 回溯估算了1750~1900 年中国各省区每50 年森林面积与森林覆被率值, 并与现代森林清查资料衔接, 分析1700~1998 年近300 年来中国森林变迁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 近300 年来中国现境内共减少森林面积约0.95×108 ha, 森林覆被率减少9.2 个百分点, 变化曲线呈先抑后仰; 以1960s 为界, 此前呈加速递减态势, 260 年间减少森林面积达1.66×108 hm2, 覆被率下降约17 个百分点;1960s 以后呈逐步增长态势, 近40 年间增加森林面积约0.7×108 hm2, 覆被 率提高了约8 个百分点。结果还表明: 近300 年来中国森林消长, 西部地区均小于东部地区; 在1700~1949 年的锐减期中, 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区是森林面积缩减最为严重的地方, 大部分省区覆被率下降超过20 个百分点, 其中黑龙江达50 个百分点, 吉林达36 个百分点, 川渝地区达42 个百分点, 云南达35 个百分点;在1949~1998 年的恢复期中, 西部各省区森林覆 被率增加均小于5 个百分点, 东部地区(除黑龙江、湖北和沪宁外) 均超过5 个百分点; 其中 粤琼、广西、安徽、京津冀、山东、河南、浙江、福建等省区高达10 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967.
商丘市国土资源局睢阳分局路河国土所所长赵忠祥,因为和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赵忠祥同名,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名人所长”。他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念好了土地管理“三部经”,折服了成千上万的基层群众。  相似文献   
968.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和数学形态学的图像分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细胞钙离子实时激光扫描共聚焦光学切片呈现为点状分布的荧光图像并且受到噪声的严重干扰,单独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不能对这种图形进行有效分割。针对这种特定的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和数学形态学的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利用邻域平均对图像预处理,然后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做分割,最后利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图像做了平滑、连通和去噪处理。这种方法,不但有效地抑制了噪声,而且分割出的图像边缘连续、清晰。  相似文献   
969.
介绍了目前铀资源勘查中常用物化探方法的最新进展,并指出了其研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70.
当前,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正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和自然植被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土地加速退化,荒漠化加剧,是人类面临的两大环境问题。荒漠化主要是人类自身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因此,是人类自身可以加以限制、改造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