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5篇
地质学   1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1.
黔东北地区优质锰矿找矿进展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周琦  覃英  张遂  何明华 《贵州地质》2002,19(4):228-230
黔东北地区优质锰矿产于早震旦世大塘坡早期黑色岩系底部,位于普通锰矿-菱锰矿层的下部。作者在论述区内锰矿成矿的岩相古地理、古构造、成锰盆地特征的基础上,对优质锰矿的分布产出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对区内优质锰的潜力进行了评估,可望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锰矿勘查开发基地。  相似文献   
12.
笔者应用层序地层学及事件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近10年来在黔东北及邻区发现的一些新类型菱锰矿矿床质成果,重新对黔东北及邻区下震旦统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新一代岩相古地理图,并建立了相应的沉积相模式。根据已经发现和探明的菱锰矿矿床的区域分布规律与成矿条件,指出了该区大中型或中小型矿床的沉积环境分布范围,圈出了隐伏区一些聚锰盆地的大致位置,为今后找矿勘探工作提出了优选靶区。  相似文献   
13.
何明华 《贵州地质》1998,15(1):26-31,25
贵州东部及其毗邻的汀西,川南东南区,下震旦统铁丝坳组和南沱组的沉积相类型可概括为冰附石相,陆源碎悄滑塌-重力流相及碳酸盐岩滑塌-重力流相,扇砾岩相。  相似文献   
14.
黔东北及邻区新元古代陡山沱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陡山沱早期,沉积环境自北西向南东可大致分为碳酸盐台地潮上坪-台缘浅滩相和浅海陆棚盆地相;陡山沱晚期,自北西向南东可大致分为开阔台地相区和深水陆棚-次深海相区。庙河型生物群的产出位于晚期开阔台地向深水陆棚-次深海过渡相区中的黑色页岩、硅质页岩中,其沉积环境为最大浪基面以下的宁静、贫氧环境,其沉积方式为悬浮沉积。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东北部江口县桃映震旦纪陡山沱组上部发现的庙河型生物群,包括宏体藻类、可能的后生动物、遗迹化石以及其它生物化石等,进一步证实这类宏体生物群在扬子地区震旦纪陡山沱晚期有较为广泛的分布。通过与鄂西庙河生物群、皖南蓝田植物群的对比,震旦纪陡山沱晚期宏体生物群的生活环境主要为开阔浅海向台缘斜坡相过渡地带。通过对黔东北庙河型生物群的研究,认为陡山沱晚期的宏体生物群为以营固着生活方式为主,生活于透光性较好、具有一定水动力条件和一定含氧量的相对静水贫氧浅海环境;其固着基底为富含水份的未固结的粥性-软质基底。这些宏体生物群多呈半漂浮状竖立于海底,构成初步的“海底草原”,为生物群中依赖一定氧而生活、生长和繁殖的动物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生物死亡后,大部分生物躯体倒伏于沉积物表面,在贫氧和较快沉积速率的沉积环境中,生物遗体被较好保存,并很快被沉积物所埋藏。随着沉积物的增厚,生物遗体被完全封闭,导致生物遗体腐烂和分解过程终止,使其得以很好保存。较快的沉积速率、贫氧和相对平静水体的环境是生物群得以很好保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松桃及邻区早震旦世大塘坡早期岩相古地理及成锰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松桃及邻区找到了一些新的锰矿床(点),特别是凉风坳近源高密度碎屑流(砂流)沉积类型菱锰矿床的发现,用该区以前所建立的早震旦世成锰期众多沉积相模式难以圆满解释。本文从矿石和围岩的类型、结构构造、空间变化规律及古生物等诸多方面,试图运用现代沉积学原理来分析本区古地理格局及成锰条件,探索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