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发生7.4级地震后,5月24日,安徽霍山县佛子岭水库水体出现大面积发白、发浑的宏观异常.通过介绍此次宏观的异常特征、核实过程及水样检测结果,并对水库的水化学参数时空分布特征、气象因素及地震活动等影响的深入分析,认为该宏观异常为地震前兆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安徽省现有的蒙城和嘉山数字化地电场数据,辅以其他地区一些典型地电场台站的数据,通过日变形态、变幅、相关性和频谱分析等方法对数字化地电场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多台地电场变化既具有普遍的相似性又各有差异,体现了地电场的全球性和区域性。  相似文献   
13.
以华南、华北以及西部地区中强地震为例,选择了8种物理意义明确、独立性较强的地震学指标,以区域内断裂走向为参考,分别沿断裂走向进行平行、垂直、斜向滑移做空间扫描,以扫描曲线与震源区曲线的相关系数大小定量分析不同滑移方式扫描结果的差异,研究不同构造分区内断裂走向对地震学参数扫描结果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仅空间参数的改变对结果有影响,震源区内的断裂走向对地震学参数扫描结果也有一定影响。文中给出了不同震级地震学指标在扫描中影响最小的空间范围的最佳条件参数,同时也对不同断裂走向对参数扫描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京福高铁泾县隧道施工期间,泾县地震台形变观测山洞5 km范围内有6处环境变化点,主要有隧道开挖和岩石堆积两种方式。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各环境变化点的土石方量计算,分析了京福高铁隧道施工对泾县地震台DSQ倾斜仪观测数据的影响。结果显示:施工将会对泾县地震台DSQ倾斜仪观测的西端和南端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限率方法,分析滁州地震台2011-2013年电磁扰动数据,结果发现,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M4.9地震前,电磁扰动脉冲超限频次和超限幅度均出现明显增强;进一步分析该台电磁扰动子夜时段(00:00-04:00)的脉冲变化,结果显示,子夜时段的电磁扰动脉冲在震前明显增强.分析认为,2012年滁州地震台电磁扰动脉冲增强变化与高邮M4.9地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选取1970年以来中国大陆东南地区5.0级以上、 华北地区5.5级以上、 西部地区7.0级以上地震作为研究对象, 并选择了8种物理意义明确、 独立性较强的地震学指标进行全时空的异常扫描, 通过改变采样时间域尺度、 空间域滑移及强度区间等样本条件, 分析对地震学指标时间进程计算结果的影响, 并讨论了空间扫描滑移方向相对于区域主应力方向的变化对参数扫描结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空间参数的改变对扫描结果的影响最大, 并给出了不同震级地震学指标在扫描中影响最小的空间范围和时空扫描的最佳条件参数。  相似文献   
17.
合肥台地电阻率在2011年安庆M4.8地震前出现明显异常变化。通过对气象因素的相关分析、降水量的定量校正和有限元模拟,排除了气象因素和施工干扰导致地电异常的可能,确认该异常是安庆M4.8地震的震兆异常。文中也结合合肥台的地电异常,探讨了地电阻率异常的产生机理,认为地电阻率异常的各向异性特征,可能与主震震源机制解、发震构造走向等有关。上述工作对未来确定地电阻率异常和预测主震发生地点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金河台电磁扰动数据变化的研究,结果显示:①电磁扰动0.001~1 Hz在震前每天06:00~22:00出现非脉冲性高值波动变化,在12:00和18:00达到最大;1~10 Hz在2008年1~3月出现与超低频类似的高值变化,最大幅度为300 mV; 10~20Hz无明显异常.②分析了电磁扰动...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垂直向P波和SV波振幅比和联合利用P波、SV波和SH波的初动和振幅比两种计算震源机制解的方法,得到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及邻近地区1970年以来239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基于震源机制解,根据力轴张量计算法反演得到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及其两个分段的平均构造应力场,与震源机制参数统计结果一致,表现为近EW向的水平挤压和近NS向的水平拉张作用;分析最大主压应力轴σ1的方位角随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安徽段两个分段的σ1的方位角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出1998年前后由顺时针偏转转折至逆时针偏转。  相似文献   
20.
通过环境调查等手段,收集整理马家岭水准观测场地周边环境变化参数及岩土力学参数,运用不规则二维载荷模型计算荷载引起的水准高差变化。结果显示,霍山大峡谷漂流场地停车场的建设对马家岭水准观测有一定影响,影响量约为0.77mm,与实际观测高差0.70mm接近,研究结果从定量模拟的角度证实了马家岭流动水准异常为环境荷载变化引起的地面高差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