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4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343篇
测绘学   279篇
大气科学   246篇
地球物理   321篇
地质学   1123篇
海洋学   243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216篇
自然地理   18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58年   8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71.
文章基于渗出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和模式,认为渗出砂岩型铀成矿作用不同于渗入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其成矿预测和找矿标志也不同;提出了渗出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两大基本关键条件识别标志:红杂色含矿建造原生成因和其中控矿灰色砂体的后生成因识别;在提出的红杂色沉积建造中渗出砂岩型铀矿“上红下黑、上下连通、红中找灰、灰中找矿”总体找矿新思路基础上,阐明渗出砂岩型铀成矿区域预测评价条件和标志:深部富铀富有机质沉积岩建造、区域构造、区域建造、放射性异常信息和综合预测标志等,提出并阐述“小凹陷成大矿”条件;系统建立渗出砂岩型铀矿床预测定位标志体系,特别是野外可识别的宏观标志,包括控矿构造、沉积建造、蚀变改造、铀矿化砂岩颜色、外来有机质特征等,并对比了渗入和渗出砂岩型铀成矿预测标志。提出的渗出砂岩型铀矿识别标志体系不仅对区分“渗入”和“渗出”两种矿化成因,而且对厘清控矿要素、指导成矿预测和找矿工程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72.
何澤慶 《地质论评》1957,17(2):183-192
本文主要是从或然率的理論出發,研究一般樣品的縮分問題。由于文献缺乏,因此無法了解过去对这問題研究的確切情况。但根据有關參考書及書后的文献目錄知,过去曾有人从理論方面來研究砂礦樣品的縮分問題,但是關于一般樣品縮分問題的著  相似文献   
973.
秦-祁构造结合部位以新阳-元龙大型剪切带为界,北侧的北祁连造山带和南侧的西秦岭造山带的构造线呈斜截关系,致使两侧岩石单元的对比存在困难。陇山岩群位于秦-祁结合部位的北祁连构造单元东端,是一套岩性复杂的中深程度变质杂岩,其形成年代和构造属性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论。本文重点以陇山岩群中黑云母石英片岩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碎屑锆石进行LA-ICP-MS U-Pb测年。其测年结果明显分为4组,两个主要区间为1 097~795 Ma (49%,峰期年龄约为929 Ma)和2 713~2 265 Ma (21.5%,峰期年龄约为2 435 Ma),另有两个次级年龄组为575~471 Ma (12%,峰期年龄约为541 Ma)与1 864~1 539 Ma (14%,峰期年龄约为1 717 Ma)。通过最小岩浆峰期年龄和陇山岩群内侵入体的最老年龄初步限定其形成时代介于寒武纪早期-早-中奥陶世(539~454 Ma),与已报道的晚太古代-早元古代陇山岩群TTG片麻岩形成于不同时代,不属于华北板块南缘基底的沉积岩系。通过与周边构造单元年龄特征峰值的对比研究发现,其新太古代-古元古代(2 713~2 265 Ma)和中元古代(1 864~1 539 Ma)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华北板块南缘基底,新元古代(1 097~7 95 Ma)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于北秦岭造山带和中祁连陆块,早古生代(575~471 Ma)的碎屑物质来自于天水-武山构造带,与该洋盆形成过程有关。因此,陇山岩群中黑云母石英片岩的碎屑物源既包括北侧的华北板块南缘基底,又包括南侧的秦岭-祁连造山带,可能形成于早古生代红土堡弧后盆地的形成扩展阶段,与北秦岭东段宽坪岩群副变质岩和二郎坪岩群变沉积岩形成构造环境相似。  相似文献   
974.
为解决在山区村镇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中忽略灾害间相互作用、对村镇防灾减灾规划指导缺乏的问题,提出基于GIS的多灾种耦合风险评估模型。本文以神农架林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山洪、泥石流和滑坡3种主要自然灾害为评价对象,从危险性、易损性两个方面,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载体暴露性与敏感性、防灾减灾能力四个角度建立评价体系,基于ArcGIS 10.1空间分析技术进行多灾种风险耦合分析,利用风险矩阵完成综合评估。结果显示:神农架自然灾害风险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林区西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东北部局部地区。该模型提高了多灾种耦合风险评估的准确度、角度精度,改进后的模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5.
植被冠层可燃物含水率FMC(Fuel Moisture Content)是评估野火风险及估算火灾蔓延速率的重要指标。以中国西部6个典型研究区为例,基于辐射传输模型,利用Landsat 5 TM及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开展草原、森林冠层FMC定量反演研究。为克服基于物理模型的病态反演问题、FMC自身的弱敏感性问题及西南森林多具复杂的双层冠层结构问题,研究中考虑了模型参数之间的相关特征,使用多波段遥感数据及耦合辐射传输模型等方法。反演结果显示,总体植被冠层FMC反演精度R~2为0.64,RMSE为44.86%,其中草地冠层FMC的反演精度(R~2=0.64,RMSE=47.57%)略低于森林冠层FMC的反演精度(R~2=0.71,RMSE=30.82%)。为进一步论证该反演结果对野火风险评估的有效性,研究中选取并分析了2011年3月2日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金华镇金和村森林火灾爆发前、爆发时及灾后该区域植被冠层FMC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火灾爆发时该地区植被冠层FMC明显低于火灾发生前后(约一月时间)植被冠层FMC,证明了本文FMC反演结果对野火风险评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6.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区产流、汇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英  何书会 《水文》2002,22(4):15-18
目前,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已得到普遍应用,但模型区的产流、汇流问题考虑较少。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左岸串流区二维水流模拟计算,针对水面区和陆面区不同情况对模型区的产流、汇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在二维水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串流区水文、水力学模型,提出了处理模型区产流、汇流问题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7.
水曲柳勘查区位于舒兰煤田,主要含煤地层为古近系舒兰组。根据勘查区地质成果,论述了地层的含煤性,并对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该勘查区煤类为褐煤和长焰煤,煤的挥发分产率高,煤级低,氢含量相对较高,是很好的液化用煤;该区原煤干燥基发热量为12.80~25.00MJ/kg,属于低热值煤,煤的结渣性轻微,也可用做动力用煤;原煤洁净等级为三级,属于较好洁净煤,洗选后的浮煤洁净等级为二级,属于好洁净煤。  相似文献   
978.
内蒙古中东部沿凉城—土贵乌拉一线分布着大量强过铝质石榴石花岗岩及少量淡色花岗岩。石榴石花岗岩SiO2含量、A12O3/TiO2比值(小于100),Rb/Sr比值和Rb/Ba比值低,但CaO/Na2O比值高(大于0.3)。铕均为负异常,呈重稀土元素平坦、轻稀土元素中等富集的配分模式。淡色花岗岩SiO2含量高,A12O3/TiO2比值,Rb/Sr比值和Rb/Ba比值以及CaO/Na2O比值变化大。稀土元素复杂,正Eu异常、Eu异常不明显均发育。两类花岗岩微量元素特征总体相似,均显示出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i,P)亏损。两类花岗岩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了其源区成分及构造背景的差异。石榴石花岗岩的源区成分应为杂砂岩,熔融温度较高,来源较深;而淡色花岗岩的源区成分复杂,熔融压力较高。  相似文献   
979.
条带开采地表沉陷预计的新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条带开采产生的地表沉陷是地下开采扰动了工程岩体,并由此在地表引起的综合反映,地表沉陷只是岩层移动的一种特殊现象.本文将条带开采工程岩体概化为具有开挖孔洞的分层各向同性线弹性半空间体.给出了条带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及其他表沉陷预计的新方法.首次从理论上提出了条带开采三维岩层移动模式.  相似文献   
980.
何锦汉 《地质论评》1965,23(5):429-430
前言:黔南三都地区锅塘组(O_1~1)是一套灰色条带状灰岩夹页岩的地层,富含Nileus(?)sp.,Symphysurus(?)wimani(Troedsson),S.sp.,Geragnostus sp,Niobella sp.,Apatokephalus(?)sp.,Euloma sp.,Macropyge sp.,Phalacroma sp.,Hysterolenus sp.,Asaphidae,Olenidae,Dictyonemasp.,Callograptus sp.,等。其中并没发现 Acroce-phal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