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4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篇 |
大气科学 | 61篇 |
地球物理 | 24篇 |
地质学 | 62篇 |
海洋学 | 16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11篇 |
自然地理 | 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依沙木丁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2003,26(6):17-18
综合分析了阿克苏地区2002年6月15~17日夜间大降水天气发生的气象条件和高低层天气形势演变,同时揭示了大降水出现前能量指数、云顶亮温与大降水落区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2.
53.
54.
选取1985-1989年3-5月43次大风天气个例,并对应普查了48h、96h500hPa数值预报图上的影响系统,且进行了分析、归纳。得出造成大风的影响系统有8种类型,对能表征槽的(或涡的)范围、走向、槽夹角(槽线两侧风场夹角)、闭合圈数等要素逐项分析其特点及变化特征,阐述各类影响系统造成大风天气的贡献。 相似文献
55.
南盘江盆地处于华南地块与印支地块的结合部位,前人认为其属于印支造山带的前陆盆地。但南盘江盆地在经历了中—新生代多期的叠加改造后,构造样式复杂,其中复式褶皱普遍发育。因此,文中选择南盘江盆地中部的八渡穹隆状复式背斜作为研究对象,将地表构造解析、深部地震剖面解释以及辉绿岩侵位年代限定结合,通过构造样式与构造组合分析,厘定构造变形序列。结果表明,八渡复式背斜是轴迹向北凸出的弧形复式背斜,以泥盆系为核,石炭—三叠系为翼。在深部发育指向NE的双重逆冲构造;中浅部发育指向N的逆冲叠瓦扇及断层-褶皱构造。对侵位其中的辉绿岩进行定年,得到样品中最年轻的锆石颗粒年龄约为62 Ma,有可能与区域在这一阶段的缓慢加速隆升相关。综合分析八渡复式背斜不同层次构造样式,将研究区整体的变形序列大致划分为3期:第1期为印支运动早期板块俯冲背景下形成的双重逆冲构造,第2期是印支运动晚期板块碰撞形成的逆冲叠瓦扇等,第3期为燕山晚期伸展背景下辉绿岩的侵位和一系列正断层。八渡复式背斜形成演化过程在南盘江盆地叠加构造中具有典型代表性,体现了印支运动的前陆盆地先后经历了印支期俯冲碰撞、燕山期构造背景由压性向张性的转换,和新生代伸展隆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56.
以新疆第一次(2000年)和第二次(2011年)湿地资源调查中相同的347块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3S技术,对CBERS、SPOT5和LandsatTM遥感数据进行调查监测,并结合野外实地验证,比较分析新疆湿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状况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新疆湿地总面积呈减少的趋势,其中河流湿地和沼泽湿地面积增加,分别增加29162 hm2和17130 hm2,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面积减少,分别减少126618 hm2和19391 hm2;各湿地型中,永久性河流、草本沼泽、森林沼泽和季节性咸水沼泽面积有所增加,洪泛平原、内陆盐沼、永久性 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季节性咸水湖和库塘湿地面积减少。新疆湿地面积总变化率-7%,各湿地类型中,面积变化率最大的是湖泊湿地(18%),呈减少趋势;最小的是沼泽湿地(5%),呈增加趋势。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57.
58.
2001年4月6~9日拜城出现了一次强大风、降温天气过程。根据预告图、地面图、高空图和本站要素的变化情况准确的预报了这次天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9.
克州地区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003年5月26日夜间到28日发生在克州地区的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了高空环流形势、地面冷空气、T213-700hPa湿度场和850hPa偏东风场、降水的物理条件,找出造成此次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0.
动物真的能预报地震吗?这种说法由来已久。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3年,在一场大地震把希腊的海利斯城夷为平地之前,很多人看到老鼠、蛇和鼬纷纷迁出城外。我国唐朝的《开元占经·地境》中也有“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鸣,地方屠裂”的记载。几乎在每次大地震过后,幸存者们回忆地震发生前的种种迹象,似乎都有动物异常行为的报告——鱼乱跳,鸡不下蛋,蜜蜂不回巢,各种宠物焦躁不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