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36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以甘肃省53个气象台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分别采用指数模型和球状模型对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半变异函数进行了拟合,并且应用克立格插值生成了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的空间分布图,直观分析了研究对象的空间变异规律。  相似文献   
82.
杜建苹  任杰 《气象科技》2014,42(6):964-968
传统CINRAD/SA雷达运行状态评估方法主要依靠雷达的平均无故障时间,未考虑雷达各组成部件对雷达整机正常运行的影响权重。此外,单纯依靠分值评价也不便于对雷达的运行维护工作进行评价。该文通过对雷达部件进行层次划分,给出不同部件对于雷达正常运行影响的权重,进而计算雷达运行状态分值,在运行状态分值的基础上,通过隶属度函数,计算等级评价结果与隶属度。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8部CINRAD/SA的历史故障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雷达的实际运行保障情况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83.
本文对比了3个不同机构提供的北冰洋月均高度计数据,发现英国极地观测与建模中心和丹麦科技大学空间中心两套数据比较一致且空间覆盖率高,适用于北冰洋海平面变化研究,而前者在数据分辨率、平滑性和与验潮站的符合程度方面均更优。对高度计和验潮站数据的分析表明,北冰洋海平面的气候态特征表现为加拿大海盆的高值和欧亚海盆的低值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海平面的变化以季节变化和北极涛动引起的低频变化为主,加拿大海盆的季节和年际振幅均较大,俄罗斯沿岸海平面季节变化显著。2003?2014年,北冰洋平均海平面呈上升趋势,其中加拿大海盆海平面上升最快,而俄罗斯沿岸海平面有微弱下降趋势。加拿大海盆和俄罗斯沿岸由于海冰变化显著,不同高度计产品以及高度计与验潮站数据之间差别较大,使用时需慎重。  相似文献   
84.
唐权辉  任杰  王兆礼  陈晓宏 《水文》2014,34(1):65-71
利用北江干流4个水文站资料建立了年最大洪峰流量序列,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序列的趋势,利用Mann–Kendall法识别突变点,应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分析序列的周期,采用R/S法分析序列的持续性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序列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个测站的序列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不存在显著突变点,有4~6a、8~10a等多个波动周期;4个序列都具有长期记忆性,未来仍将呈不显著增加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南亚夏季季风是序列的显著影响因素,太阳活动则可能影响其周期性。  相似文献   
85.
青海湖地区环境变化对动物区系演变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海湖地区近百年来由于气候干暖化趋势增强,湖周植被、土地退化,人类经济活动加剧,湖区青藏高原动物成分的种类和数量减少,但蒙新及华北动物区系成分则有增加趋势,致使该区动物区系成分发生显著变化。从青海湖地区动物区系形成来看,决定动物区系演变的原因主要是气候、生物等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人为因子影响仅在近30年来才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86.
跨图幅任意区域管网空间数据的裁剪输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城市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中管网空间数据的组成以及跨图幅任意区域管网空间数据的裁剪输出功能,详细阐述了裁剪输出功能的工作流程设计、裁剪输出功能实现的关键以及裁剪输出功能具体的实现工程。裁剪输出功能是城市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利用裁剪输出功能可以方便地对管网空间数据按照所需区域、所需专题进行裁剪输出,这对于现场施工、管网勘察等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搭建了城市综合管网管理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87.
黎为  任杰 《海洋学报》2018,40(3):16-24
利用1 200 kHz的宽频RDI ADCP于2015年7月在磨刀门河口拦门沙前缘的浅水站和沿岸流影响的深水站进行座底观测,采样频率为1 Hz,数据经滤波去噪处理,应用方差方法分析了磨刀门的羽状流湍流动力特征。结果表明,磨刀门河口水流表现出3层流结构,峰值流速出现在表层的羽状流层,深水区雷诺应力量级为10-3~10-5 m2/s2,小于拦门沙前缘的湍流脉动强度;拦门沙前缘和深水区湍流动能密度参数的范围均在0.01~0.6 m2/s2左右,羽状流的湍动能比底边界层高一个数量级。拦门沙前缘羽状流的湍动能生成率量级约为10-3 W/kg,比底层大2~3个量级,且远强于深水区;垂直涡黏系数的大小约为0~0.15 m2/s。总的来说,羽状流表现出层化稳定、混合强烈,以及高的湍动能生成率,为羽状流携带高浊度悬沙离岸远距离搬运提供了湍流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