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159篇
地质学   297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611.
震前极低频电磁异常及其频谱特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量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近场地震发生前极低频电磁异常信息既丰富又强烈.为探索对其规律性认识,本文通过对地震电偶极子的形成及传播规律研究后指出,震前垂直向极低频电场异常具有穿透能力强、干扰少、信息突出及易于提取和接收等优点,是探索地震可靠短临前兆信息的重要方面;进而通过对极低频准静场观测资料的频谱分析结果得出,近场地震前电磁异常的频谱大都集中在周期为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的极低频段,异常信息频谱与震中距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且震前极低频电磁异常与孕震区的空间分布范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地震渗滤电场异常信息及频谱的幅度与震级大小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12.
概述了体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和模拟S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的物理模型实验的理论背景;给出了周期性薄层介质物理模型的体波理论速度计量结果,为横波分裂实验研究的模型尺寸的选取和震相差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13.
白银矿田折腰山大型古火山口及其在成矿作用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火山地质学和矿床学研究表明,白银矿田折腰山Cu-Zn矿床地段,是一个火山岩岩相发育齐全、空间展布有序、相序关系清楚的大型古火山口。赋存在这一大型古火山口构造部位的折腰山矿床位于古火山口中心位置,主要与一套粗火山碎屑岩紧密伴生,不受单一岩性控制。矿床具典型的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矿体主体定位于古火山喷口内的通道构造中,局部形成于喷口以上海底近喷口处,属典型的喷口内和喷口过渡类型,简称火口型矿床。  相似文献   
614.
本文分析了煤矿巷道固结灌浆堵水施工的机理,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固结灌浆法在煤矿巷道堵水工程中的实践及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615.
论桩的中和点和中性点的Gan—Chen模式求解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桩的中和点和中性点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在垂直荷载作用下单桩实际承载力的计算,半个世纪以来,各国土力学家均致力于桩的中性点试验研究,得到的桩中性点在0.5L-0.9L(L为桩的人土深度)范围内,关于桩的中和点问题,现有教科书和文献资料均未提及。笔者应用分割原理建立的Gan-Chen模式,能正确地计算出:桩的中和点在0.382L处;中性点则在0.618L处。  相似文献   
616.
前寒武纪的时限比显生宙长七倍。由于缺少足够的化石控制,年龄也很难确定,对前寒武纪的地质研究造成困难。前寒武纪的古地磁工作已在北美、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地区开展起来,并建立了北美、欧洲—波罗的地盾、非洲和澳大利亚地区的视极移曲线(Tarling,1983)。中国的华北和扬子地块也建立了中、晚元古代的视极移曲线。为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料。但目前仍有许多人对前寒武纪的古地磁研究持怀疑态度,认为前寒武纪岩石很难保存原生剩磁或因为原生剩磁的强度太  相似文献   
617.
前寒武纪古地磁学的研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寒武纪的地磁场与显生宙相比,具有强度大,极性反转频率低、长期变化小的特点。变质作用能引起磁性矿物的转变。所以前寒武纪变质岩的古地磁学研究是可行的,它能促进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618.
前寒武纪古地磁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19.
一、科研活动 1.科技发展 1986年NCAR制订的许多科学目标都取得很大进展。为了更充分地认识制约大气和海洋结构与性状的过程,NCAR和高等院校的科学家进行了密切合作。气候专家致力于用全球计算机模式模拟  相似文献   
620.
南秦岭碧口群海相火山岩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晚元古代碧口群海相火山岩分布于扬子古板块西北缘,本文通过火山岩岩相学及微量元素研究,对该群火山岩的岩浆系列,岩浆作用以及产出地质构造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论述。碧口群海相火山岩由火山相细碧岩、角斑岩、石英角斑岩及次火山相的钠质辉绿岩组成,岩相学资料表明本区细碧-角斑岩系是由偏富钠的细碧岩浆直接结晶形成,可借用“海底热卤水与岩浆混染”成因模式来说明细碧岩浆成因。火山相细碧角斑岩属钙碱岩浆系列,次火山相钠质辉绿岩属拉斑玄武岩浆系列,它们与产于火山岩系中的超基性岩组成蛇绿岩套,产于岛弧环境,按都城(1975)分类属I类蛇绿岩。该蛇绿岩组合为橄榄拉斑玄武岩浆深部分异序次喷发-侵入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