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51.
本文在略述洪古勒楞超镁铁岩及铬铁矿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选取了四个岩体六个矿体(群)矿石中二十二个有代表性的金云母包裹体探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铬铁矿石中的金云母包裹体是原生包裹体,是一种高Mg/(Mg+Fe)比,高铬,具少许Mg、Fe置换和明显契尔马克替换,以及碱金属K、Na相互取代的金云母质云母。估计其形成温度在1000℃±,压力在10千巴以下。它对铬铁矿形成中挥发分和碱质研究有重要意义,在超镁铁岩和铬铁矿成因研究中,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温度-压力指示矿物。  相似文献   
152.
单颗粒锆石 Pb-Pb 蒸发法在西秦岭柴家庄花岗岩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利用单颗粒锆石 Pb-Pb 蒸发法获得柴家庄岩体的成岩年龄为307~308(±5Ma),应属海西期,而非印支期;并认为前人所测黑云母 K-Ar 年龄 198~206Ma代表地质构造热事件的年龄;岩体的时代确定对研究柴家庄金矿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3.
对青藏高原东部牧区(1967~1996年)秋季发生的成灾性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探讨了欧亚区域大型天气系统活动对成灾性降雪天气形势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指出北冰洋低压槽和西太副高分别是秋季降雪天气形成的主导因素和稳定因素;归纳出三种成灾性降雪天气形成的概念模型。指出高原偏西南风低空急流是高原秋季降雪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讨论了急流轴附近的非地转风发展对降雪和最低气温所产生的作用,最后提出了雪灾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54.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冬季雪灾天气的形成及其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青藏高原东部牧区(1967~1996年)冬季发生的成灾性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探讨了北冰洋低压槽、贝加尔湖低压、东亚大槽和南支槽等欧亚大型天气系统活动对高原冬季降雪天气形势形成的作用。归纳出两种高原冬季成灾性降雪天气形成的模型。重点讨论了高原气流波动不稳定对高原波槽形成的量化指标,找出了若干高原低温-降雪过程预报的统计关系,并对高原冬季的雪灾预报提出了着眼点。  相似文献   
155.
本文利用探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配置和卫星云图的演变特征等方面对2003年7月29日夜间到30日白天青海境内的大到暴雨降水天气过程和预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部暖湿气流向北输送与西风带低槽分裂东移的冷空气在青海东北部交绥是造成这次大到暴雨的主要原因,西宁单站高空特性层层数持续增多、大多数等压面层湿度显著增加是这次大到暴雨天气产生的前兆。  相似文献   
156.
陈天虎 《中国科学D辑》2004,34(3):248-255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苏皖凹凸棒石粘土进行超微观结构观察研究, 发现大量蒙脱石和凹凸棒石交生的超微观结构现象, 表现为凹凸棒石棒状晶体平行原生蒙脱石(001)面网生长以及蒙脱石晶体结构的崩解. 此种超微观结构现象表明蒙脱石可以向凹凸棒石转化. 结合野外观察和大量X射线衍射分析, 提出了蒙脱石向凹凸棒石转化的机制和过程. 蒙脱石向凹凸棒石的转化导致蒙脱石-凹凸棒石复合体的形成, 原生蒙脱石崩解成为纳米尺度的细小晶片. 蒙脱石晶体结构转化使蒙脱石-凹凸棒石混合粘土具有纳米尺度的矿物粒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 因而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157.
北祁连山与斑岩有关的碲金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车路沟金矿床是北祁连山发现的首例与斑岩有关的碲 -铋 -金型矿床。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显示 ,矿床形成于岛弧火山期后次火山 -深成中酸性侵入岩体中 ,直接赋存于浅成 -超浅成英安斑岩内 ,其成矿背景为碰撞造山环境。矿床受区域断裂裂隙、同建造期古火山穹隆边缘继承性断裂裂隙 ,尤其受次火山岩体边缘节理、裂隙及接触破碎带控制。同位素研究资料显示 ,成矿流体 δ18OH2 O为 - 6 .5 8‰~ - 2 .30‰ ,δD为 - 5 8.2‰~ - 4 1.8‰ ,δ3 4S为 - 3.84‰~ + 3.2 0‰ ,δ13 CPDB为 - 8.5 4‰~ - 1.32‰ ,盐度为9.37‰~ 11.83‰ [w (Na Cl) eq],密度为 0 .982~ 1.0 0 6 g/ cm3 ,均一温度为 137.6~199.4℃。成矿流体总特征为低温、低气相、中 -高密度、并含有较高 CO2 的 H2 O- CO2 -Na Cl (KCl)体系。厘定了成岩年龄为 4 2 7.7± 4 .5 Ma,成矿年龄在 35 0~ 4 10 Ma。矿床是在岩体固结定位后 ,由深部岩浆房 (源 )分异出的富含 Au、Te、Cu等成矿元素 ,CO2 、SO2 、H2 O等挥发组分的岩浆热液沿控岩构造裂隙带上升 ,不断从沿途已固结的英安斑岩及围岩中萃取成矿物质 ,并与大量大气降水混合作用的产物。矿床成因类型属与斑岩有关的低温热液型碲金矿。  相似文献   
158.
引言2011年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对众多地震学者来说,是一个令其观念发生极大改变的重大事件。特别是,位于这次破坏区域范围内的日本海沟南部的板块边界,是一个迄今为止几乎未知有发生过超过M8大地震的地方,所以,这里不会发生大地震的观  相似文献   
159.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同位素质谱等测试方法,对泰国呵叻盆地中部二叠系浅海相碳酸盐岩进行了微量元素与碳氧同位素组成及指标分析,讨论了研究区二叠系沉积古环境及其与碳酸盐岩烃源岩发育的控制关系。通过δ~(13)C/δ~(18)O指标及Sr/Ba、V/Ni、V/(V+Ni)比值等综合判别表明,研究区二叠系帕诺考组碳酸盐岩浅水斜坡亚相以淡-微咸水为主,属弱氧化-弱还原环境。深水斜坡亚相位于浪基面以下,以半咸水-咸水为主,属于缺氧的还原环境,为有机质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是研究区碳酸盐岩烃源岩发育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