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篇 |
大气科学 | 21篇 |
地球物理 | 10篇 |
地质学 | 90篇 |
海洋学 | 8篇 |
综合类 | 5篇 |
自然地理 | 4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5篇 |
2017年 | 3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η??????????У????????????????????????????????????????????????????????????????????????????????????????????о??????????????????????????4.3????????????????????λ???????????????????????????η????????????????????????????4.3???????????????????? 相似文献
2.
欣读苏泽霖、陈金永先生合编、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理研究与发展》一书,倍感亲切与快慰,尤其在以下两个方面感受甚深。1.该书是当代华人与华裔地理学者共同合作的产物。为了加强从事地理学研究的炎黄子孙的学术交流,由香港大学地理地质系筹备、主办,于1990年4月27日至5月1日在香港大学举行了“地理研究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国际会议使用中文作为大会的语言,是一个新的创举,有利于中外华人与华裔地理学者交流。参加这次会议的地理学者,分别来自中国大陆、台湾、美国、加拿大、马来 相似文献
3.
北祁连山白山子花岗闪长岩成岩时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寒山大型金矿是近年来在北祁连山西段发现的与侵人岩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笔者首次利用锆石U-Pb方法测得白山子花岗闪长岩的形成年龄为370±25 Ma,属于华力西期。寒山金矿的成矿主要在213.95~339 Ma间。在多期热液叠加,多期成矿作用中,早期成矿的热液很可能是白山子花岗闪长岩(370±25 Ma) ,寒山辉长岩(347.1±6. 4 Ma)共同提供的。由于该区有较多的中酸性岩体存在,它们可能为金的主要来源,因而,确定这些侵入体的形成年龄,对于在该区寻找蚀变岩型金矿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按照“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的基本要求,如何在高度重视我国耕地资源保护的同时,探索开辟新的建设用地模式成为我国用地管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甘肃北祁连山寒山金矿床控矿条件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标志及控矿因素等诸方面分析,指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奥陶统岛弧钙碱性安山-英安质火山碎屑岩,矿体受多级断裂裂隙系统的控制,且主要定位于韧-脆性剪切带内的强片理化带中,成矿作用发生于碰撞造山作用挤压-伸展转变期,花岗闪长岩、闪长岩等造山期中酸性岩体侵位期间及其以后,深部岩浆房或中酸性侵入体主要为矿床形成提供了热驱动力,矿床成因类型属与火山岩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与综合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华北板块南缘熊耳群火山岩岩石学及其形成环境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耳群火山岩系以熔岩为主,其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为双模式火山岩套:下、上熊耳群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钾细碧岩及细碧岩、钾角斑岩及角斑岩,属碱性玄武岩浆系列,其源岩浆来自地幔,在上升过程中曾在中间岩浆房停顿并与壳层物质混染。中熊耳群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钾石英角斑岩,属拉斑玄武岩浆系列,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的熔融。火山岩系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分布特征表明熊耳群火山岩系产于活动大陆边缘裂谷带,豫西—陕西这一裂谷带从下熊耳群至上熊耳群火山活动从北向南移动,从东向西扩展,上熊耳群形成时裂谷深度最大,东西范围也最广。中熊耳群形成时期裂谷带为相对闭合阶段,壳层熔融物质上升喷发。 相似文献
8.
在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人口有效集中一直是一个战略性问题.2008年以来,河南省通过建设产业集聚区,积极探索促进人口集中的具体途径和方法.系统调研了河南省安阳、濮阳、鹤壁三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所引发的人口集中的主要做法:积极拓展城镇发展空间,促进和扩大就业,提升人口承载能力,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分析了人口集中效应,指出了人口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人口科学集中的对策:持续提升认识,促进人口集中;持续建设产业集聚区,支撑人口集中;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引导人口有序集中. 相似文献
9.
10.
中晚元古代碧口群海相火山岩分布于扬子古板块西北缘,本文通过火山岩岩相学及微量元素研究,对该群火山岩的岩浆系列,岩浆作用以及产出地质构造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论述。碧口群海相火山岩由火山相细碧岩、角斑岩、石英角斑岩及次火山相的钠质辉绿岩组成,岩相学资料表明本区细碧-角斑岩系是由偏富钠的细碧岩浆直接结晶形成,可借用“海底热卤水与岩浆混染”成因模式来说明细碧岩浆成因。火山相细碧角斑岩属钙碱岩浆系列,次火山相钠质辉绿岩属拉斑玄武岩浆系列,它们与产于火山岩系中的超基性岩组成蛇绿岩套,产于岛弧环境,按都城(1975)分类属I类蛇绿岩。该蛇绿岩组合为橄榄拉斑玄武岩浆深部分异序次喷发-侵入的产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