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129篇
地质学   383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21.
联合纹理和光谱特征的高光谱影像多核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高光谱影像“图谱合一”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纹理和光谱特征的高光谱影像多核学习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Gabor滤波器组提取影像的纹理特征,再与原始光谱特征相结合形成新的特征数据,最后采用多核学习方法的MKSVM分类器进行分类。通过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PHI高光谱影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消除了分类结果中同质区域内出现的“麻点”现象,同时提高了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822.
华北地区近年来小震群活动频繁, 在有数字波形记录的中强地震相对缺乏的背景下, 小震群发震构造精细研究可为华北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趋势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利用匹配滤波技术对2013年8月22—25日河北蔚县小震群遗漏地震事件进行检测, 并通过地震精定位和震源机制求解分析此次震群的发震构造. 计算结果显示, 通过互相关扫描检测到18次被地震台网常规分析遗漏的地震, 约为地震目录给出的13次地震事件的1.38倍. 该震群发震构造有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 震群活动前期以北东向构造活动为主, 后期地震主要发生在北西向构造, 北西向构造在此次震群活动中地震频度和强度均高于北东向构造. 震源机制计算结果显示北西向构造发震机制以正断拉张为主.   相似文献   
823.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地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佳木斯-兴凯地块.区内元古宙地(岩)层,包括古元古界东风山岩群和尔站岩群、中元古界黑龙江岩群和新元古界张广才岭岩群.每个岩群的原岩建造代表了陆内-陆缘拉张环境下的活动型(火山)沉积.由于构造改造,岩层间为总体有序局部无序构造接触.地质关系及同位素测年资料显示,其成岩时代为元古宙.他们总体上呈近南北向分布于佳木斯地块西缘、西侧,明显受佳木斯地块形成-增生演化历程所控制,均属于元古宙期间多次发育的陆内-陆缘裂谷构造环境的活动产物,并相应的配套发育了裂陷槽封闭、陆缘增生及同构造岩浆活动造山等地质构造事件,体现了多次开合、多旋回造山的构造体制.  相似文献   
824.
付金存  李豫新 《地理科学》2014,34(9):1093-1098
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框架,从人口与产业集聚匹配性的视角分析了新疆地区差距形成的微观机制,通过引入内含空间因素的测度指标,对新疆地区差距现状及其演进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新疆地区差距是集聚机制作用下人口与产业(进而产出)集聚不匹配的结果,在此机制作用下,新疆地区差距呈现明显的梯度特征,各梯度之间差距明显,其中第一梯度和第四梯度地区人口与产业集聚的不匹配是新疆地区发展失衡的主要动因。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未来新疆政策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立足其特殊区情,先“动钱”、再“动人”,通过集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逐步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25.
利用天津测震台网产出数据,研制基于ACCESS数据库的地脉动处理系统,系统采用FTP协议自动获取地脉动数据并对其进行计算,将计算得到的RMS(速度均方根)值存储到数据库中,提供数据查询、变化曲线绘图等功能。根据设定的台站平均阈值,将超出一定范围的数据以红名显示以达到突出异常的目的。  相似文献   
826.
利用太阳能供电系统解决天津市部分台站无法接入交流供电的问题,对部分台供电系统进行改造,采用复合式供电模式,避免农忙或雷雨季节停电问题,以提升台网整体数据传输连续率。  相似文献   
827.
付晓东  盛谦  张勇慧  冷先伦 《岩土力学》2016,37(4):1171-1178
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对大规模工程问题的数值模拟耗时太长,其中线性方程组求解耗时可占总计算时间的70%以上,因此,高效的线性方程组解法是重要研究课题。首先,阐述了适用于DDA方法的基于块的行压缩法和基于试验-误差迭代格式的非0位置记录;然后,针对DDA的子矩阵技术,将块雅可比迭代法 (BJ)、预处理的块共轭梯度法 (PCG,包括Jacobi-PCG、SSOR-PCG) 引入DDA方法,重点研究了线性方程组求解过程中的关键运算;最后,通过两个洞室开挖算例,分析了各线性方程组求解算法在DDA中的计算效率。研究表明:与迭代法相比,直解法无法满足大规模工程计算需要;BJ迭代法与块超松弛迭代法(BSOR)的效率差别不大,但明显不如PCG迭代法。因此,建议采用PCG迭代法求解DDA线性方程组,特别是SSOR-PCG值得推广;如果开展并行计算研究,Jacobi-PCG是较好的选择,当刚度矩阵惯性优势明显时,BJ迭代法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828.
东北地区背景噪声的Rayleigh和Love波相速度层析成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位于东北地区的122个宽频地震台站的18个月记录的三分量连续地震噪声数据,采用互相关方法提取了Rayleigh和Love波经验格林函数,并利用时频自动分析技术获取了相应的相速度频散曲线.通过反演频散曲线,获得了Rayleigh和Love波周期为8~35s的二维相速度分布.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相速度的分布存在横向和垂向的不均匀性.短周期的相速度分布同地表地质构造密切相关,松辽盆地及山间沉积盆地呈现低速异常,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及东部的一些山岭显示高速异常.随着周期的增加,位于中间的松辽盆地变为高低速相间,两侧的造山带呈现低速异常.这种异常的转变,可能是受构造活动或者莫霍面深度的影响.另外,在周期为20~35s频段内,Rayleigh和Love波同一周期的相速度在松辽盆地和位于吉林地区的郯庐断裂带表现不一致,表明可能存在径向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829.
选用佛子岭地震台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记录的607个地方震事件,利用数字与模拟观测系统,对同一地震事件数字与模拟记录震级进行统计,做回归分析,计算两者偏差值,从震级偏差频次分布、震级偏差与震中距关系出发,比较差异性。结果表明,数字记录震级与模拟记录震级线性相关显著,经过拟合公式校正,固定常数校正和震中距校正,数字记录震级与模拟记录震级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8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