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吉林金龙顶子火山空降堆积物体积估算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梯形法、对数坐标直线交叉法、厚度对数-面积平方根法对吉林龙岗金龙顶子火山四海期空降堆积物的体积进行了估算,结果分别为0.096 km3,0.138 km3,0.109 5 km3,与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开发的火山喷发模拟软件模拟的结果(0.105 km3)相近。对比分析认为;梯形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忽略了最后一条等厚线与零点等厚线间的体积,从而低估了实际喷出量;对数直线交叉法虽然减少了厚度与面积间的非线性相关性,但获得的两条直线具有相当大的主观性;厚度对数-面积平方根法是在空降堆积物随着远离火山口呈指数性减薄的事实基础上提出的,是比较准确的体积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32.
内蒙古阿尔山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频繁,喷发期次可划分为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最新喷发时间约为1 900 a B P,具有再次喷发的可能。为了探讨活火山源区地幔流体的分布特征,利用中子活化分析和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分析技术,对阿尔山地区全新世玄武岩及其幔源包体的稀土、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地幔包体矿物及其熔融包裹体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中子活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玄武岩具有相同的稀土配分模式,其中,Σ8REE=96.93~114.94,Eu/Sm=0.32~0.37,(L a/Lu)N=8.89~12.52;不相容元素蛛网曲线整体右倾,B a,T a,Sm具正异常,T h,Z r具负异常,没有明显的S r异常,说明岩浆上升过程中很少演化和分离结晶;不同产地地幔岩包体中不含包裹体的同类矿物的REE组成相近,反映了不同活火山的地幔源区REE组成特征相同;不同产地地幔岩包体同类矿物及其内部包裹体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分析表明具有相同的微量元素曲线分布形态;这些特征说明阿尔山活火山群分布区地幔流体不存在显著的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33.
依据盆山耦合思想、最新地震解释数据对准噶尔盆地腹部车-莫古隆起的规模和性质进行了构造解析;根据古隆起的构造特征设计平面实验,对其主要发育过程进行了一组相似性尺度物理模拟。综合结果表明:(1)盆地北部受阿尔泰褶皱山系影响,沿陆南-滴水泉断裂带一线存在一条隐伏走滑断裂,其在侏罗纪活动时于浅层形成以陆北断裂和夏盐1井、石南、滴水泉断裂为边界的右旋走滑断裂带;其与盆地南缘边界压扭性断裂带整体上构成左阶右行式断裂组合,且均为深大断裂;(2)走滑边界对于其内部的断块变形具有调整改造作用,车-莫古隆起是受盆地南北两侧的两条右旋压扭性走滑断裂带的夹持下斜向挤压而形成的;(3)侏罗纪末古隆起分布北部达三个泉凸起的北缘,东北部达陆南凸起南缘,西北部边界可达克-夏断阶带东缘,西南部越过红车断裂带抵车排子凸起西部,包含车排子凸起在内,整体为"S"形。  相似文献   
34.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的构造演化特征及其成因模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钻井层位标定、区域地震剖面解释追踪,侏罗系各组原始沉积厚图的变化特征,详细地圈定了车-莫古隆起不同时期的分布范围.结合构造演化史剖面、侏罗系各组残存地层展布特征、层系超覆、尖灭现象综合分析,将车-莫古隆起的演化划分为初始发育(Jls)、逐渐隆升(J2x)、强烈隆升(J2t)、剥蚀改造(J3)、隐伏埋藏(K-E)、调整定位(N-Q)6个阶段.卷入古隆起的断裂、褶皱组合关系表明车-莫古隆起的形成机制与其南、北缘两大右旋压扭性走滑断裂带成生演化相关.沙箱模拟实验证明车-莫古隆起是在NW300°斜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35.
北祁连东段新元古代火山岩的发现及其特征和形成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5万石门川幅、老龙湾幅区域地质调研结果表明 ,北祁连东段上吊吊坡地区存在新元古代火山岩 ,Sm- Nd同位素测试结果为 72 3.1± 2 5.0 Ma。地球化学特征揭示该套火山岩为拉斑玄武岩系列 ,稀土、微量元素特征及 Nd同位素特征证明其形成于岛弧环境 ,它是中国大陆在元古代晚期固结过程的产物 ,与当时华北陆块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相一致  相似文献   
36.
米家山隆—滑构造是在古浪运动造山前期伸展体制下形成的。隆—滑构造的内核隆起由顺基底与盖层之间的接合面呈席状同构造侵位的马黄沟梁单元组成。由于花岗岩的局部隆起,在阴沟群变质岩系内多层滑脱型韧变带与流褶层形成的同时,因变形分解作用,导致火山岩透镜体与韧变带及流褶层相间分布的格局。在古浪运动收缩体制下,米家山岩体呈塑性底辟式再就位,从而形成泉沟单元。晚期的祁连运动产生的构造形迹横跨叠加于古浪运动构造形迹之上,最终使米家山深成岩体分布于穹形构造核部。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三叠系不同组段顶面构造图分析和主干地震剖面解释,认为川西坳陷孝泉—丰谷构造带具有走向分带、垂向分层变形特征。该构造带走向上可划分为孝泉、新场、合兴场、丰谷等4排北东东向雁列式滑脱褶皱带,与合兴场—石泉场近南北向背斜构造带近直交;垂向上以雷口坡组内膏盐层为界分上、下两个构造层,上部构造层发育滑脱断层及其相关的褶皱构造,下部构造层产状平缓,断层、褶皱构造不发育。多组平面、剖面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孝泉—丰谷北东东向滑脱褶皱带可能是在龙门山褶皱隆升产生的北西向挤压应力和秦巴山系褶皱隆升产生的近南北向挤压应力联合作用下形成的;合兴场—石泉场近南北向构造带可能是在北西方向的应力单独挤压作用下形成的;雷口坡组内膏盐层在空间上不均衡分布是产生走向分带、垂向分层变形的主控物质因素。  相似文献   
38.
全英文教学的开展是我国高等教学国际化教学发展的产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于2018年秋季开始招收全英文授课的留学生班,《普通地质学》是该班留学生第一门专业必修课。在此背景下,作者开展了《普通地质学》全英文理论与实践教学。文章系统回顾了该门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历程,重点总结了针对大多数母语为非英语的留学生开展全英文教学中的体会与经验,详细阐述了在教学方法与考核模式等方面的新做法与新探索,以供其他地质院校在实施《普通地质学》全英文教学过程中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9.
东濮凹陷是一个研究程度较高的含油气区,前人在构造变形研究方面多注重于伸展变形的几何学分析而忽略了形成机制中走滑分量的作用。本文在对区域地质背景和东濮凹陷构造特征分析基础上,设计平、剖面砂箱实验对该凹陷的构造变形进行伸展-走滑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具走滑性质的断裂组合形成的构造样式更加复杂多样,走滑断层弯曲会产生挤压或伸展分量,在相邻的区域内形成局部的凹陷和隆起,主动盘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断裂组合;(2)在区域NNW—SSE向伸展变形下,形成了东濮凹陷两洼一凸的近对称格局,基底深断裂的张扭性开裂加速了凹陷的形成,主断层上、下盘均有明显的活动;(3)受基底断裂活动影响,大约Es~2-Ed沉积期凹陷存在一个明显的右旋走滑变形期,在凹陷的中部隆起带上出现了负花状、火焰状等典型走滑构造样式,走滑变形具有阵发性特点。  相似文献   
40.
分层伸展叠加变形是裂陷盆地演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的构造地质现象,是裂陷盆地构造地质研究和油气成藏研究的热点。目前有关分层伸展叠加变形的研究仍处于几何学描述阶段,缺乏对其动力学演化过程的解析。本文采用构造地质研究领域中新兴的模拟方法——离散元,通过构建离散元模型模拟研究分层伸展叠加变形的断裂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上下两套伸展断裂系统之间是否存在韧性滑脱层(泥岩层或膏岩层)是分层叠加变形的主控物质因素;(2)中间韧性地层隔断了下部断层向上的继承性发育,从而形成上下两套断裂系统分层伸展,垂向上叠加的变形特征;(3)受韧性地层侧向牵引作用影响,上部断裂系统的横向展布明显扩大;(4)在相同岩性条件下,降低伸展速度会显著降低两侧断层发育的差异性,但不会改变垂向上分层伸展的变形特征。研究解析了分层伸展叠加变形的动力学演化过程,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分层伸展叠加变形机制及其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