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77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313篇
地球物理   209篇
地质学   573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30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6篇
  1980年   16篇
  1974年   14篇
  1964年   10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20篇
  1957年   26篇
  1956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青海省暴雨洪涝气象灾害特征分析及其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984-2009年青海省暴雨洪涝气象灾情资料分析,发现青海省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出现在每年的汛期,且6-8月为高发期。暴雨洪涝灾害由大到暴雨造成,具有强度大、突发性强、先兆特征不明显、落区离散、时空分布不均匀等特点;本文总结分析了引发青海省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发展的天气条件,归纳总结了其综合预报指标,并在实际业务工作中得到较好的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992.
对克孜尔水库跨断层垂直形变近40年的资料和水平形变近32年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跨断层形变的变化速率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根据数据序列走势,变化速率的不同可分为6个阶段;②水库施工对跨断层形变有一定的影响,水库蓄水对跨断层形变有显著的影响;③水库蓄水达到正常库容量后的新平衡状态下,跨断层形变速率变化几乎是无干扰背景下变化速率的2倍;④区域应力场的增强对跨断层形变趋势性转折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993.
新疆和田阿拉玛斯矿床中的软玉矿体在花岗闪长岩和白云质大理岩中以脉状和透镜状产出。花岗闪长岩和白云质大理岩之间出现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布的软玉分带结构,这种分带包括镁铁尖晶石、透辉石、透闪石、青玉、青白玉、白玉和蛇纹石化白云质大理岩等矿物分带。采用电子探针和ICP-MS对这些白玉、青白玉和青玉的分带进行分析。这些软玉中的Cr (Cr=8.95×10-6~178.7×10-6) 和Ni (NiO=0.05×10-6~3.95×10-6) 的含量远低于与蛇纹石有关的软玉中的相关含量(Cr2O3=0.07%~0.43%,NiO=0.08%~0.36%)。软玉化学成分显示从白玉、青白玉到青玉的颜色变化主要与Fe元素的含量升高有关而与Cr、Mn等元素的含量关系不明显。花岗闪长岩和白云质大理岩之间的矿物分带显示了软玉分带的形成温度从高温到低温的变化、矿物从无OH-到含OH-的变化和透闪石颗粒从青玉到白玉不断变小。这些地质特征尤其是软玉分带现象表明了阿拉玛斯矿点是一个与白云质大理岩有关的接触交代成因的透闪石质软玉矿床。  相似文献   
994.
在对内蒙古索伦地区中二叠统哲斯组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和暗色泥岩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干酪根类型和热演化的特征.暗色泥岩累积厚度达640m.总有机碳(TOC)的含量在0.38%~1.78%之间,TOC大于0.6%的样品占98%.有机质类型为Ⅱ~Ⅲ型.Tmax在354~548℃之间,Ro平均值3.24%,表明干酪根演化进入高-过成熟阶段.研究中还发现,S1+S2(<0.2mg/g)和IH(<16mg/g·c)都很低.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是,烃源岩已经经历过极高的热演化和排烃过程,排烃发生在晚二叠世和早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995.
水库裂缝开合情况对于水库的安全运行极为重要.将主成分分析法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结合在一起,进行水库裂缝开合度的预测.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相耦合的模型可以很好的反映环境因子(水压力因子、温度因子、时效因子)与水库裂缝开合度之间的非线性函数映射关系.同时利用Matlab软件对新疆某寒区水库裂缝的开合度进...  相似文献   
996.
根据喀什气象站19712010年历史气候资料,分析了喀什市40年沙尘天气的发生规律以及沙尘天气与月降水量,月平均风速,月平均气温等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喀什市20世纪80年代沙尘天气发生日数最多,从19712010年历史气候资料,分析了喀什市40年沙尘天气的发生规律以及沙尘天气与月降水量,月平均风速,月平均气温等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喀什市20世纪80年代沙尘天气发生日数最多,从19712005年沙尘天气发生日数呈波动下降趋势,1985年最高,共出现沙尘天气272d,但2006年以后沙尘天气发生次数有所增加;发生沙尘天气最多的季节是春季,其次是夏季,秋季较少,冬季最少。每年4月沙尘天气出现最多,1月沙尘天气出现最少;沙尘天气发生次数与月总降水量、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风速之间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是沙尘天气发生的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选用新疆16座主要旅游城市1961—2012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和水汽压等资料,根据饱和水气压与温度的关系计算出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对湿度,以学者特吉旺(W.H.Terjung ,1966)[1]提出的舒适度指数和四川省地方标准规定的9级等级划分方法为基础,根据新疆地区独特的的气候特点,对舒适度指数的区段进行重新划分,计算出各个地区的舒适度指数;其次,分析各个地区各年各月的舒适度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果:(1)新疆主要城市的气候舒适度大小在25~75之间,与新疆的气候条件比较吻合;(2)乌鲁木齐1-3月和11-12月比较寒冷,基于温湿指数旅游舒适度指数较低,夏季5-9月凉爽舒适,适宜旅游;(3)吐鲁番以南的城市,适宜旅游的时间多出现在春季的4-5月以及秋季的9-10月,舒适度指数高,有利于发展旅游业;1-2月和12月天气冷或偏冷、6-8月天气炎热,旅游舒适度指数相对较低。吐鲁番5-8月舒适天数虽然相对较少,但是以酷热火焰山著称,也易发展旅游业。(4)南疆地区适宜旅游的时间是4-10月,1-2和12月天气寒冷又干燥,基于温度湿度的旅游舒适度指数较低。(5)16座城市的舒适度比较高的时间集中在4月、5月、9月、10月的春秋两季;(6)新疆的舒适天数正在逐年上升,不舒适天数正在逐年下降;(7)将16座城市舒适度指数的月变化用饼状图标注在新疆地图上,为希望到新疆游玩的旅客提供了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998.
一次高空槽与西南涡耦合造成的华北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7月18-20日西南低涡东北上影响华北,造成了华北地区大范围大暴雨过程。本文利用NCEP/NCAR 1o×1o再分析场资料,分析了本次西南涡北上加强的原因和造成河北大暴雨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西南涡是这次华北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暴雨的持续与西南涡和中纬度高空槽(低涡)的耦合过程密切相关;高、低空急流相互作用,有利于低层上升运动的发展和加强;高空湿位涡扰动下传,使得西南低涡发展加强;暴雨发生时,其上空正涡度中心和强散度中心相耦合,强的上升运动对低层水汽辐合抬升产生暴雨十分有利;中低层的高能高湿为低涡的发展和暴雨的维持提供了能量和水汽。  相似文献   
999.
作为飞机环控系统与主发动机起动的气源,以目前广泛应用的带负载压气机结构APU(Auxiliary Power Unit)为研究对象,进行引气特性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研究。首先介绍了APU结构与引气工作特点,然后分析了建模时喘振控制阀SCV(Surge Control Valve)控制方法与APU共同工作机理,最后采用部件法建立了该类型APU引气计算数学模型。以某型APU为对象进行数值仿真并与实际试车数据比较,计算误差小于3%,表明所采用的建模方法是正确的,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满足工程需求。   相似文献   
1000.
新疆天山北坡中部一次冰雹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自动站资料和石河子CINRAD/CC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2010年7月11日发生在新疆天山北坡中部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冰雹天气发生在巴尔喀什湖低涡的环流背景形势下,较好的水汽条件、对流不稳定条件、0oC层和-20℃层的适宜高度以及较强的垂直风切变促使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发展,同时山区和平原交界处的地形和热力不稳定作用对对流风暴的触发和发展成为冰雹云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多普勒雷达PUP产品的分析得出:这次强对流天气在组合反射率因子(CR)图出现了中心强度为63dBZ强对流单体和大面积〉50dBZ的强回波区;在反射率因子剖面(RCS)上表现为60dBZ强回波区的高度已达到5km,50dBZ强回波区的高度达到7.3km,整个回波顶高度达到12km的强回波墙,十分有利于冰雹的形成;在冰雹发生前期,平均径向速度图上出现了中气旋,促使对流风暴单体加强和维持;在冰雹形成区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等特征;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的跃增及其密度〉3.5g/m3十分利于冰雹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