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296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塔里木盆地多期改造-晚期定型复合构造与油气战略选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关键构造变革期制约,叠合盆地具有分期差异变形特征。从变形角度分析,塔里木盆地可以追溯出5期主要的构造改造作用,即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印支-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并影响塔里木盆地的发展演化历史。通过对塔北、塔中和库车已知油气聚集区解剖表明:古生代多期改造形成的断裂、褶皱、隆升、剥蚀和岩溶作用,对台盆区巨型海相碳酸盐岩古岩溶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中、新生代多期改造过程,对前陆褶皱-冲断带大规模油气聚集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这些已知油气聚集区带都是在喜马拉雅晚期最终定型的,总体构成多期改造-晚期定型复合构造油气聚集模式。综合分析了塔里木新区分期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在此基础上,依据叠合盆地多期改造-晚期定型构造模式,对塔里木新区进行了区块评价和油气战略选区,认为巴楚隆起、麦盖提斜坡和西昆仑山前褶皱-冲断带是近期油气勘探突破的首选地区,塔东地区、塘古巴斯坳陷和阿瓦提断陷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22.
利用 Gresens( 1967)质量平衡方程及 Brimhall等 ( 1987)提出的元素不活动组份ΔX- fv 图解 ,对复杂热液成矿体系的元素不活动组份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了复杂体系内部各个子体系间元素不活动组份及体积变化上的差异。并结合库布苏金矿中矿带元素不活动组份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一些矿床地质现象的形成及成矿物质来源从元素地球化学角度进行了解释和判断。  相似文献   
23.
崔强  孟宪乔  杨少春 《岩土力学》2016,37(Z2):195-202
扩径率和入岩深度是影响岩基挖孔基础抗拔承载特性的两个重要因素。通过开展8个不同扩径率、不同入岩深度挖孔基础的现场真型上拔静载试验,从荷载位移变化规律、抗拔承载力和地基岩体破坏模式三方面分析了扩径率与入岩深度对基础抗拔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扩径率对荷载位移曲线初始线性阶段影响显著。采用图解法分别获得代表基础低、中、高3种承载能力的抗拔承载力QL1、QDLI、QL2,分析表明,随着扩径率与入岩深度的增加,基础抗拔承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两种因素对基础承载力影响机制不同,扩径率可明显提高初始弹性阶段的承载力QL1,而入岩深度可明显提高塑性阶段的承载力QDLI和QL2。通过分析地基破坏时地表岩体裂缝的分布特征,得出岩基中上拔岩体的破坏模式与基础结构型式无关,均是从基底开始出现裂缝,沿着一定角度的开口延伸至地面,直至地基发生破坏,并且破坏范围随着入岩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综合考虑基础施工安全性、经济性和机械化程度,建议优先选择加深入岩深度的措施来提高基础抗拔承载力。  相似文献   
24.
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U-Pb法是国内目前最重要的同位素测年方法.通过分析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的基本原理、不同成因锆石的特征及常用测试技术,综述了该方法在母岩形成年龄、地质演化事件、碎屑沉积物来源、沉积时代等方面的应用.指出锆石微区U-Pb年龄测定技术的引进对我国的地质科学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其应用领域仍在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25.
三叠纪是塔里木盆地区域应力场由伸展至挤压的重大转折期,台盆区发育大型挤压坳陷盆地.经过地震层序解释,将台盆区三叠系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其顶、底界面均为区域性削截不整合面;内部除了少量削截、上超和下切谷之外,顶超是最为普遍的层序界面标志.进一步的钻井层序对比表明,层序内幕沉积演化独特,湖扩体系域普遍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其沉积物粒度粗,砂体厚;相反,高位体系域三角洲规模小,沉积物粒度细.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认为,挤压坳陷盆地的层序发育受控于逐渐增强-减弱的幕式挤压作用,湖扩体系域对应于挤压增强时期:一方面,基底挠曲沉降加剧,湖盆范围迅速扩张;另一方面,前隆和周围山系快速隆升,沉积物供给大大增加,甚至超过了可容纳空间的增加速率,导致大型辫状河三角洲的广泛发育.   相似文献   
26.
庞西垌银(金)矿床是粤西北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银(金)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床产出受前寒武系及下古生界混合片麻岩与燕山晚期花岗岩之间的接触带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严格产于断裂带内部,呈脉状、透镜状.研究表明,控矿断裂的形态、产状变化对矿体空间定位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多组控矿断裂的交叉复合是矿体加大变厚的直接原因.矿体产出与断裂构造内部特定的断裂构造岩、蚀变岩及其分带有关.  相似文献   
27.
泥石流灾害往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但由于其影响因素众多,如何合理进行危险性评判一直是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以研究项目为依托,选择泥石流流域沟谷的纵剖面形态指数作为流域的地貌特征指标,用超熵理论量化泥石流流域地貌系统的稳定性与演化趋势,并借助于模糊综合评判手段,对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价.评判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实际较为接近,为泥石流流域系统的演化趋势预测以及危险性等级划分提供了良好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8.
【研究目的】黔中开阳地区清水江组是新元古代在扬子地块边缘形成的一套浅变质陆源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组合,本文通过对陆源碎屑岩沉积特征和火山碎屑岩年代学的研究,旨在准确厘定其沉积时限、物源及其古地理格局。【研究方法】本次在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采用LA-ICP-MS分析方法对其顶部沉凝灰岩碎屑锆石进行U-Pb年龄测定,并进行区域地层对比。【研究结果】测得锆石U-Pb年龄主要分为两组,即古元古代2488~1821 Ma和新元古代838~779 Ma,最小年龄组的加权平均值为(802±24)Ma,火山碎屑含量的统计结果显示该时期的岩浆活动存在明显的幕式分布特征和周期性;区域地层对比结果显示黔中开阳地区出露的清水江组与铜仁江口、印江地区所出露的相似,可能相当于黔东南地区清水江组的底部。【结论】黔中地区清水江组最晚的沉积时限为800 Ma左右,物源主要来自扬子陆块西缘的川滇黔地区,其丰富的火山碎屑可能来自新元古代中期超大陆裂解过程中构造-岩浆活动的第二幕至第三幕,并在随后的雪峰运动中发生海陆转换,形成了南高北低、呈北东向延伸的古陆,奠定了新元古代中期南华纪的古地理格局。  相似文献   
29.
葡萄-花边结构是全球震旦系灯影组二段中发育的一种独特标志性沉积构造,其成因机制与沉积模式具广泛争议。四川盆地灯二段宏观-微观岩石学特征以及地球化学等研究表明:(1)四川盆地灯二段葡萄-花边结构是震旦纪“文石-白云石海”环境准同生期高频海平面波动下岩溶作用的产物,微生物岩在岩溶空间规模的非均质性最终决定着葡萄-花边结构形态分异特征,即形成不同形态的纤维状胶结物(FSD+FFD或FSD+RFD)。(2)葡萄状结构和花边状结构发育丰度与微生物岩组构(MM)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其中葡萄状结构主要由束状正延性白云石(FSD)及束状负延性白云石(FFD)组成,通常发育在四级旋回基准面底部的颗粒白云岩和顶部的凝块石白云岩层段;花边状结构由束状正延性白云石和放射状负延性白云石(RFD)组成,主要发育在以四级旋回基准面中部的纹层-叠层石白云岩层段。因此,灯二段微生物岩组构纵向上多旋回特征和间歇性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共同形成了灯二段葡萄-花边优质白云岩储层的多级、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30.
乔日新 《物探与化探》1986,10(2):134-139
作者通过几年的实践工作,认为在众多的突出航磁局部异常方法中,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剩余异常法和水平微商方法。文章通过几个实例介绍了这两种突出局部异常的方法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