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220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240篇
地质学   510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30篇
  1977年   49篇
  1976年   62篇
  1975年   14篇
  1974年   22篇
  1973年   8篇
  1966年   7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5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于2007年10月15—2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第四届委员会换届暨学术讨论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鸿基国际旅行社协办,主管部门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和挂靠单位地震预测研究所对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给予了很大关注,对会议的召开提供了大力支持。四川省地震局王力副局长到会祝贺,监测处杜斌副处长、监测中心杨贤和副主任出席了会议;地震预测研究所科技发展处杨林章处长参加会议,和与会代表一起进行研讨。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壳应力研究所、防灾科技…  相似文献   
72.
一、前言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西卩南北走向的一条主要山脉。该区震旦亚界过去积累了很多资料,文化大革命以来,通过1∶20万区测和矿产普查,取得了不少新成果和新认识。尤其近两年来,通过编制地层表工作,使资料更加系统化,问题也较明确,为进一步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介绍的是我所采用的一种生产金刚石微粉的新装置。它的特点是爆炸能量获得了两次利用。因此,产量高,成本低。比目前国内外所采用的单飞片装置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74.
干热风是我国北方小麦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从黄淮平原,经河西走廊(下称河西地区),到南疆盆地北缘及北疆盆地南缘这条纬度带内,常出现干热风。有些地方称它为“火风”、“热风”、“干旱风”。 提到干热风,人们还往往把它和干旱相提并论,因此有必要指出干热风和干旱的联系及区别。干热风和干旱有地理及气候背景上的联系,即在干旱地区和长期干旱的情况下,最常出现干热风天气。但干热风是一种持续较短的特定的天气现象。此外,作物受害的症状也不一样,受干热风影响,植株很快地由上往下青干,而干旱则是慢慢地由下往上黄枯。 在小麦的扬花灌浆期,如果连续几天出现干热风天气,常常会使小麦青干逼熟,茎叶干枯,呈灰绿色,叶片萎蔫卷曲,籽粒干瘪。受干热风危害的作物主要是春冬小麦,此外,还会造成青棵青干瘪粒,棉桃脱落,玉米及豆类作物减产等。 干热风的特征 河西地区,特别是地处沙漠边缘的民勤、金塔地区的干热风,对作物危害较重。其危害的关键期一般是在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东部略早,西部稍迟。  相似文献   
75.
我们在研究武夷山区降温强度时,发现冷空气降温强度并不是地面最大,而是随拔海高度升高而增强,在1.000—1,200米处达到最大,以上又开始减弱,即出现极大值型的分布。这种现象对冷空气活  相似文献   
76.
该矿区的基性~超基性岩体不整合侵入于片麻岩中。东侧及中段出露地表,形成坡度40°~50°的山坡;西北部为厚30米左右的第四系砾石层覆盖;南端隐伏于数至数十米片麻岩之下,而片麻岩上又覆盖有厚达40至70米的第四系砾石层。岩体在平面上大体呈椭圆形,长约700米,宽约400米,剖面如图1所示,不同地段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77.
1979年7月9日18点57分23.1秒,江苏省溧阳县发生Ms=6.0地震。据江苏省地震局测得:微观震中为北纬31°27′,东经119°15′,震源深度约12公里。宏观震中位于上沛公社石家圩与东塘村附近。震中烈度为Ⅷ度。 1974年4月22日在靠近这次震中处,曾发生Ms=5.5地震,即微观震中在北纬31°27′,东经119°19′宏观震中在这次宏观震中之西北胡家边一带。这两次地震在震害上有共同点和差异点。分析这两次地震震害资料,得出以下几点认识,供重建家园参考  相似文献   
78.
中国第一批大地热流数据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叙述了观测大地热流的方法和仪器, 其中包括在钻孔中测定温度的半导体热敏电阻井温仪和在室内测定岩芯标本热导率的装置.给出了最近几年在华北地区11个地点的16个钻孔中取得的温度和热导率数据以及计算热流值的结果.初步讨论了热流值分布与本区复杂地质条件之间的关系, 如中国北部及东部地区热流值与世界同类型地质单元相比较具有较高值和较大分散性的可能解释.   相似文献   
79.
1920年12月16日的海原大地震,其震级为8.5级,它是世界上大陆内部罕见的特大地震之一。为了今后逐步探索这类大地震的预报问题,需要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本文拟讨论该次大地震的一些孕育特征。  相似文献   
80.
发刊词     
根据全国科学大会的精神,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及“在二十四小时以前预报出五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在各级领导的热情关怀下,西北地区地震工作者创办了《西北地震学报》,现在正式发刊了。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地震活动区之一。西北地区的地震工作,虽然个别学者在解放以前对一些大地震进行过零星的考察,但真正的地震科研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