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河南西峡盆地上白垩统马家村组沉积厚度巨大,达1 960 m,由辫状河沉积、曲流河沉积和湖泊沉积组成。在河流与湖泊沉积中,发育丰富的遗迹化石,共6种类型,分别为Skolithos linearis、Cylindricumichnosp、Palaeophycus tubularis“J”形潜穴、垂直分枝潜穴和垂直螺旋潜穴。从形态分析,大多数为居住迹,按照遗迹化石产出岩层的岩性、扰动特征和残留遗迹等总体特征,将所发现的遗迹化石层划分为两类遗迹组构,即软底组构和僵底组构。前者主要发育在纹层状极细砂岩和粉砂岩中,潜穴密度大,属种单一,包括Skolithos组构和Palaeophycus组构;后者主要发育在厚层泥岩中,潜穴密度较大,类型稍多,包括由Cylindricum ichnosp、垂直分枝潜穴J形潜穴和垂直螺旋潜穴所组成的遗迹组构。与报道过的其他地区陆相遗迹化石的对比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河流沉积中的组构特征在白垩纪有明显变化,而浅湖沉积中的遗迹组构表明造迹生物的扰动能力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中医妇科学病案库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级中医妇科学专业研究生6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观察组应用病案教学法,对照组未应用病案教学法。根据《中医妇科学》考试成绩比较教学效果,对观察组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中医妇科学》考试成绩观察组为(85.27±7.85)分,对照组为(77.04±8.23)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病案教学十分满意者5名(16.67%),满意者20名(66.67%),一般满意者4名(13.33%),不满意者1名(3.33%)。结论:该病案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教学效果,且学生满意度高,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23.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WRF模式对2008年7月17—19日发生在山东省的台风远距离暴雨水汽输送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环流不仅有利于低纬度西太平洋水汽输送到山东内陆地区,而且迫使来自孟加拉湾的气流强度和方向发生变化,进而对远距离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产生重大影响;台风环流对鲁东南地区的水汽贡献远大于鲁西南地区,移除台风环流能间接地增强鲁西南地区的水汽供应;台风环流使远距离降水区水汽辐合范围集中,辐合强度增强,从而增强降水强度。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骨旁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我院2例骨旁脂肪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2.例骨旁脂肪瘤,男女各1例,分别位于右侧股骨上段、左侧胫骨中下段骨旁软组织内。X线表现为骨旁软组织内的透光肿块;CT、MRI表现为骨旁脂肪密度或脂肪信号、有包膜的椭圆形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楚;邻近骨皮质形成突向肿瘤内部的珊瑚礁状或树枝状骨性突起。结论:骨旁椭圆形脂肪性肿块,伴有骨皮质突向肿块内的珊瑚礁状、树枝状骨性突起为骨旁脂肪瘤的影像学特征,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弱交汇条件下利用PixelGrid系统实现稀少控制点区域的卫星影像的)L4*--r~,t正方法。阐述了操作流程以及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对纠正后的影像做出精度检测并给出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6.
三肇凹陷东部姚家组一段葡萄花油层为本区主要储层和含油层位,也是区内目前增储上产的重要目的层。储层的分布与物源有密切的联系,物源体系分析是油气勘探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岩心观察描述以及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研究,从重矿物组合、ZTR指数变化特征、泥岩颜色区域分布以及砂体展布特征等方面对物源方向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三肇凹陷东部姚家组一段葡萄花油层物源体系,并对每个物源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厘定,为下一步沉积体系的精细研究和储层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琼东南盆地崖城地区流体包裹体特征和油气充注期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储层流体包裹体研究是油气充注期次分析的重要手段。对琼东南盆地崖城地区下第三系崖城组和陵水组砂岩储层5口钻井岩芯样品进行包裹体镜下显微观察、荧光分析和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测量,表明该区下第三系主要发生过两期油气充注:第一期充注油气主要发淡黄色荧光,以液态烃包裹体和气液两相烃包裹体为主,伴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130~160℃,根据区域埋藏热演化史推断油气充注时间为晚中新世-早上新世。第二期充注油气主要发淡蓝色荧光,以气态烃包裹体、气液两相烃包裹体和气液固三相烃包裹体为主,伴生盐水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为160~190℃,充注时间应为第四纪。  相似文献   
28.
丛源 《地质与勘探》2012,48(4):790-798
[摘 要]金窝子金矿是新疆东部重要的金矿床之一,其赋矿围岩为上泥盆统金窝子组火山碎屑岩-沉积岩和金窝子片麻状花岗岩。前人研究显示金窝子片麻状花岗岩形成时代为356~392Ma,变化范围较大,且与金窝子组底部有片麻状花岗岩砾石的地质事实不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金矿床成矿作用和成矿地质背景的研究。金窝子片麻状花岗岩准确时代的确定,是研究该金矿成矿规律和构造岩浆演化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本文采用高精度LA-ICP-MS 方法对金窝子片麻状花岗岩进行锆石U-Pb 定年和Hf 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片麻状花岗岩岩浆结晶时代为429.1±2.7Ma,形成于中志留世,结合野外观察认为岩体时代应早于金窝子组地层,两者为不整合关系。锆石的εHF(t)值和Hf 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分别介于-3. 5~+1.2 和2545Ma~3072Ma 之间。地球化学资料显示,片麻状花岗岩轻稀土(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 Rb、Th 和K) 相对富集,Nb、Ta 和Ti 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A/ CNK 在1.13~1.14之间,具有高K 钙碱性系列岩石的特征和岛弧钙碱性岩浆活动的特征,该岩体的形成与南天山洋早古生代晚期的闭合以及后来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的碰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9.
周玉凤 《地球》2011,(10):59-62
今年6月11日,华润集团为了游艇会开发项目,在有关部门的批准以及有关专家的帮助下,“成功移植”了1.5亩水椰。三个月过去了,这些被移水椰无一逃脱死亡腐烂的厄运。  相似文献   
30.
周玉凤 《地球》2011,(12):93-95
博物馆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孟庆金引用了荷兰社会学家努言的一句名言来解答:“博物馆是一个以特殊方式邀请人们对人类为追求真、善、美所做的努力进行反省和思索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