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152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214篇
海洋学   7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结合一次比较典型的华南前汛期暴雨过程,对目前常用的几种雷达回波反演技术进行比较,试图得到一种适用于华南区域高分辨率模式的技术方案。首先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水凝物反演技术对短期降水预报的影响,发现基于暖雨假设构造的经验公式反演得到的云微物理量进行Nudging以后预报降水比实况偏弱,而利用LAPS系统可以反演出高层的固态粒子,这些云粒子通过冰相过程可以产生强度与实况相当的降水。仅仅引入初始场的凝结物只对第一小时降水预报改进比较明显。通过对两种不同的水汽反演技术进行比较,发现1D+3D方法反演得到的水汽场并不适用于高分辨率模式,按该方法调整初始场水汽之后反而导致降水预报效果变差,而根据雷达回波调整水汽饱和的方法却可以有效提高前6小时的降水评分,这种改进主要来自降水漏报现象的减少。总体来说,结合利用LAPS系统反演云物理量以及水汽饱和调整方法是一套比较适合华南区域高分辨率模式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2.
逾渗现象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当物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变量变化至某一阈值时,其状态发生突变,此时关键变量的临界值称为逾渗阈值。岩石在水的作用下的损伤破坏过程中存在着逾渗现象,可通过重整化群的方法来研究。本文针对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红层软岩,探讨了其在损伤过程中的逾渗现象与破坏的本质关联。通过对典型红层软岩的微观结构分析,概化出红层软岩的骨架构件和胶结物构件,建立红层软岩的重整化群模型的基本单元,将基本单元进行组合,建立出红层软岩的重整化群模型。根据重整化变换规则,推导计算出其逾渗阈值。研究表明:当红层软岩在荷载条件下的破坏临近逾渗阈值时,其内部结构发生大量破坏,软岩内部从无序损伤突变为有序损伤,继之损伤破坏加剧,由稳定破坏向非稳定破坏突变,最终导致其失稳破坏。研究对揭示红层软岩损伤破坏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针对目前双曲Radon变换Radon域能量团能量泄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稀疏约束反演算法的高分辨率Radon变换进行多次波的压制. 该方法在常规双曲Radon变换的基础上加入稀疏约束条件,应用共轭导向梯度( CGG)反演算法进行求解,能有效地提高Radon域速度谱的聚焦效果,有利于分离一次波和多次波. 模型和实际资料试算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4.
水生动物来源的抗肿瘤活性肽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生物活性肽能调节人体多种生理功能,有提高免疫、抗肿瘤、抗病毒和降血压等作用,而且肽类物质的结构类型十分丰富,有巨大的药物活性筛选潜力,是当前国际药品与保健品界最热门的研究对象和极具发展前景的功能因子[1]。在中国,生物活性肽开发利用的研究起步较晚,易杨华等[2]从棕色扁海绵(Phakellia fusca)中获得一个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的新型类环七肽的phakellistatin(Pro-Gly-Phe-ProTrp-Leu-Thr),这也是首次从产于中国海域的  相似文献   
65.
在分辨率为9 km的华南中尺度模式中引进meso-SAS方案,结合一次季风槽内的华南暖区暴雨天气过程,对原meso-SAS方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改进。利用高分辨率模式对积云覆盖比进行诊断,结果表明在9 km网格中积云覆盖比已经不能再忽略不计,因此meso-SAS要比SAS方案更加适用于该模式。原meso-SAS方案中估算的积云覆盖比大致合理,但是分布很不连续,容易导致计算不稳定,通过格点平均垂直速度估算积云覆盖比可以避免出现这个问题。对于受大尺度强迫场影响不是很明显的局地性强降水过程,原meso-SAS方案中使用的“准平衡”闭合假设会引起比较大的降水预报偏差,使用不稳定能量的松弛调整进行闭合可以有效地改善降水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尕河地区1∶2.5万水系沉积物资料处理,圈定了Cu、Pb、Zn、Ag、Au、As、Sb、Cr、Ni、Co等异常,揭示了区内异常的分布特征,评价异常的找矿意义,划分了元素组合,结合地质成矿背景,依据化探综合异常及中低温热液型元素组合特征,确定Pb、Ni、Ti的4个找矿远景区,其中优选出3号铅找矿靶区,4号钛、镍重点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67.
以93%的盱眙凹凸棒和临泽凹凸棒为载体,淀粉糖苷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分散剂,负载纳米氧化铁为活性组分制备脱硫剂。采用L18(2×73)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气体流量为10ml/min的纯H2S气体,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脱硫吸附剂进行H2S气体脱除研究。结果表明:得到的纳米氧化铁为各种晶态型氧化铁,纳米氧化铁分散均匀,且其平均粒径小于10nm,脱除H2S的最大硫容为29.98%。利用红外(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脱硫反应前后的脱硫剂进行表征并分析其脱硫机理。  相似文献   
68.
地球表面每时每刻都在经历各式各样的侵蚀作用,了解侵蚀过程及其速率大小有助于人们认识许多重要的地质作用和过程。本文介绍的内容是长江流域河流沉积物宇宙成因核素 10 Be的研究工作,目的是在于定量估算长江流域及其子流域的平均侵蚀速率,更好地理解沉积物的由源到汇过程以及评价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提供自然背景,分析样品来自于长江主要干流和支流的表层现代沉积。研究表明,长江干流 10 Be含量从金沙江流域到长江口呈现出由高到低的趋势,不同的是支流 10 Be含量值偏低而且比较稳定。这很可能受核素产生率和侵蚀速率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在长江上游干流沉积物中 10 Be含量最高,随着低含量物质的不断从支流汇入,产生\"西高东低\"的现象。10 Be侵蚀速率估算表明长江干流金沙江上游段平均侵蚀速率较低,在44.7~48.1m/Ma之间; 长江中游段(枝江至彭泽)长江干流侵蚀速率数据变化较大,在65.7~175m/Ma的范围内波动; 到长江口平均侵蚀速率比较稳定,在50~60m/Ma之间变化。与干流相比,长江支流侵蚀速率显著偏高。侵蚀速率最高的地区在大渡河-岷江流域,平均侵蚀速率在300m/Ma之上;侵蚀速率最低的区域发生在乌江流域,平均的侵蚀速率在10~30m/Ma之间。比较长江流域 10 Be和水文估算的侵蚀速率可以看出,水文估算总体上反映的侵蚀速率要普遍高于 10 Be反映的侵蚀速率。大渡河-岷江流域地表侵蚀速率高主要与构造活动、地貌发育、岩石特征以及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有关。嘉陵江、汉江等流域水文数据估算侵蚀速率明显超过 10 Be估算的结果,可能与地形地貌等地质因素对侵蚀作用的影响显著下降,以及人类长期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有关。  相似文献   
69.
北阿尔金是塔里木克拉通变质基底的主要出露区之一。对该区具有侵入接触关系的正长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正长花岗岩中的锆石多呈椭圆状,具有振荡环带结构,部分颗粒中可见老锆石残核,Th/U值较高,亏损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具有负Eu异常和正Ce异常的特点,表明该组锆石为岩浆成因。定年结果获得1903±13Ma和2506±55Ma两组年龄加权平均值,前者代表岩体的结晶年龄,后者为捕获锆石年龄,结合区域年代学资料,认为正长花岗岩岩浆侵入过程中可能捕获了太古宇米兰群的古老基底锆石。花岗片麻岩中16个测点的锆石~(207)Pb/~(206)Pb年龄集中于1802±28Ma,代表了岩体侵位时代,其余5个测点的锆石~(207)Pb/~(206)Pb年龄为1911~1951Ma,说明岩浆侵位过程中捕获了部分正长花岗岩的物质。区域地质与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北阿尔金地区广泛存在2.0~1.8Ga的构造-热事件。获得的花岗质岩石的1.9~1.8Ga的年龄结果,直接证实了北阿尔金存在约1.9Ga的岩浆作用,可能为古元古代Columbia超大陆汇聚事件在该地区的响应,为探讨塔里木板块前寒武纪构造-热事件演化历史提供了新资料。古元古代末期约1.8Ga的花岗片麻岩,代表了后造山伸展阶段的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70.
一、地质简况工作区属花岗岩为基底的第三纪断陷盆地。基底花岗岩的上覆层为第三系下含煤组 N~1地层。根据岩性特征,由下而上可分为三层:花岗碎屑岩 N~(1-1)、砾岩夹砂岩 N~(1-(2 3))、砂岩夹煤层及砾岩透镜体 N~(1-4)。含矿层位主要为 N~(1-(2 3)砾岩底部,次为花岗碎屑岩。花岗岩构造破碎带中也可见少量工业矿化。钾、钍含量很低,属于纯铀性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