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he Miocene epoch marks the most crucial period during the Cenozoic cooling trend, characterized by the Middle Miocene Climatic Optimum(MMCO) and a series of short–lived cooling events(Miocene isotope events).To understand the paleoenvironmental evolution along the shallow water shelf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Miocene, the benthic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TOC) were analyzed at Hole LF14 located in the Lufeng Sag,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Three benthic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s(e.g., the Uvigerina spp. assemblage, the Cibicides spp. assemblage, and the Cibicidoides spp. assemblage),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watermass conditions, were recognized based on Q–mode factor analysis. Early studies suggested that Hole LF14 was deposited under semienclosed bay, middle to outer shelf or even upper bathyal environment during ~18.7–4.53 Ma. The dominant Uvigerina spp. assemblage was characterized by low diversity and shallow infaunal to infaunal species, indicating a warm, low–oxygenation and eutrophic conditions since the Early Miocene to MMCO(~18.7–14.24 Ma). An abrupt sea level drop and significant faunal changes were recorded during 14.24–13.41 Ma, suggesting development of the East Antarctic Ice Sheets, which resulted in a drop of sea level and change in benthic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s along the shallow water shelf. Beyond the Uvigerina spp.assemblage, the Cibicides spp. assemblage became important during the middle–late Middle Miocene(14.24–11.54 Ma). This assemblage was dominated by epifaunal species with relative high diversity, suggesting high–energy, high–oxygenation and oligotrophic conditions with episodic supply of organic food. The dominant Cibicidoides spp. assemblage with high diversity, indicates a mesotrophic conditions with relative high–oxygen content during the Late Miocene to Pliocene(11.54–4.53 Ma). The appearance and continuous occurrence of Ammonia spp. and Pseudorotalia spp. since 10.02 Ma, may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the Kuroshio Current.  相似文献   
82.
为了探讨西藏南部江孜一带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时期海洋沉积环境的变化,本研究对采自藏南江孜甲不拉沟剖面的样品进行了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Fe2O3+MgO与TiO2、Al2O3/SiO2关系判别图显示,从晚侏罗世维美组到早白垩世甲不拉组,研究区构造运动相对平静,基本上以大洋岛弧的构造演化为主,继承性明显。Mn、Fe、V、Co、Ni、REE等指标元素和U/Th、V/Cr、Sr/Ba、Lan/Ybn、V/(V+Ni)等比值结合显示,沉积条件从维美组浅海富氧、高盐、高沉积速率的环境演化为早白垩世甲不拉组深海、水体分层、沉积速率降低、具有明显深海沉积特征的环境。地化数据分析结果总体上与岩性成因分析相一致,即从维美组砂岩的浅海相沉积到甲不拉组下部的粉砂岩和上部的钙质泥岩、黑色页岩,水体经历了由浅到深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83.
赵文金  万晓樵 《现代地质》1998,12(3):327-335
摘  要  西藏聂拉木地区早、 中侏罗世碳酸盐岩分布广泛, 岩石类型多, 海相化石丰富。 在 结构成因分类基础上, 将本区碳酸盐岩分为 3 个大类、 12 种化石碳酸盐岩微相类型, 分析了 每种微相的基本沉积条件和形成环境。 根据微相的相邻和共生关系, 建立了 4 个主要微相组 合, 解释了各种微相组合的沉积环境及其演化, 建立了藏南早、 中侏罗世的沉积模式。 通过 综合分析认为, 该地区中、 下侏罗统普普嘎组及聂聂雄拉组是大西洋型被动陆缘的产物。  相似文献   
84.
藏南古近纪前陆盆地演化过程及其沉积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藏南地区从三叠纪至古近纪经历了从洋盆(喜马拉雅特提斯)的形成、扩张、衰减、关闭,直至转换成前陆盆地的过程。被动大陆边缘阶段(T-K),在印度陆块北缘形成了从碎屑岩陆架到碳酸盐台地的沉积序列。从古近纪初开始,西藏特提斯关闭,形成周缘前陆盆地体系(由褶冲带、前渊带、前隆带和隆后盆地等单元构成)。随着褶冲带的上叠式逆冲,形成前渊盆地。当前陆推覆体进一步向印度克拉通推进时,前陆隆起亦随之逐渐向克拉通方向迁移。该带表现出一个海平面相对上升的过程,形成碳酸盐缓坡。随着前陆推覆体进一步逆冲,前陆隆起继续隆升并最终露出水面,导致其后的隆后盆地转变为半局限环境。始新世晚期,前陆盆地回返,海水从东向西逐渐退出西藏地区。生物相和沉积相是盆地沉积环境演化的物质表现,在藏南古近纪沉积中可识别出13种生物相和14类沉积相。藏南古近系的超层序,是在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背景下形成的,其沉积环境是一个构造活动极为强烈的前陆盆地。前陆盆地在剖面上具明显的不对称性,靠近褶皱山系一侧为陡坡地形,靠近地台一侧为缓坡。每个大型的三级层序都是非对称的,以发育具有独特的岩性和古生物特征的低水位体系域、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为标志。藏南前陆盆地的演化符合通行.  相似文献   
85.
万晓樵  王焯  司伟民 《现代地质》2011,25(3):401-408
白垩纪中期的全球温室气候引发的迅速同位素波动具有全球的同期性,可作为地质历史中气候变化的替代指标。在诸多陆相沉积体系中,湖泊沉积记录保存了相对连续的古气候信息,是恢复陆相高分辨率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变的有利依据。松辽盆地为大型白垩纪沉积盆地,对其研究可以提供大陆内部的古气候信息。对白垩纪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常采用全岩样品的分析手段。然而,陆相湖盆同位素组成复杂,全岩样品难免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尝试利用松科1井连续的介形类壳体为材料获取原生碳酸盐,为稳定同位素的高精度古气候恢复提供有效指标。尝试的首要工作是仔细开展采样分析、化石壳体挑选和受成岩影响样品的排除的每一步骤。在实体显微镜下精心剥离出纯净的化石壳体,然后对纯净壳体、含充填物壳体和围岩3种样品进行抽样对比,印证实验所用的介形类化石样品的可靠性,明确化石材料受成岩作用影响微弱。测试结果显示,松科1井介形类壳体碳氧同位素保存了长期连续的气候历史记录,深入研究能为中国甚至东亚白垩纪同期陆相研究提供稳定同位素标准序列。  相似文献   
86.
西藏第三纪有孔虫生物地层及地理环境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西藏南部海相第三系自下而上划分为:基堵拉组、宗浦组和遮普惹组。基堵拉组的归属直接关系到白垩——第三系的界线问题。以往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将基堵拉组归于白垩系。本次工作在该组中找到了具时代意义的化石,有双壳类、介形虫、有孔虫等。通过化石群的研究确定了基堵拉组属于古新世丹宁早期。白垩—第三系界线应位于宗山组与基堵拉组之间。通过基堵拉组的横向对比得出了该组在空间上穿时的结论。浮游有孔虫动物群的发现确定了本区最高海相层为遮普惹组上段,时代属于始新世晚期。 西藏第三纪有孔虫类型丰富。据动物群的古生态研究得出了不同时代的有孔虫生物相:丹宁期为Rotalia生物相和Textularia生物相;朗德期为Miscellanea生物相和Ranikotbalia生物相;伊普尔期至路坦丁期包括Orbitolites生物相、Assilina生物相及冈底斯有孔虫生物相;普里亚波期以Globigerina生物相为特征。据有孔虫生物相的特征及氧碳稳定同位素的测试结果综合得出了西藏南部第三纪包括两次海侵旋回,即古新世和始新世旋回。二者又分别包括两回次一级的旋回,即古新世的丹宁期旋回和朗德期旋回;始新世的伊普尔期至路坦丁期旋回和普里亚波期旋回。  相似文献   
87.
西藏南部有出露良好的海相侏罗-白垩纪地层,对采集自藏南江孜甲不拉沟口剖面甲不拉组的样品进行了高倍显微观察和照相,首次发现了具有地层标志意义的钙质超微化石.通过对化石的进一步鉴定,发现了保存较为完好的早白垩世贝利阿斯期和凡兰吟期的标准分子,还鉴定出了一些具有区域性对比意义的全球性分子和洲际分子.化石整体呈现早白垩世钙质超...  相似文献   
88.
藏南岗巴—定日地区始新世微体化石与特提斯的消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印度与亚洲板块之间的碰撞也许是自中生代末期以来所发生的意义最为深远的构造事件 ,但目前对于碰撞的起始时间尤其是陆间海相沉积最终消亡的时间的把握仍十分不确定。西藏特提斯晚期演化史的研究及其封闭时间的确定 ,可为印度与亚洲碰撞发生过程的研究提供极为重要的直接性的依据。藏南地区发育着西藏地区最晚期的海相沉积 ,岗巴—定日地区曾是西藏特提斯演化晚期——残留海盆的居留地 ,可提供关于西藏特提斯演化晚期及其最终封闭时间的良好信息。对岗巴—定日地区内始新世地层剖面作了极为详细的研究工作 ,发现并鉴定了数量较为丰富的微体化石 ,在此基础上对西藏特提斯晚期沉积环境的演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认为岗巴地区遮普惹组砂页岩段的时代与定日遮普惹组砂页岩段的时代相同或略晚于后者 ,两者基本上属同期异相沉积 ,含相同的浮游有孔虫 Morozovella spinulosa- Acarinina bullbrooki组合 ;藏南最高海相层——遮普惹组砂页岩段顶部的时代应为晚始新世 Priabonian早期 ,它代表着西藏—特提斯海在藏南最终消亡的时间。  相似文献   
89.
南海珠江口盆地BY7-1-1及PY33-1-1井晚第三纪浮游有孔虫的丰度、底栖有孔虫小泡虫超科中葡萄虫(Uvigerina)和小泡虫(Bulimina)的相对丰度(U+B含量)以及浮游有孔虫壳体的δ13C记录表明,晚第三纪期间表层水生产力总体上呈增高趋势,其中早中新世为表层水生产力较低的时期,但由N4至N8带表现为递增趋势,中—晚中新世为高生产力时期,早上新世为又一个高生产力时期。其中中—晚中新世时期本区最可能处于非上升流的高生产力地区,而早上新世为受上升流影响的高生产力地区。  相似文献   
90.
莺歌海—琼东南盆地自晚第三纪海侵以来 ,可划分出 3个二级层序和 1 3个三级层序 ,利用生物化石 (主要为浮游有孔虫 )基准面确定层序的界面年龄值 ,自上而下分别为 1 .9Ma、2 .2Ma、 2 .8Ma、 3 .4 Ma、 5.1 Ma、 6.0 Ma、 1 0 .2 Ma、 1 2 .6Ma、 1 5.2 Ma、 1 9.6Ma、 2 1 .0 Ma、2 3 .7Ma、 2 5.5Ma、 3 0 Ma。通过各层序沉积期的环境演变 ,探讨了海平面变化的周期性 ,并与同时代的全球海平面旋回作了对比。本区最高海平面时期为早上新世 ,即相当于浮游有孔虫N1 9带至 N2 1 带下部 ,其次为中中新世早期 ,相当于浮游有孔虫 N9至 N1 2 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