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352篇
测绘学   147篇
大气科学   242篇
地球物理   286篇
地质学   644篇
海洋学   167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73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大规模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是《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国土资源部把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实施"万村土地整  相似文献   
992.
一、成矿地质背景 断陷区位于兴蒙地槽褶皱区北东端,额尔古纳地块南段。属古亚洲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迭置区,主要经历了原始古陆核和大陆形成及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两大阶段。1.地层与戍矿断陷区经历了古陆核形成演化和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两大阶段。在早元古代与晚元古代,该区处于古陆核边缘活动带,形成了巨厚的优地槽型沉积建造,即下元古界兴华渡口群兴华组和上元古界倭勒根群吉祥沟组、大网子组,以兴华组地层分布居多,为一套古老变质岩系的片岩、片麻岩类。  相似文献   
993.
根据重矿物百分含量分区、岩石碎屑组分特征、地层倾角测井特征等对潜江凹陷马王庙地区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物源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马王庙地区受到北东向的汉川和北西向的汉水两个方向物源影响。在此分析基础上,结合砂岩百分含量分布特征和沉积环境详细阐述了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各个油组沉积时期不同物源的影响程度,认为马王庙地区新沟嘴组下段主要受东北部汉川方向物源的影响,西北部物源的影响次之,两物源影响交汇于马10井—马39井区附近。Ⅲ油组沉积时期研究区受到西北物源的影响较小;Ⅱ油组时期东北物源影响较前期增大,受西北部物源影响变化不大;Ⅰ油组时期仍以东北部物源影响为主,但其影响变小,而西北物源影响范围变大。  相似文献   
994.
Casey  Hubert  Alexander  Loy  Maren  Nickel  Carol  Arnosti  施秋华 《海洋地质》2010,(1):24-27,9
微生物曾多次被发现存在于那些并不利于它们新陈代谢的环境中,其来源与分布一直有待进一步研究。例如,在北极地区的海底恒冷的海洋沉积物中,发现了大量嗜热菌的存大,并通过实验估算出,平均每年每平方米有超过108嗜热菌孢子沉积。在低温条件下,它们并不显示出明显的活性,但通过水解作用和发酵作用,它们能迅速矿化有机质。值得一提的是,与这类细菌亲源关系比较近的种系多存在于地下温暖的油藏区和洋壳生态系统中,因此,了解它们的来源、分布机制及其多样性对于深海油气的寻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5.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构造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底辟构造是莺歌海盆地非常独特的地质现象,快速沉降充填地质背景、高温高压特征、区域应力作用是泥底辟构造形成的基本条件。泥底辟构造对天然气生成、运聚、成藏具有重要贡献,泥底辟构造带天然气十分丰富,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996.
生态敏感性评价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治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科学价值。本论文在RS、GIS技术支持下,采用ETM影像、土壤分布特征以及其他相关地理信息,选用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程度、土地利用现状等作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主要因子,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建立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对农牧渔交错区(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研究。该文的研究结论是:低度生态敏感区以湿地生态系统和湖泡生态系统为主,包括生态状况维持较好的草原区域,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强;中度生态敏感区以农田、草原复合生态系统为主,具有一定的生态恢复能力,能抵抗适度的人为扰动;高度生态敏感区以沙土农田、沙地草原以及湖泡周围的盐碱地生态系统为主,自我调节能力弱,相对稳定性较差。本文研究表明,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影像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区域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具有实际可操作性,评价结果合理可靠,可以为区域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以前,我们这儿遍地都是石头子儿,种啥啥不长,收成不好.现在,我家承包的地一亩比过去增加了三四百斤的收成,每亩单产已经达到1000斤,收入增加了一倍.  相似文献   
998.
宋雪茜  邓伟  周鹏  张少尧  万将军  刘颖 《地理学报》2019,74(6):1178-1189
中国公共医疗资源在层级间和地区间配置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分级诊疗改革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供需均衡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分别从全国地级市域和四川县域两个尺度分析了2015年两层级医疗资源的空间配置特征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基层和上层医疗资源均呈显著空间聚集特征,而层级间空间配置格局具有差异性。不同尺度和区域两层级医疗资源配置的决定力及其影响强度不同,上层医疗资源对外部影响因素响应强度大于基层。对上层级医疗资源配置而言,城镇化率、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是全局性因素,老龄化、地形条件和发病率为地方性因素;对基层医疗资源配置而言,人口密度是较为显著的全局性影响因素,城镇化率是重要的地方性影响因素,地形、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老龄化和发病率在部分尺度和区域有局部影响。为实现分级诊疗改革的目标,各级决策部门需以“全局性和地域性因素相结合,统一性和地方性政策相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决策机制相结合”为思路,统筹不同区域和层级医疗资源配置,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促进其均衡、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99.
选用1962—2017年(10月~次年5月)西南地区(四川、贵州、云南和重庆市)90 个地面气象观测台站的逐日降水和日平均气温实测气象要素资料,运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WTBX](CI)[WTBZ]统计出西南地区累计干旱日数和频次,并分析两者近56 a来的时空变化特征,再挑选其高、低值年进行大气环流形势讨论,最后制作差值图(均为高值年减低值年)与相关场构造的图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累计干旱日数和频次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两者的年代距平在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同为正,而在20世纪90年代同为负,其后21世纪初两者距平则相反;累计干旱日数具有5 a和9 a的年际周期变化,12 a的年代际周期,干旱频次具有8 a左右的年际周期和20 a的年代际周期;两者均在四川西部地区和云南中北部为大值中心,云南西部、重庆和贵州中东部为小值中心;高、中和低层的环流形势也缺少水汽和系统抬升等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由于道路建设基坑开挖必然对其下方及周边的地铁隧道稳定与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对与施工道路共线区域的地铁隧道进行实时监测是维持地铁安全运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本文以深圳市某快速路与地铁11号线共线监测区域长度约1000m的2标为例,针对目前地铁隧道监测范围一般在200m以内居多,超长监测范围监测范围内的多台仪器不能直接与基准点通视的经验较少的现状,提出偏心观测的多站式自动化监测系统,对地铁隧道进行高精度的实时全程监测。结果表明使用此监测方法有效指导了基坑施工,为深圳地区基坑开挖对既有地铁隧道超长影响范围的监测积累工程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变形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