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地质学   3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中之羟钒锌铅矿系国内首次发现,用化学分析、X射线法、差热、红外光谱等手段进行了研究。 矿物呈黄褐色完美的晶簇,比重6.14,成分、结构及物理性质和国外同类矿物相同。作者重点地研究了它的热相变全过程,进而指出这是一种和多金属硫化矿床有关的次生矿物。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东天山地区古生代构造演化成矿格架,将该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的分布新划分为7个带,四顶黑山发现寒武纪层状岩体,拓展了找矿空间。确认新近发现的卡拉塔格红山为上金下铜的“紫金山式”铜金矿床,成矿期为中生代,红山矿床氧化带中付针绿矾等7种矿物属国内首次发现。红山矿区中深部具寻找大型斑岩铜金矿的潜力,外围梅岭铜金矿区亦具有大型潜力。查明了白石泉—天宇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的期次与产状和空间形态。建立了图拉尔根铜镍矿区的构造格架,确定了含矿岩体的侧伏方向,浅层地震和大地电磁测深探查发现已知含矿岩体向深部变大,在北侧还发现了新的矿致异常。经两万米钻探验证,在预测区见矿厚度达50~260 m, 岩体延深加大(200 m→800 m)、延长变长(600 m→1 300 m),规模已到大型。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六四年春,在鉴定南岭地区的一些矿物标本时,发现一种棕红色的矿物,经研究认为是一种新的含锂、钙、镁和氟的亚砷酸盐矿物,并根据其产于南岭地区命名为南岭石。近年,有机会重新获得同一产地的另一些标本,进一步研究证明,它确系一种新的亚砷酸盐矿物。  相似文献   
14.
在野外系统考察及采样基础上,以等离子光谱(ICP)对东天山三岔口铜(钼)矿床赋矿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的主、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组成进行测定,揭示了该矿区容矿岩石实属C型埃达克岩类,形成于二叠纪早期,产于碰撞增厚背景。通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重点分析并研究了以黑云母为主的暗色硅酸盐矿物、硫化物、铁-钛氧化物以及其它有关副矿物的标型特性,旨在对判别矿床成因类型、预测成矿远景提供依据。据多数黑云母中的Mg/Fe比值>0.52之事实,可推断出本地区虽具一定成矿潜力,但因赋矿埃达克岩中Mg#<40,且不属于俯冲洋壳成因,找到大型规模矿床的可能性不大。磁铁矿的标型显示本矿床具有部分夕卡岩型特色,而富锰钛铁矿与其寄主埃达克岩有同样的形成物理、化学条件,显示二者成因密切相关。通过对辉钼矿多型的X射线分析,以及硫化物中Au/Ag比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本矿床属于斑岩型-叠加热液脉型矿床。对硫化物微量元素的测定,揭示了本矿床富钴的事实,一种少见的硫铜钴矿的发现更加证实这一认识,进而指出对钴综合利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夏塞银多金属矿床地处我国四川省巴塘县茶洛乡,按照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其位于川西义敦岛弧造山带的中央地段。它是我国最早发现的大陆碰撞型矿床。该矿床以含高品位的Ag,伴生Sn、Cu、Bi、Cd、Au,以及众多的硫化物及硫盐为特征,其种类多达50种,尤以辉锑铅银矿及银锑黝铜矿系列最丰富,系该矿山银资源的主要矿石矿物。其他如锑端元硫砷锑铅矿、脆硫锑银铅矿、硫锑铅矿-脆硫锑铅矿系列亦有发育。本文旨在查明此类矿物的成因并探索其重要的成矿作用。本文通过EMP及SEM-EDS等方法查明上述矿物的赋存形式并分析其化学组成。结果表明上述矿物均以显微包裹体状态散布于硫化物方铅矿及铁闪锌矿中。代表性的辉锑铅银矿包裹体粒径大小悬殊,形态各异,粒度从1μm至50μm不等,且以两组成90°正交的网状构造分布在方铅矿中,此种构造实属罕见,此外尚见有其他多种奇特形态。将银锑黝铜矿系列的Ag/(Ag+Cu)与Zn/(Zn+Fe)比值在Sack等温曲线中投图,估算生成银锑黝铜矿系列的流体温度为200~350℃。参照以往包裹体测温数据认为夏塞地区Ag、Sn多金属矿床应属岩浆期后的中温热液类型矿床。本文再次强调硫盐矿物在夏塞银矿床成矿作用中的重要性,有助于深刻认识夏塞矿床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东珺矿床是近年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陆相火山岩系内新发现的一处脉状Pb-Zn-Ag矿床,其以富含多量Ag及微量Au为特征。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本文以电子探针、能谱-扫描电镜及多项光谱分析等方法查明了其矿石中Au、Ag的赋存状态及矿物组成,其主要矿物包括辉银矿、火硫锑银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硫锑铜银矿及脆银矿。除此,还发现了一些罕见的矿物,如碲铋矿、硫锑铜矿的锌变种、针硫铋铅矿、库辉铋铜铅矿以及某些未知的Pb-Bi相金属矿物。为了估算本矿床的成矿温度,着重对矿床中的银锑黝铜矿系列的组成做了分析,并将其Ag/(Ag+Cu)及Zn/(Zn+Fe)数值投至Sack等温曲线图上,由其结果可判断出本矿床应属于浅成低温成因,而深部矿体中碲铋矿及无Ag硫盐的出现亦可视为一重要旁证。东珺矿床丰富的银矿物及其粗大粒度对于矿山工艺流程选定以及开发利用将会大有裨益,而本矿床Au含量过低,仅具有地球化学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矿物道马矿(Daomanite)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矿物道马矿在1972年间发现的。它的初步成果在1974年第二期地质学报上作了报道。77年底至78年初,重新开展了道马矿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晶体结构、空间群、晶胞参数、晶体形态及物性、反光显微镜下的光学性质、矿物的化学成分以及矿物的产出状态等,都重新进行实测或观察与调查研究工作。本文报道的为矿物结构外的其他有关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一种艳丽的蓝紫色矿物巨晶在我国新疆哈密地区红山铜.金矿床氧化带中、上部大量出现,经详实的野外地质观察和室内测试,如X-射线单晶及粉晶衍射测定、湿法化学分析、热分析、穆斯堡尔谱和红外光谱测试等,确认其为一罕见硫酸盐矿物-副针绿矾(Paracoquimbite,Fe2(So4)3·9H2O),是继智利丘基卡马塔巨型宽岩铜矿区1935年报道后,在世界上的又一次发现,在我国尚属首次.该矿物晶体如此之硕大(单晶粒度可达8cm~12cm),远大于智利首次发现的晶体(1.95cm),在国内外和自然界亦堪称首例,与副针绿矾密切共生者为针绿矾,二者呈多型关系.本文副针绿矾湿法化学分析结果为(wt%):SO3 42.55,Fe2O3 28.19,H8O 28.72,CaO 0.02,MgO 0.01,AL2O3 0.03,Na2O 0.02,总计99.54,其XRD特征谱线为:4.61(100),8.89(83),3.38(67);针绿矾湿法化学分析结果为(wt%):SO,3 42.31,Fe2O3 28.61,H2O 28.98,MgO 0.01,Al2O30.01,总计99.92,其XRD特征谱线为:8.27(100),5.46(76),2.77(76).红外光谱分析判定了不同基团及同一种基团在不同结构环境下振动模式或频率的差别.穆斯堡尔谱分析确定了副针绿矾和针绿矾中铁的氧化态、配位数以及结构中存在共价键(霄键).其穆斯堡尔谱共有特征是四极矩分裂值较小,均由单一吸收峰组成.各种实验分析数据完全吻合,保证了副针绿矾和针绿矾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同一标本上连续切片,通过连续系统的电子探针分析,对针绿矾与副针绿矾互为多型的成因机理做了初步探讨.红山矿区氧化带中除与该矿物副针绿矾共生者外,尚有其它多种硫酸盐矿物亦为我国首次发现.目前上述诸多矿物已作为湿法冶铜及制酸工业的新型资源,副针绿矾巨大晶体的发现兼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尼日利亚石(Nigerite)系自然界稀有的一种含锡矿物,在我国发现得很少,目前国内有关它的研究报道有彭志忠教授等人的文章。该矿物首先由雅克布逊等于1947年从尼日利亚某伟晶岩中发现,后又在苏联、  相似文献   
20.
使用穆斯堡尔效应研究攀西基性岩中共生的陨硫铁和磁黄铁矿。陨硫铁的分子式为Fe_(1.009)S,晶胞参数a_0=5.96,c_0=11.74,根据Wuensch表示法,可以把它归结为1B,1C型。与陨硫铁共生的磁黄铁矿的分子式为Fe_(0.892)S,属于六方磁黄铁矿。本文确定了共生的陨硫铁和磁黄铁矿的穆斯堡尔参数,它们的谱分别是由一组磁六线谱和三组磁六线谱组成。比较攀西陨硫铁和人工合成陨硫铁及陨石中陨硫铁,可以得出结论,它们之间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