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9年   2篇
  1968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最小二乘配置下的天山地区应变场特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已有的GPS观测数据,借助球面最小二乘配置方法对天山地区的GPS速度场进行研究,得到了研究区域应变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最大主压应变表明,大地震多发生在主压应变快速交替变化的地带,主压应变最大值主要分布于西南天山与帕米尔弧及塔里木西北交汇的地区,强地震(M7.0—8.0)基本发生在该区域.面膨胀值表明天山地区应变呈挤压收缩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2.
2004年,新疆地区开展了安居工程。自开始实施以来主要分为2004~2010年的抗震安居工程和2010年至今的安居富民工程两个阶段。至今,已经整整10年。在这10年里,安居工程在抗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于田地区近10年地震活动背景,重点对比2008年和2014年2次于田MS7.3地震中安居工程破坏的相关参数,最终通过参数对比认为安居富民工程的建设不但降低了房屋的破坏程度,减少了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救灾的安置成本和政府抢险救灾的投入相对减少。同时,由于安居房在地震中表现出好的抗震性能的客观鲜明的示范作用,增强了农民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3.
基于RS和GIS的艾比湖区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态环境脆弱的艾比湖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2001年和2007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资料,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进行景观分类与制图,利用ArcGIS制作了艾比湖区域的景观类型转移矩阵及转移过程空间格局图,定量研究了艾比湖区域1990—2007年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景观类型转入/转出贡献率。结果表明:①在整个研究时段内耕地的面积在不断增加,其中2001—2007年间耕地的年平均变化率为6.79%。未利用地的面积有所减少。②在转入和转出过程中,耕地和草地之间的转化比较明显;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是由耕地和未利用地转化而来的;生命支持能力脆弱的未利用地与草地之间的转换较为密切。③绿洲景观有整体向东迁移的趋势;林地在2001—2007年间迁移的距离最远,为6.1450 km。④景观类型转入贡献率占优势的为耕地,转出贡献率占优势的为未利用地。  相似文献   
154.
塔中油田作业区防护林带的小气候效应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对塔中油田防护林带、自然沙面、流动沙丘的气温,相对湿度以及风速进行同步对比观测的研究结果表明:受油田防护林带的影响,防护林带外围的气温、相对湿度比被其包围的作业区的变化幅度小,风速比作业区大。作业区的小气候效应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55.
新疆东部地区夏季暴雨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61-2000年共40年新疆东部地区6站夏季降雨量资料、NCEP1°×1°的6小时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探测等资料,对我国新疆东部地区夏季暴雨的天气气候特征、环流形势、影响天气系统及其暴雨形成的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并给出典型个例清晰的物理概念模型,提供了有参考意义的前兆依据。  相似文献   
156.
有关塔克拉玛干沙漠演化的年代学数据尚少,本文在地貌认知较少的克里雅河下游沙漠深处的圆沙和喀拉墩一带16处剖面获取了18件河流沉积光释光(OSL)年龄。新测得的年龄数据分布于3.4—44.1 ka。全新世样品多分布于圆沙与喀拉墩干三角洲及其之间的地区,年龄集中在11 ka、8—9 ka、5—6.5 ka、4.6 ka与3.4—3.7 ka。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MIS3)样品位置在克里雅河与和田河之间,分布在约38—47 ka前后。末次冰期冰盛期(LGM)末样品分布在通往圆沙古河道的西侧,年龄在14.5 ka前后。根据沉积物样品及年代学数据认为:克里雅河下游曾在MIS3阶段末、LGM末与全新世多次发生洪泛;数次的洪泛事件对克里雅河下游地貌发育产生重要影响;克里雅河下游干三角洲及现代河流西侧的流动沙丘主要形成于全新世,与前人“发育于汉唐以来”的观点不完全一致。克里雅河下游河流沉积发生时间与塔里木盆地周缘山脉冰进冰消有一定对应,暗示气候变化可能间接影响着塔克拉玛干沙漠沙丘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7.
如所周知,預報地震發生的地點、強度与時間問題目前還没有解決。對於地震區房屋与建築物的設計來說,解決地震預報問題的範圍可以窄一些。要設計足以耐震的房屋,必須知道房屋本身在整個使用期間所可能受到的最大振動。因此,狹義的地震預報問題,可歸結為對地面上地震振動的地點与強度的預報。解決了這個問題,就可  相似文献   
158.
利用自然电位测井、电阻率测井和声波测井曲线的显示特征,能够对海上油田水淹层进行现场快速解释.现场应用效果良好,解释准确率达到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