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49篇 |
免费 | 2100篇 |
国内免费 | 119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59篇 |
大气科学 | 944篇 |
地球物理 | 1104篇 |
地质学 | 4609篇 |
海洋学 | 1209篇 |
天文学 | 178篇 |
综合类 | 555篇 |
自然地理 | 9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2篇 |
2023年 | 248篇 |
2022年 | 278篇 |
2021年 | 309篇 |
2020年 | 319篇 |
2019年 | 348篇 |
2018年 | 320篇 |
2017年 | 247篇 |
2016年 | 236篇 |
2015年 | 284篇 |
2014年 | 439篇 |
2013年 | 352篇 |
2012年 | 366篇 |
2011年 | 372篇 |
2010年 | 366篇 |
2009年 | 327篇 |
2008年 | 301篇 |
2007年 | 352篇 |
2006年 | 340篇 |
2005年 | 286篇 |
2004年 | 291篇 |
2003年 | 220篇 |
2002年 | 187篇 |
2001年 | 172篇 |
2000年 | 196篇 |
1999年 | 267篇 |
1998年 | 262篇 |
1997年 | 263篇 |
1996年 | 274篇 |
1995年 | 242篇 |
1994年 | 245篇 |
1993年 | 221篇 |
1992年 | 244篇 |
1991年 | 212篇 |
1990年 | 167篇 |
1989年 | 113篇 |
1988年 | 66篇 |
1987年 | 62篇 |
1986年 | 55篇 |
1985年 | 80篇 |
1984年 | 52篇 |
1983年 | 54篇 |
1982年 | 49篇 |
1981年 | 33篇 |
1980年 | 33篇 |
1979年 | 21篇 |
1965年 | 10篇 |
1959年 | 19篇 |
1958年 | 21篇 |
1957年 | 2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852.
853.
理塘混杂岩位于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中段新龙县-理塘县一带,其内部保存有完整的混杂岩系,包括蛇绿岩残片、洋岛残块、洋内弧残块、复理石建造、裂谷残片、高压变质岩等,是恢复和反演甘孜-理塘洋盆演化的理想地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理塘混杂岩的物质组成、构造环境及形成时代,进一步约束了甘孜-理塘洋盆的时空、性质以及演化历程。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甘孜-理塘混杂岩带内蛇绿岩年龄为(346±17)Ma、(286.2±5.1)Ma、(219.5±2.2)Ma、(216.1±2.3)Ma,洋岛年龄为(271±10)Ma、(245.1±1.5)Ma、(211.8±1.8)Ma,在侏罗纪瑞环山组粉砂岩夹层中测得碎屑锆石最新年龄为(196±3)Ma,结合大量的古生物化石鉴定结果,分析认为理塘混杂岩最早的年龄记录可追溯至中泥盆世,最晚可延至早白垩世,是甘孜-理塘洋盆中泥盆世-早白垩世连续演化的记录。综合以上研究成果,笔者还大致建立了甘孜-理塘洋盆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演化过程模式。 相似文献
854.
高密度海底电缆地震资料具有面元小,覆盖次数高,采集时间长,成本高等特点,为探究不同深度目的层选择合适的采集参数这一难题,以渤海X油田高密度海缆地震资料为例,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后SED(survey evaluate design)评估分析,首先分别从叠加剖面、自相关、道集、切片、相干体五方面开展定性评估,然后从分辨... 相似文献
855.
856.
857.
表土颜色和气候定性至半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中国现代土壤的颜色测定, 发现土壤颜色与成土过程和现代气候因子之间有良好的函数关系, 土壤红度和黄度主要与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含量密切相关, 与气候的关系在热带-暖温带湿润区表现最好, 而明度与有机质积累、腐殖质过程和碳酸盐化过程等密切相关, 与气候的关系仅存在于温带湿润-干旱区. 土壤的湿度和表面糙度对土壤颜色有较大影响, 野外土壤颜色的直接测定有较大误差. 同时, 对经典黄土剖面进行的千年尺度和万年尺度颜色气候记录的分析表明, 颜色气候记录在这两个尺度上均可很好地再现亚洲季风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 并表现出了磁化率在相对湿度较高的地区所不能指示出的成土过程和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858.
基于实验室测量数据,构建了盐度和温度多项式形式的L波段海水介电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和奇异值分解技术求解模型系数。将新模型与目前广泛使用的Klein-Swift(KS)模型、Meissner-Wentz(MW)模型以及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GWU)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模型计算的海水介电常数与实验室测量数据的RMSE误差为0.09(实部)和0.25(虚部),均优于KS、MW、GWU模型。 相似文献
859.
陆域与海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沿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共同作用于沿海区域经济,但在长期“重陆轻海”的理念下,陆域与海域社会经济关系并未得到有序发展,两者需在长期发展中寻求社会经济关系的平衡点,促进沿海区域绿色协调发展。从海洋经济与沿海陆域经济发展、陆海联动、陆海一体化、陆海统筹等4个方面综述了陆海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陆海社会经济关系研究应突破现有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加强陆海社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注重陆海社会经济不同尺度下的时空序列研究;强化陆海社会经济战略下综合性管理监督机制;同时优化其理论体系的构建,注重实践性与对比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60.
雷暴天气过程中降水结构与闪电活动特征个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分析四川雷暴天气过程中降水和闪电活动特征,运用统计与对比方法,对四川东南部一次雷暴过程中闪电活动及降水结构之间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强降水易发生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流场中,局部地区最大降水强度发生在2~5km高度。降水开始1h后,地闪频数达到最高,地闪主要以负地闪为主,正地闪不活跃。对闪电活动与亮温分布关系知,闪电活动主要发生在低于220K降水云内,闪电活动发生的区域与降水落区一致。对总闪与地闪的分布知,负地闪主要分布在总闪的外围。通过对四川雷暴过程的研究,对雷暴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