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87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灰池子花岗岩基主要由黑云斜长混合花岗岩和二长混合花岗岩组成。前者是加里东期的交代花岗岩;后者是在海西晚期钾交代作用再次改造先期岩石形成的。因此是一个由多次交代作用形成的混合花岗岩岩基。本文从构造地球化学的某些观点讨论这种岩石形成过程中钾元素迁移机制。  相似文献   
5.
滇东北发现具工业价值的火山凝灰角砾岩层控型铜矿床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滇东北鲁甸宣威一带,广泛发育二叠系峨眉山玄武滗岩组(P2β),厚度在1 000m以上,分4个喷发旋回.在不同喷发旋回之间有厚度不等的炭泥质沉积层出现,最上部玄武岩的古火山口出现大量气孔状熔岩、火山凝灰质沉积岩和角砾岩.玄武岩组下伏栖霞、茅口组灰岩夹白云质灰岩,上覆宣威组砂岩、硅质页岩(夹煤层)和砾岩.它们在区域上往往形成向斜褶皱(如鲁甸的小寨向斜、迤车汛向斜等),向斜构造轴向北东,相互之间平行排列构成北西向的复向斜带.  相似文献   
6.
近半年来 ,973项目组在滇东北鲁甸、威宁、宣威一带 ,通过 3次野外工作发现了氧化铜_自然铜工业矿体和广泛的矿化点受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组最上部层位古火山口环境和上覆宣威组碳泥质层控制 ,产于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含碳硅质岩、硅质沥青岩和气孔状熔岩中。矿石矿物主要为黑铜矿、自然铜、硅孔雀石、辉铜矿。经野外调查和实地追索取样分析 ,已确定并控制了两个具工业勘查前景的矿段。第一矿段位于鲁甸县的小寨向斜构造北西翼的中段。控制矿体长 15 0 0m ,厚 4~ 2 0m ,矿石Cu平均品位 1.5 %。第二矿段位于小寨向斜构造南东翼的南端。…  相似文献   
7.
张正伟 《矿物学报》2007,27(Z1):484-486
东秦岭地区是比较典型的贵金属、有色金属集中成矿区.根据东秦岭不同构造发展阶段的沉积建造和岩石组合划分成矿系统与成矿组合如下:①前长城纪陆核活动性边缘沉积成矿系统:舞阳铁成矿组合,小秦岭金成矿组合;②中、新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熊耳山铜铅锌成矿组合,神洞沟喷流沉积锰铅成矿组合,维摩寺铅锌成矿组合;③早加里东期构造体制转换期成矿系统:刘山崖铜锌成矿组合,围山城金银成矿组合,秋树湾斑岩铜钼成矿组合;④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公馆汞锑成矿组合,银洞子银铅、大西沟菱铁矿-重晶石成矿组合;⑤中生代陆内碰撞造山成矿系统: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钼钨铅锌金银成矿组合,改造热液型金银铅锑成矿组合.根据华北古陆块南缘构造格架和演化过程划分出五个不同构造体制的成矿系统,按不同沉积建造和岩石组合控矿环境,划分出次一级的成矿组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矿床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了华北陆块南缘锑矿成矿带矿化特征,并结合该锑矿带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系统分析了锑矿带形成的机制和成矿作用及其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9.
西藏尼木县白容斑岩型铜钼矿床特征及成矿期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尼木县白容铜矿产于冈底斯山喜山期斑岩带中部,矿化主要赋存于黑云二长花岗斑岩和英安斑岩中,为近年来发现并勘探的中型铜矿床。通过矿区含矿岩体的岩相学和矿床特征研究,划分出不同岩相的岩体侵入顺序为黑云二长花岗斑岩→英安斑岩→花岗斑岩,为多期形成的复式岩体。成矿期次可划分出岩浆期、热液期、表生期。矿石中黄铁矿的δ34S的平均值为0.15‰,非常接近于零,具有幔源硫的特点。矿床成因类型属于碰撞造山晚期形成的斑岩型铜钼矿床。矿床特征的描述以及成矿期次的划分,对进一步找矿和勘查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棚沟金矿床赋存于华北古陆块南缘前寒武纪花岗岩中,在空间上受区域韧性剪切带中的燕山末期花岗斑岩控制。根据矿床地质特点判断属中低温热液型金矿。通过岩石矿物组合及包裹体组成、性质、同位素等测试,确定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成矿流体来源于变质水且有岩浆水与雨水的混入。通过电子探针测定的岩矿组分,计算围岩成岩及变质温度,以及成矿温度、压力和沉淀条件,认为金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减压环境中的岩浆热液充填和交代蚀变,以及热液的泡腾作用。从找矿标志角度确定富CO2的泡腾包裹体群、液相高硫富HCO-3、气相高CO2和高CO2/H2O比值等参数是寻找此类金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