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刘德明  周松泉 《安徽地质》2001,11(4):245-249
为满足合肥市大房郢水库建设及土地管理部门对用地资井的要求,利用航空遥感片对用地现状进行了调查,采用航测解析法配合其它先进测量手段(GPS全球定位系统、TMS全站仪测量系统)确定用地的各类界线。本文介绍了这次工作的技术路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用地界线的确定,数字影像线划地籍图的编辑及数据汇总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52.
银-额盆地侏罗、白垩系油气超系统特征及其勘探方向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银-额盆地位于四大板块交汇拼合地带,发育于中生代板内拉分裂陷演化阶段,由一系列彼此分割相对独立的侏罗-白垩纪断陷湖盆群组成,发育典型的中生代侏罗,白垩系油气超系统。研究表明侏罗系油气超系统(主要为中下侏罗统)分布局限,煤系烃源岩发育较差,热演化程度高,自身储盖组合欠佳,因其与上覆下白垩统油气超系统的叠合,使得该油气超系统具有一定的含油气勘探远景。白垩系(主要为下白垩统)油气超系统分布广泛,湖相烃源岩发育,储盖组合良好,成藏配置较佳,尤以上白垩统--第三系与下白垩统叠合的凹陷油气勘探前景最为乐观,下白垩统油气超系统中最有利的勘探方向位于多期叠合,埋藏较深的单断箕状凹陷的斜坡区。  相似文献   
53.
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实施进展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USGCRP)自成立以来的10年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也面临新的挑战,列举了自1990年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USGCRP的主要成果与贡献,其中在国家评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的预测,全球温度记录,过去1000年中最温暖的时期,北美碳汇,温室气体增加与臭氧损耗,臭氧损耗评估,大气污染物的长距离输送,海洋分析,热带测雨卫星,雷达卫星,火灾监测,SeaWiFS,全球环境维息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尤为显著,剖析了USGCRP在未来10年中的研究目标及其研究重点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4.
李文全 《矿产与地质》2001,15(6):749-754
通过秦岭造山带重磁场的解译,初步探讨了该区深部构造特征及已知蕴矿区与重磁场的关系,为区域地质及成矿理论研究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55.
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沉积层序地层学与盆地构造演化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基于现代沉积学理论和层序地层学思想,在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岩相古地理展布及演化特征分析基础上,对该区晚古生代地层进行精确划分、对比和层序地层学研究。进而按其沉积物特征和充填层序特点将这一时期沉积盆地厘定为三种类型,了晚石炭世本溪期至早二叠世早期(太原期)的陆表海盆地及裂陷(坳陷)盆地、早二叠世山西期近海湖盆和中、晚二叠世石盒子期和石千峰期的内陆坳陷盆地,在不同阶段的盆地中,又可划分出若干次级盆地和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56.
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陆相沉积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陆相沉积占据了较长的时期,基于现代沉积学理论和层序地层学思想,本文从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的沉积特点出发,建立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层序地层划分方案,研究了该区晚古生代陆相沉积层序地层学,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盆地沉积作用和构造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57.
青藏高原多岛弧—盆系格局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潘桂棠  徐强  王立全 《矿物岩石》2001,21(3):186-189
本文根据长期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地质调查和考察实践,在系统研究全球构造,尤其是特提斯地质的基础上,概要阐述了全球洋-陆构造体制的转换论、多岛弧盆系统论、造山作用过程论,并依此“三论”作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大地构造结构单元的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58.
本文详细计算了在不同的观测条件下(大气视宁度,天光背景),对于不同的观测对象(椭圆星系、旋涡星系和恒星等)光纤定位中心位置偏差对光谱观测结果的影响.根据LAMOST的主要设计参数,给出了在不同条件下观测所得信噪比的具体数值结果.本文同时也给出了采用不同光纤尺寸对观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在收集、整理山西省历史地震黄土灾害资料的基础上,划分了黄土灾害的类型,总结了山西省历史地震所引起的崩塌、砂土液化、震陷和地裂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历史地震引起的黄土灾害与地震强度的关系,并对未来可能引起滑坡、崩塌、地裂和砂土液化等黄土灾害的地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0.
本文阐述了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区岩石地球物理参数特征,并利用综合测井资料深人研究了地层划分、岩性识别,进行了沉积环境分析,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