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某金矿生物选矿采用重选+浮选流程进行.生物重选试验表明,金精矿回收率从常规重选的55.9%提高到65.3%.重选尾矿生物浮选时,对常规浮选试剂丁基黄药做了补加生物试剂,或部分替换,以及全部替换试验.实验室上述试验结果证明,生物选矿对金矿是可行的,并具无污染、安全、降低成本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2.
利用2015—2017年秋冬季在江苏北部观测到12次雾过程的雾滴谱数据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轻雾、大雾、浓雾、强浓雾和特强浓雾等级下的微物理特征量及雾滴谱分布,并通过一次雾过程的分析,探讨了不同雾等级下的主要微物理过程。结果表明:随着雾等级的提升,雾滴数浓度、含水量增长明显,而轻雾、大雾和浓雾的雾滴平均直径和最大直径差异不大,但当能见度小于200 m时,平均直径和最大直径显著增大;能见度下降时,平均数浓度谱和含水量谱的谱线上抬,从浓雾到强浓雾,粒径大于10 μm的大雾滴增长明显;雾滴数浓度主要由小雾滴控制,雾滴含水量受大雾滴影响;东海县郊平均的雾滴含水量与南京观测结果相差不大,但雾滴数浓度仅为南京的一半左右,平均直径大约是南京的2.3倍;个例分析中,能见度从1000 m下降到50 m,凝结核活化并凝结增长是主要微物理过程,但可凝结水汽是影响该过程效果的一个重要因子,可使雾滴数浓度和平均直径呈现不同的相关关系;能见度降到50 m以下时,碰并过程效果显著;日出后雾滴蒸发作用显现并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13.
戈壁地区风沙活动对公路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安西至嘉峪关一级公路建于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地区.为了预测和防止公路建成后风沙活动对公路本身以及对行车安全带来的危害,基于野外调查、风况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实地风沙观测,对公路沿线的风沙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绝大部分区域地貌为沙砾质戈壁,在戈壁面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不易起沙,而已退化的灌丛沙堆是造成公路风沙危...  相似文献   
114.
目的:与DSA结果进行对照,评价MSCTA对心律不齐患者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煤炭总医院临床诊断和怀疑冠心病的心律不齐患者31例,在一个月内分别完成MSCT和DSA检查.以DSA为参考标准,评价MSCTA在心律不齐患者中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30例图像(96.77%,30/...  相似文献   
115.
某萤石矿中萤石与石英密切共生.采用磨矿-浮选工艺流程进行选矿试验,虽然所得萤石精矿w(CaF2)达98%以上,但精矿中杂质w(SiO2)>1%.采用阶段磨矿阶段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w(CaF2)=98.07%,w(SiO2) =0.77%的优质萤石精矿;粗精矿再磨使萤石充分单体解离,有助于降低浮选精矿中二氧化硅.  相似文献   
116.
 对青藏铁路格尔木至安多段沿线不同海拔梯度下高寒植被与土壤特征进行研究。沿线高寒植被的主要分布种有91个,主要建群种为: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 Falc)、藏异燕麦(Helictotrichon tibeticum)、黄芪(Astragalus)、棘豆(Oxytropis)、粗壮嵩草(Kobresia robusta Maximowicz)、矮嵩草(Kobresia robusta Maximowicz)等。高寒植被物种数、平均盖度、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与海拔呈正相关性,而平均高度和地上生物量与海拔呈负相关性。沿线高寒植物群落主要可划分为海拔小于4 000 m的高寒荒漠植被、海拔4 000~4 500 m的高寒河谷灌丛植被、海拔4 500~4 700 m的高寒草原植被、海拔4 700~4 800 m的高寒垫状植被、海拔4 800~4 900 m的高寒草甸植被和海拔5 000 m左右的高寒沼泽和高寒流石坡植被。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都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性,但全磷、全钾及pH值则在高海拔地区达到最低。沿线土壤颗粒组成主要以中、细沙(d<0.4 mm)为主,占到了总含量的85%以上,因此,中、细沙是构成沿线土壤的最主要颗粒。沿线植被恢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选择紫花针茅、垂穗披碱草、燕麦、棘豆、黄芪、蒿草、梭罗草等当地草种,采取原生植物种子异地繁殖,再经沿线播种或栽培抚育,从而达到植被恢复的目的。该研究对青藏铁路沿线的植被恢复与植物防沙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7.
文章以牡蛎肉为原料, 采用胰蛋白酶水解法制备获得牡蛎胰蛋白酶水解物(trypsin hydrolysates of oyster, OYH), 分析了其氨基酸组成和相对分子量分布, 并初步探究了OYH在减轻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对S180荷瘤小鼠肠黏膜损伤方面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 OYH中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6.44%, 且谷氨酸含量最高, 其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1kDa以下, 所占比例为92.18%。5-FU单独使用组的肿瘤抑制率为31.00%; 与模型组相比, OYH-L+5-FU组、OYH-M+5-FU组和OYH-H+5-FU组小鼠肿瘤抑制率明显提高(p<0.001), 分别为38.24%、46.27%和47.57%, 其中OYH-M+5-FU组和OYH-H+5-FU组较5-FU单独使用有明显提高(p<0.01, p<0.001)。同时, OYH还能有效减轻5-FU给药期间造成的肠道黏膜损伤, 与5-FU组相比, OYH-L+5-FU组、OYH-M+5-FU组和OYH-H+5-FU组小鼠的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和绒毛表面积均显著增加(p<0.01, p<0.001), 明显改善小肠隐窝和上皮绒毛的状态, 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此外, OYH-L+5-FU组、OYH-M+5-FU组和OYH-H+5-FU组的S180荷瘤小鼠与模型组相比, 中性粒细胞含量降低, 淋巴细胞含量增加(p<0.05, p<0.01), OYH-H+5-FU组能显著增加机体总蛋白、白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含量(p<0.05, p<0.01, p<0.001), 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营养状况以及调节血清免疫抗体水平。结果显示牡蛎肉的胰蛋白酶水解物具有作为化疗过程辅助治疗营养食品, 起到肠黏膜保护和提升机体耐受力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8.
本研究以威海市为例,应用ETM+融合影像资料,提取相关生态因子,构建自然生态环境评价模型。模型中对各指标进行实地面积1km×1km尺度下的格网化表达,同时运用基于栅格数据的叠加分析方法,对威海市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威海市自然生态环境为优和良的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6.5%,一般和较差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18.40%和5.1%,整体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相似文献   
119.
海岸湿沙表面风沙传输特征的风洞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湿沙表面风沙传输的风洞实验,研究了湿润海岸风沙流的垂直结构、输沙率随风速与表层湿度的变化规律。输沙测量使用60 cm高直立式积沙仪,湿度(M)为沙面表层1 mm厚的重量湿度值。结果表明,湿沙表面的输沙量和高度呈指数关系。一般,湿度增大,整体输沙率降低,高湿度床面的沙粒有相对更大的比例被传输到更高的位置。比起低湿度(M<0.587%)沙粒,高湿度(0.587%<M<1.448%)沙粒的垂直运动对湿度变化的影响更加敏感,尤其是在跃移层的底部,当M>1.448%时,输沙率已经很低,小于0.99 g·cm-1·s-1。伴随湿度0.587%和1.448%的过渡,风沙流垂向分布被分为3个不同坡度的区域,曲线坡度反映了沙粒间不同水分存在形式的影响差异。对于跃移沙粒,高湿度表面(M>1.448%)仅起到了一个传输平台的作用;当表面变干到某种程度(M=0.587%)之前,表面湿度是跃移运动的主要控制因子,然后风速才重新开始影响输沙。  相似文献   
120.
Nonlinear development of salinity perturbations in the Atlantic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THC) is investigated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ocean circulation model, using the conditional nonlinear optimal perturb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wo types of optimal initial perturbations of sea surface salinity, one associated with freshwater and the other with salinity. Both types of perturbations excite 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THC. Under the same amplitude of initial perturbation, the decadal variation induced by the freshwater perturbation is much stronger than that by the salinity perturbation, suggesting that the THC is more sensitive to freshwater than salinity perturbation. As the amplitude of initial perturbation increases, the decadal variations become stronger for both perturbations. For salinity perturbations, recovery time of the THC to return to steady state gradually saturates with increasing amplitude, whereas this recovery time increases remarkably for freshwater perturbations. A nonlinear (advective) feedback between density and velocity anomalies is proposed to explain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decadal variability excitation.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ones from simple box models, and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nonlinear feedback in decadal THC vari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