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04篇
  免费   9019篇
  国内免费   10723篇
测绘学   3677篇
大气科学   8972篇
地球物理   12516篇
地质学   22546篇
海洋学   5415篇
天文学   2348篇
综合类   4712篇
自然地理   5860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619篇
  2022年   1915篇
  2021年   2257篇
  2020年   1868篇
  2019年   2402篇
  2018年   2576篇
  2017年   2487篇
  2016年   2844篇
  2015年   2539篇
  2014年   3031篇
  2013年   3043篇
  2012年   2839篇
  2011年   2945篇
  2010年   2952篇
  2009年   2717篇
  2008年   2600篇
  2007年   2475篇
  2006年   1918篇
  2005年   1745篇
  2004年   1356篇
  2003年   1365篇
  2002年   1337篇
  2001年   1329篇
  2000年   1513篇
  1999年   1912篇
  1998年   1561篇
  1997年   1472篇
  1996年   1339篇
  1995年   1191篇
  1994年   1105篇
  1993年   947篇
  1992年   749篇
  1991年   593篇
  1990年   446篇
  1989年   402篇
  1988年   374篇
  1987年   211篇
  1986年   191篇
  1985年   133篇
  1984年   129篇
  1983年   104篇
  1982年   101篇
  1981年   79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40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13篇
  1958年   36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本矿床是我国金红石矿床重要的成因及工业类型,为具有特定化学成分的岩石在特定变质条件下形成的。本文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处理,查明了化学成分与成矿的关系:高Al2O3、MgO、Fe2O3+FeO、K2O、P2O5、H2O+、MnO,低SiO2、CaO、Na2O、CO2、S等,利于钛富集;高TiO2、MgO、P2O5、S,低SiO2、CaO、K2O、Al2O3、Fe2O3/FeO,利于金红石形成;高Sc、Zr、Ni、Zn及La/Yb,低Y、Nb、Th、Cd、Ba、Be、ΣREE,利于金红石纯度提高。对研究矿床成因及寻找新的同类矿床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通过杂质对导电类型的影响的研究,得出了同种矿物的不同导电类型与矿物形成温度的规律:电子型(n型)导电矿物的形成温度大于电子与空穴混合型导电矿物的形成温度,又大于空穴型(p型)导电矿物的形成温度,绝缘体矿物的形成温度低于上述三种导电类型矿物。应用矿物热电图谱仪,天然金刚石半导体测试仪对闪锌矿、黄铁矿、金刚石等矿物的导电类型进行了测试,并探讨了导电类型成因,证实了上述规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3.
严格论证了在对空间或地面目标的定位中,利用伪距测量观测模型的几何因子大于用台站间一次差分观测模型的几何因子.此外,台站间完全差分测量观测的定位精度优于不完全测量情形的定位精度.这些结果给人们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何种定位方式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首先简述了斜坡演化过程与构造运动的关系,然后阐明了滑坡的空间分布、活动周期及活动规模与构造因素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指出:构造因素是滑坡产生的基础,对滑坡分布具宏观控制作用,并与滑坡的活动周期和活动规模密切相关,是滑坡研究及其灾害预测、预防研究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5.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n are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oasis agriculture ecosystems in the Shiyang River Basin, this paper comparatively analyzes the natural productivities, water economic benefits, production efficiency, ecological stabilities and developmental conditions of the Wuwei Oasis agricultural ecosystem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river basin and the Minqin Oasis agricultural ecosystem in the lower reaches. Under a same management level and investment of . material and energy, primary productiveness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former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latter. Construction directions of Wuwei and Minqin oases should be different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water- us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The construction objective of Wuwei Oasis should be efficient irrigated farming production system and Minqin Oasis should become a mixed forestry-pastoral-farming ecosystem taking ecological protection as its major function.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中国东部金成矿区域地质特征的分析,根据氢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数据特征,表明中国东部金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次为变质作用过程释放的水和岩浆分异水;成矿金属组分主要来自太古宙变质岩系。  相似文献   
107.
Quasi-electrostatic electron and ion-cyclotron instabilities are studi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higher harmonic ion cyclotron instabilities (ICI) can be excited while the fast ions produced from reconnection are injected into a coronal loop. Part of the energetic ions can be dragged out of the magnetic mirror turning points and a negative plasma potential is generated. The plasma potential may directly accelerate the electrons up to the relativistic velocity within a short time. This acceleration is similar to the processes occurring in the magnetic mirror devices of controlled thermonuclear fusion. The spectrum and flux of accelerated electrons have also been obtained. Some observational results during the solar flare might be explained by this acceleration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08.
我们于1989年11月30日晚对PG0027+260进行了时间分辨率为108秒的高速CCD测光,得到了一条完整的光变曲线,从而确认其为激变食变星系统,轨道周期0.146~d  相似文献   
109.
西南低涡是对流层下层的中尺度扰动。本文在零级近似条件下,采用p坐标系的基本方程组,在边界层内设计两层模式。通过一定的简化方程组后,得到:当Z≤1/2[kL~2/(μ~2Knu~*)] 时,摩擦效应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使扰动减弱;另一方面使扰动增强,而前者的影响略大于后者,最终使扰动消失。频率随高度Z的降低而增加。当Z>1/2[kL~2/(μ~2Knμ~*)]时,摩擦作用甚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频率虽然有两个值,但随高度Z的增加,他们趋于一个常值。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概述了鄂尔多斯高第三系至全新统地层中融冻(衤习)皱和沙(土)楔两类古冰縁现象的分布与形态特征,探索了它们的成因以及同所在地层和上覆风成沙或黄土的关系,並对古冰縁现象的气候地层学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