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ity in and around China and the overall statistics of earthquake damage in 2021, focusing on several significant events and related scientific topics. Among them, the largest event is the MS 7.4 Madoi earthquake in Qinghai Province, northwest China. The event marks another MS ?≥ ?7 earthquake occurring near the boundary of the Bayan Har Block that has ended a remarkable quiescence of the MS ?≥ ?7 earthquakes within the Chinese mainland. In addition, the MS 6.4 Yangbi earthquake in Yunnan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 draws the most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abundant foreshocks, which are well recorded by the densely distributed seismic stations in the surrounding regions. Regarding this event, we review several recent publications focusing on the Gutenberg-Richter b-value change and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foreshocks associated with this sequence. The MS 6.0 Luxian earthquake in Sichuan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 has caused serious damage with a relatively low magnitude, partly because the focal depth of the mainshock is relatively shallow (3.5 ?km). It is another strong earthquake occurring within the southeast Sichuan basin with low historical seismicity yet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since 2015, probably due to shale gas development and associated hydraulic fracturing.  相似文献   
222.
223.
黄渤海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收支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陆架边缘海是陆海相互作用研究中最为关键的区域,也是全球重要的碳储库,在区域物质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2012年5月和11月对黄渤海海域的综合调查,对该海域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与分布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黄渤海有机碳的收支进行了估算。主要结论为:黄渤海溶解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均呈近岸河口区域高、离岸低的分布趋势;有机碳的组成以溶解有机碳为主,颗粒有机碳由海洋自生的有机碳和陆地来源的有机碳组成;黄渤海沉积物有机碳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河口和泥质区,其组成也是由海洋自生和陆源混合而成,其中渤海以陆源为主,而黄海以海源为主。黄渤海有机碳收支评估表明,有机碳的主要来源为初级生产力产生的有机物,其贡献为(6 760±971)×104t/a,占有机碳输入总量的(74±10)%,沉积物再悬浮的通量为(884±200)×104t/a,东海向黄海输入的通量为(679±107)×104t/a,河流及陆源输入的通量为(643±63)×104t/a,大气干湿沉降的通量为(141±39)×104t/a,其贡献分别占有机碳输入总量的(10±2.2)%,(7.5±1.2)%,(7.0±0.7)%和(1.5±0.4)%;黄渤海有机碳的主要支出为呼吸消耗,其贡献为(5 190±746)×104t/a,占有机碳输出总量的(57±8.2)%,黄海向东海输出的通量为(2 150±370)×104t/a,有机碳沉积通量为(1 030±225)×104t/a,有机碳降解通量为(737±191)×104t/a,其贡献分别占有机碳输出总量的(24±4.1)%,(11±2.5)%和(8.0±2.1)%。有机碳收支评估表明黄渤海有机碳以海洋自生来源为主,且具有潜在碳的"汇"的特性,水体中外源输入和海洋自生有机碳的(1.6±0.3)%埋藏于该海域内。  相似文献   
224.
位于玉树县东偏南约200km处三岔河(四川省境内),北东方位的雅砻江南岸,发现巴颜喀拉地层区的下三叠统不整合在玉树构造带的下二叠统碎屑岩和火山岩的沉积岩层之上;从而肯定了玉树构造带上华力西褶皱基底的存在,为该带早二叠世和晚三叠世两期裂陷槽的成生发展、以及巴颜喀拉三叠纪内陆海沉积盆地的属性提供了论证依据。  相似文献   
225.
渤海颗粒有机碳与生物硅的分布及来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洋碳、硅循环及其相关联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全球环境变化的热点问题,也是海洋科学关心的重要领域。利用2012年5月和11月份对渤海海域的调查结果,对该海域颗粒有机碳和生物硅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进行了讨论。主要结论为:渤海有机碳以溶解有机碳为主,具有春季高和秋季低的特征;由陆地来源和海洋自生的有机碳组成,且以海洋来源的有机碳为主。渤海生物硅分布具有明显的梯度特征,河流输入同样对其含量的影响较为突出。渤海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较高,明显高于中国东部陆架海。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主要是海源的,依次由浮游藻类、植硅体和海绵骨针所构成,其中浮游藻类占62.9%,陆源植硅体占31.1%。渤海沉积物发现了来自于草本植物的植硅体,这说明了陆地产生的植硅体对海洋生物硅的贡献。  相似文献   
226.
"镇龙山穹窿"位于广西宾阳、横县、贵港三县市交界位置,穹窿内银、铜、铅、锌、锑、砷、金矿化带沿着北部和南部两条深大断裂展布,穹窿外缘沉降地带则少见矿(化)点。地层建造、构造活动、岩浆活动共同控制着本区的成矿,地层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含炭建造起到活化地层中成矿元素的作用;构造活动使地层发生动力变质作用,构造控制着岩浆的侵入和矿(化)点的分布;岩浆活动为成矿带来大量的成矿物质,并控制本区的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227.
228.
利用1971年1月至1982年12月的地震资料,研究了千岛岛弧地区的地震分布及震源机制解,进而讨论了贝尼奥夫带的形态及应力状态。地震分布于沿海沟展布的NE向的弧形带上,除地壳内地震外,形成明显的贝尼奥夫带,贝尼奥夫带最深达619公里,两侧较浅,少于200公里,倾向近于NW55°,倾角为45°。地壳内的压应力轴位于NW方向,且接近于水平,反映了太平洋板块的挤压;俯冲带上应力轴随深度变化:114公里以上的T轴沿俯冲方向,114公里至175公里震源机制解分为两组,T轴沿俯冲方向和P轴沿俯冲方向;320公里至440公里范围内P轴有接近俯冲方向的趋势,但较为分散;515公里以下P轴相当集中,且沿俯冲方向。本文对这种应力分布的成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9.
1990年和1992年本文作者用北京天文台兴隆站60厘米反光望远镜对Be星EMCep作了UBV光电测光,取得数据277组。结合历年来文献给出的光变极小时刻数据作了O-C分析,得到了改进的周期为0.806184天或单波周期为0.403092天。分析还表明可能存在周期变快的趋势,且周期变率dP/dt=-8.8514×10-10;光变曲线的形状呈现出极小阶段尖锐而极大阶段较宽。此外U-B色指数随光变周期位相有可察觉的变化。  相似文献   
2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